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2日,收到了大学同学的请帖。同学结婚了。首先想到的是很多同学的婚礼都没邀请我。可能他们也是担心我的经济拮据吧。也可能双方对关系的评价各不相同。总之,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来自同龄人的结婚邀请。
要不要去呢?第一反应肯定是去。算了算时间,想一天来回,但是时间不够。去的话,全勤奖没了。高铁、打车和分子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担心会遇到大学同学,毕竟自己混的并不算出彩。
想了很多。仍然觉得很纠结。担心收到嘲讽,担心彩礼钱,担心不知道在酒桌上说什么,担心自己可能不得不喝酒。喝酒就说自己吃了头孢吧哈哈哈哈。
但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好多次感受到,思维是靠不住的,我不能放任想法在头脑里跑火车。我必须投身于真实世界,用肉身和这个世界碰触摩擦,并展开自己的生命。行动,是我和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
于是,我开始请假。请假过程中,冒出了一股恨意。有对工资的恨,有对领导的恨,我就看着这股恨意,发着呆,继续恨了10分钟,于是我把请假表中的阿拉伯数字全部换成了汉字大写的壹贰叁肆。然后,开始填表请假。我要去参加,哪怕路途遥远;我要去参加,哪怕花费不菲。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这是一次人情世故的练习。
这一次是第一次一个人参加朋友的婚礼。多难得的经历,只随一次份子钱实在可惜。于是,我去了婚礼现场,观察了人情世故。记录了下列人情世故:
1.酒店的档次。查下来是2017年1388元一桌。2023年估计1500元一桌。和司机师傅聊天也是发现扬州当地普遍是1000-1500元一桌。也有3000,5000一桌的。
2.宴会的价格。42桌。女方4桌。男方38桌。男方的亲戚很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男方的父母,感觉年龄差得不少。
3.婚宴是中式还是西式婚礼。婚礼现场偏西式。之前没有草地婚礼,没有基督婚礼。
4.婚礼现场不收礼,当时也没有记账。也没有当着面拆红包。我在微信上转了800元分子钱。
5.新郎和新娘的籍贯情况。新郎是仪征当地人。新娘是盐城人,在宿迁读大学,在青海读研究生。2022年年初认识。次年结婚。女方在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中学做老师有编制。男方是仪征人。两人在盐城工作。在滨海第一中学认识。
6.双方父母的工作单位是什么性质?新郎的父亲很有精神,有商人的气息。估计新郎的实力更强。新娘的母亲和父亲让我想到了语文老师。证婚人请到了初中校长,会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