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
多数人只知低头拉车,少数人知道抬头看路,是否有人会回头审视?

多数人只知低头拉车,少数人知道抬头看路,是否有人会回头审视?

作者: Eavy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20:13 被阅读0次

01

前天听说一个刚为人母的女同事下班回家后突然失明,急诊科医生诊断为,脑袋里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肿瘤压迫视觉神经,导致失明。第二天会诊后进行了手术,虽然手术顺利,但是因为离神经太近,肿瘤无法彻底切除干净,根据医生判断,肿瘤偏恶性,家属正在焦急的等待检验结果。父亲、公婆、丈夫都要上班,唯一退休的母亲平时帮忙带孩子,她这一倒下,母亲的战场从家转到医院,虽然不舍,也只有把刚满两岁的外孙女放进托儿班。

两个月前,一个原本计划国庆举办婚礼的28岁同事,因为肝癌去世。家里的独子,父母的掌上明珠。从拿到诊断报告到去世,两个月时间,这60天里,父母眼看着自己的爱子,从鲜活到枯萎到死亡,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当着他的面假装坚强,背着他相拥而泣。刚领证的妻子,一个看上去温婉懂事的女孩,还没有来得及穿上婚纱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却先穿上丧服接受大家的哀悼。

两年前,突然昏倒在方向盘上的同事,拼尽最后的力气,完成了在这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动作——拉手刹。32岁,家里的中流砥柱,上有90岁的爷爷、父母,下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突发脑干出血,出血点一直出血不止,无法进行开颅手术。在ICU病房住了两周,靠各种仪器维持生命体征。家人的希望在四处找专家、找熟人、找医院的过程中一点点消磨殆尽,最终只能接受残酷的现实,放弃治疗。决定取下呼吸机那天,母亲和妻子哭晕几次,老父亲从未在人前流过一滴泪,但看着他慢慢远离人群的背影,眼泪却忍不住掉下来。

28岁、30岁、32岁,同龄人还在这个世间拼命的奋斗,还想着竭尽全力发掘自我价值,还希望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们却在刹那间被命运无情的剥夺了与生活抗争的权利。

 

02

网上有这样一组数据: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心脑血管疾病;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和癌症等问题;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

 

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伴随着呼吸、吃、喝这些基本生存动作,进入到身体里的空气、食物、水,在悄无声息的影响着人体机能。

虽然这两年国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升,但是多数人只是在惶惶不安中被动接受新闻联播中的治理成效,表达方式也不过是在网上当段子手。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甚至普通的公民,都渴望发展,渴望致富,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中选择,人们往往选择前者。

我清楚的记得去年元旦前一天,雾霾指数爆表,下午4点已经暗无天日,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夹杂浓烟的味道,窗外的一切都是灰色,灰色的楼宇,灰色的汽车,灰色的大树,灰色的你我…….仿佛即将到来的不是新年,而是世界末日。

空气需要净化后才能安心呼吸,水要净化过才能安心喝。而“净化”这个动作,比起它本身的成效,更大的作用其实是心理安慰。

觉得自己还年轻,无节制的透支自己。

多数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疾病离自己很远,听完别人的悲伤故事后,暗自悲伤两分钟,暗下三分钟爱惜身体的决心…….五分钟后,该熬夜的继续熬夜,该烧烤的继续烧烤,该追剧的继续追剧。晚上十点睡觉,被当做新鲜事发朋友圈;拿个保温杯,被嘲笑是老年人;吃不到火锅,也得吃点烧烤压压惊。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中,熊顿的爸爸知道她生病后说去超市买点闺女爱吃的,他站在薯片货架旁泣不成声,最后每个牌子的薯片各选了一包。一个老父亲的无奈和眼泪,是全剧中第一个戳到我泪点的地方;熊顿的妈妈,边叠衣服边用又气又爱又无奈的语气数落熊顿“你就是不听话,画起画来来,10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冬天为了臭美,穿得那么少。”这些画面里我看到的不止是父爱母爱,不止是老年父母的悲哀,我还看到了熊顿的生活习惯。

可能有人说,谁也无法证明她生病和这些习惯有关系,但是也没有人能证明和这些习惯没有关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熬的夜、喝的酒、吃的香精色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不会把你送达人生巅峰,只会把你一点点拽进那个和病魔抗争的深渊。

压力来源太多,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工作上:

新人不断涌入职场,年轻人有拼劲,人工成本低,没有进入公司领导层的70、80后,都有被新人取代的焦虑。8月份某跨国公司的一名老员工,因为绩效考评不好,害怕自己被纳入“末位淘汰”名单,无法承受即将失业的压力,从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工作量大,老板在乎的是进度、结果,你工作到几点,他并不关心。一年一度的双11网购节即将到来,顾客在挑选商品给定金,店主在计划今年的净收入,身为淘宝美工的妹妹在不停修图、上新。她老板双11的销售额目标是2个亿,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她已经连续加班一个月,加班到晚上10点是常态,遇到上新量大的时候,加班到凌晨2点。现在打开天猫页面都想吐,面对购物节已经没有任何购物欲。

职场关系复杂,人际关系就像一张暗网,遍布公司上下,谁跟谁的关联,不是能从通信录参悟出来的,也不是靠每天的观察能总结出来的。这张暗网的作用在大公司尤其明显。“会做事,不如会做人”这句话不知道出多少职场老鸟的心声。

昨天明明还一块包着饺子唱着歌的人,今天在领导面前不动声色的捅你一刀,更可悲的是那把刀是自己亲手递过去的。不能怪别人太有心机,只能怨自己太天真。

生活中:

孩子,中国人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教育经费全球排名第一,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30%,孩子的开学日就是家长的破产日。学校的书本费只是“洒洒水”,校外的培训班才是重头戏。但,教育的关键不光是砸钱上培训班,参与和陪伴孩子的成长更重要。就是说,你不仅要上班赚钱供他学习,下班还要花大把的精力引导孩子精神、品德方面的成长。

父母,他们拼尽一生供你上学、买房、成家,帮忙带孩子,自己掏腰包补贴家用。他们知道在城市打拼不容易,从不要你给的钱。但是,当他们生病卧床不起的时候,老到无法自理的时候,你能坐视不理,任由他们在医院自生自灭吗?你不能!

伴侣,当初你侬我侬的爱恋已经淹没在柴米油盐中,曾经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不知不觉中蒙上了油污,生活中的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是开战的导火索,两个人亲手搭建起来的爱巢,已经沦为战场。

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无形中增加着你的压力,房子、车子、学校…….

03

不管身体如何的千疮百孔,只要还能站起来,这些压力就必须承受,这就是中年人最大的悲哀。

可能有人说,这些压力都是自找的,要想长命,就跟我们一样啊,上班混工资,下班混日子。打打游戏,刷刷剧,早睡早起,毫无压力。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有的人他们不愿意死于25岁埋于75岁。他们渴望进步,渴望突破,渴望超越自我…..

那些负重前行的人们,请你在低头拉车,抬头看路的同时,不要忘记回头看看,你所背负的,你是否真的在意,真的需要,哪些可以舍弃?也不要忘了审视自己,是否还有力气背负?

请记住,只有你健康的活着,银行卡上的数字才有意义,伴侣才会安心,孩子才有依靠,父母才有希望,才有资本谈奋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数人只知低头拉车,少数人知道抬头看路,是否有人会回头审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l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