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接受的主体重构,即艺术欣赏和批评的主体性问题,自本世纪中期接受美学兴起以后受到了西方艺术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同中国古代文论重视文艺的「接受」一样,中国古人似乎也很早就注意到了 「接受」的这种主观重构性质,而且在历代都有比较清晰和深入的论述。比如北宋文论家苏轼就有一首有名的《题沈君琴》(一作《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便流露出颇具现代意味的艺术观念:这种观念以为艺术品既不是物质形式的存在,所谓「琴上有琴声」;艺术家的创作也不是艺术过程的最后完成,所谓 「声在指头上」。所以艺术品的独立自足的存在就是不可能的。它只存在于欣赏者的心里,也就是说由艺术品的物理形式引起的艺术接受者内心里「观念」地存在着的艺术品才是艺术作品存在的真正方式。这样就涉及到了艺术接受是接受者的积极的重新建构的问题。探讨这一问题对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接受理论是有帮助的。
-- 唐德胜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古代艺术接受思想-- 主体重构论伸延阅读:
唐德胜 (1997)。〈中国古代艺术接受主体重构论〉,《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 (广东,广州),1997年第2期;在线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网 (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