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观课议课课程建设》
内容:促进思想的发展观、以学论教的质量观
感悟:
什么是以学论教?
陈大维老师认为:"以学论教,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
观察身边的很多老师,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知:课前考虑的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再进一步是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归根结底,这混淆了"教和学"的关系。
"教和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只有明确了教和学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为何要以学论教。
首先学是教的基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教师一堂课的出发点,教学的起点,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即学情,也是一堂课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强调学是教的目标,教是为了帮助学、促进学。
我们的教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学,学才是我们课堂的终点。什么样的教才能帮助学、促进学呢?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的方法,教的活动组织等。
最后,强调学才是实现学生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堂课从学的效果来理解、分析学的行为,讨论什么样的教的行为才是有效的。
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贵在唤醒。唤醒心灵,唤醒内心。教育就是要以生为本,就是要育人。
学生就是"学"着"生",虽然是狭义的理解。但是生存却是我们面对世界的唯一考量。让学生明白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进而热爱生活,实现幸福的取向。
现实是什么样的呢?
我很庆幸读到了陈教授的书,让我对于课堂,对于学,对于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还记得我校一位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结束一堂公开课,陈述自己的教学目标时,她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一堂课我要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有多少教师真正在写教案,而不是每个人读照抄着教学参考和教学设计呢?更痛心的是学校教案检查时,发现同年级的老师们相同教学篇目都是一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老师们,想一想我们的学情一样吗?怎么可能会有相同的教学目标呢?
这样的教学现状和陈大维老师的思想,恰恰相反,若是弄清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我想就不会再出现不同班级,不同教师有些相同的教学目标的现象吧。
课堂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场所,是一个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地方,从课堂寻找生长点。
教师就是要热爱课堂,热爱教育,热爱生活。因为你的样子,就是你的课堂的样子,就是你的学生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