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不上是个细心的人,至少在情感上做不到细腻。
即使深入生活,也不注重细节,总想站在更高角度思考自身定位,大时代下的个人命运或者宇宙角度下的碳基生命形态。这也影响了我的写作,很难呈现细节,情感表达也是粗线条,大叶粗枝。生活简单,思维定式,我理解那些复杂的情绪,但很难真正共情,没有可供演练的情景模式。只不过我还有表达的欲望,想以写作能对抗某种焦虑——一种孤独感。
早年读余秋雨的文章,有宏大的文化切面,精神被洗涤拔高;后来读许知远的作品,跨历史的解读,不同的文化观察视角,都带来深深的思索(只是举例,不去讨论他们的问题)。这样会有一个问题,站得很高,看到了更远,但却忽略了自身以及周边。
学生时代,读外国名著,那些生活细节往往令我皱眉,经常读到半路就放弃。毕业后有了生活体验,反而对那些细节有了些兴趣,但生活的粗线条还是让我没有太深入的情感共鸣。
我算是个认真的人,但谈不上缜密。价值坚守偏向恒定、简单,但对各种观念很包容。
这是个价值多元的世界,但非要用一套秩序强制排列组合,搞得好多人精神抑郁,灵魂无处栖息。还好有简书的存在。
来简书之前书读的比较杂,日更一段时间后,渐渐把阅读方向调整为小说,偶尔再涉猎其他。本来常聚的几个朋友,历史哲学和时事方面的话题比较多,简书待久了后,竟对这些渐失兴趣,为此我常常保持沉默。身旁没有文学中青年,炒股炒房倒不少,简书成了唯一的精神家园。
时间长了,难免生出依恋,迷恋在精神世界里,陶醉于词采华章中,结果日常生活被轻视,陷入另一种困顿,这有点类似元宇宙了。
一年多了,我还在写作的门口摸索,文笔停留在小学生水平,甚至可能不如,有时候看孩子写的作文,都比我的生动有趣。叙事逻辑简单,想象力幼稚,平淡如水的白描,干瘪的词句......从写作角度看,我就是个凑数的。
不过阅读简友的文章,确实也受益良多,目光不再骛远,开始观察生活,记录一些细节,体会一些细微的情绪变化。视角不再太多宏观,更多日常的细碎被看到,开始感知庸常里面隐藏的默默温情。
在现实和虚拟间,可能以后要拉回一些,更偏向生活一些,毕竟还有责任要担负,还有义务要尽责。人际粗糙一些,是为了更好向前,工作中细致一些是为了更好的回馈。至于写作,缺少天分的我,也没有过多期待,只是以后要更专注些,专注于文字本身。
写到这里,感觉前面的文字有些矫情,最近写的文章都有这个问题,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需要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