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竟仁
有一句话流传很广:“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
这句话好像很酷,初听时似乎也很有道理。可如果你就此简单地以为,认识的人越多就离成功越近,那就错了。
这句话中的关键,是“认识”这个词。
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从相互认识开始的,只是认识的程度有浅有深。作为社会动物,我们一生中认识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人,这其中有可以托付生死的朋友,有相谈愉悦的好友,有至亲至爱的亲人,但更多的,则是只有一面之缘的点头之交。
对我们来说,这些只比陌生人略熟悉一些的人,是整个关系圈的基石。不可否认,意气相投的朋友,事业合作的伙伴,我们和他们的关系都是从点头之交开始的,但这种关系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磨合的过程和双方的努力。就像大浪淘沙一样,最终收获的金砂寥寥无几,可在这个过程中从眼前流过的泥沙却不可计数。有人会骄傲地展示自己手中的金砂,可你见过谁炫耀自己拥有很多泥沙呢?
我年轻时,身边总有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己庸碌无为,交际圈乏善可陈,但在聊到某些耀眼的名字时,往往会炫耀道:“××?我认识的。”“××你知道么?我和他吃过饭。”⋯⋯凭借和对方仅有的偶然交集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我刚工作不久时曾发生一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我们团队的项目遇到了极大的障碍,出现了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在又一次绝望的例会中,负责技术的张经理很无奈地对我们这些不懂技术的同事解释,也许只有王盛教授,才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该死的麻烦!
虽然我在技术上是外行,但也听说过王教授的大名,不只因为他清华教授的头衔,更因为他是这个行业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大师之一。但是,他离我们太遥远,我们只能通过电视或杂志敬仰他。其实如果给我们一些时间,是有可能通过其他渠道,比如公司高层出面,联系上王教授的,但如此一来项目的进度无疑会被耽误。可毫无关系之下,贸然找上门去求助,恐怕会适得其反。
“所以,”张经理强调,“我们需要一个认识王教授的人,请他优先考虑我们的求助。”
大家面面相觑,都有些沮丧。这时,一个绰号“万事通”的新人忽然兴奋地说道:“我认识王教授,和他吃过饭。”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万事通”身上,大家神色中充满了惊讶和期待,安静地等待着他能带给我们奇迹。
接下来,在耐心听了一个小时他详细描述王盛教授当天的穿着,讲的两个笑话,以及那顿饭每道菜的味道后,我们大家都明白了一件事:他只是和王盛教授在一个规模很大的晚宴上遇见并交谈了几句,甚至连电话号码都没有交换!
最后,张经理无奈地打断了他,直截了当地说:“你这不算认识王教授,只是见过而已。”
虽然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但这句话却触动我颇深,并让我受益至今。
我想你应该可以明白我的感受了: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旁人并不会因为你在某个饭局或者聚会上亲眼见过某个名人而就此对你刮目相看。因为这种单方面认识的关系脆弱而无用,我们都清楚,当事人很可能根本就不记得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万个人,那么我就可以说自己认识这一万个人,其中甚至包括李开复和贝克汉姆,可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李开复和贝克汉姆同时在微博上关注了我,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1+1”法则的第一条就是:我们和他人交往,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这里需要强调,我们的交际圈当然是越广越好,但如果只满足于像“万事通”那样肤浅的“认识”,那么对于建立真正有用的关系圈来说非但是没有意义的,还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会让人陷入虚假的满足感中。设想一下,当你遇到真正的麻烦需要得到帮助时,却发现所“认识”的那些似乎有能力来帮助你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理由来帮助还算是陌生人的你,这巨大的沮丧感足以让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关系圈是完全失败的。
感谢与你在这里相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