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直在写复盘,管理组的伙伴都回给予反馈。我以前对反馈一词印象不深,认为“做”比“反馈”更重要,即使没有反馈,我相信行动了总归会有收获的。
确实,行动很重要,这句话不假,那行动之后呢,一成不变继续犯错,还是能够反思改正争取更好?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愿意争取更好,那么“反馈”就必不可少。
我认为反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否对自己反馈
每一天的生活、工作中发生的事,如果做过就算,等同于得过且过。所以“复盘”被大家所重视,即“反馈”,通过复盘中记录当天所发生的事和思考,并清晰的写下优点和缺点,不断的深入到如何做得更好,这就是对自己的反馈。连续十天写了复盘之后,我发现我的思考力和迁移能力、写文的文笔都在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在规避我自己犯过的错误,避免再次掉坑。
二、是否对他人反馈
做好自己的反馈是记录,是成长,那么给与他人反馈,是眼界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说一份活动方案,由他人提出了初稿,请你提出建议。假如抱着“好烦”的心态,可能这份方案除了“字”什么也看不见;假如抱着“学习”的心态,那么你会发现方案的亮点,而且此时你变得善于思考,会明白方案的“不足”在哪里,使得这一份方案更加完美。
即使花费了一些时间思考,总比过浪费时间看文字强。
所以,给予他人反馈也是成长的一条路。
三、反馈之后是否要改变
在《一分钟经理人》中提到:“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也就是说反馈会使人改变,那么该如何改变呢?
其实很简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自己的复盘反馈,发现优点就继续保持,发现不足就改正,防止下次掉坑;通过别人给予你的反馈,认同的就接受,不认同的可以暂时不去改变,哪怕你认同一点,也是极大的成长;通过你对他人的反馈,自身锻炼了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若在反馈中看到不足,也能有效避免。
其实“反馈”无所不在,上学时检验你对知识的学习程度,会通过“考试”来反馈;公司、单位考验一个人一整年的工作状态会通过“考评成绩”来反馈;菜好不好吃,会通过请他人尝一尝并给出建议来“反馈”;文章写得好不好,会通过“评语”来反馈......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反馈来成就自己和他人,那么“反馈”将是一个特别好的成长工具。
网友评论
谢谢小熠,get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