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
格雷戈·麦吉沃恩 邵信芳译
31个想法
中文版序 对话麦吉沃恩,精要的力量
>> 一旦着眼于长远,胸怀一个十年目标,我们就能视野清明,眼光深邃。当我们在进行人生设计时,若能把祖父母和孙子女放在心里,就更能心明眼亮,洞悉事理。因而,中国人的代际文化遗产让精要主义具有了特别的适用性。
>> 泡沫的本质在于,某种资产的价值被荒谬地高估,一直到最终——泡沫破裂
>> 精要主义就是要打破这种用忙碌衡量成功的浅见。
>> 没有比高效率做无用功更无用的事了
>> 精要主义的本质在于排除最重要事务以外的一切,因为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的事情中有太多是根本不应该做的。
前言 设计人生,以一种精要的方式
>> 学会区分差异——过滤筛选所有选项,并从中择其真正精要之事而为之,是精要之准则。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 “成功的悖论”,主要可概括为以下4个可预见的阶段:第一阶段:如果我们真的有清晰的目标,它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第二阶段:当我们成功时,就会被冠以“可以去找的人”的称号,成为“老好人”,只要你需要,就总能找到这个人。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更多的选项和机会。第三阶段:当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选项和机会,实际上也就被要求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便会导致精力的分散。我们被千头万绪的事情牵扯得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第四阶段:因为精力分散,我们无法实现原本可以实现的个人贡献峰值。成功所带来的后果最终瓦解了最初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那个真正清晰的目标。
>> 成功会让我们偏离最本质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初曾是成功的源泉。
>> “决定疲劳”:要做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就越差。
>> 研究表明,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人们对其价值的评价要高于其实际价值,因此要放弃就更难
>> 精要主义者的核心思维模式: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这部分概述了我们试图躲避的三种现实,没有它们,精要思维就毫无意义或无从谈起。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若无选择,讨论权衡取舍就没有意义。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只有少数事情价值非凡。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费时费心地去辨别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比其他事重要得多,因此费力找到它们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取舍:我们不能什么都有,也不能什么都做。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大可不必评估和淘汰各种选项。一旦接受了取舍的现实,就不要再问:“我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切?”而是要问一个更加诚实的问题:“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我们不是要找过多的好事情去做,而是寻找个人贡献峰值的所在:重要的事情,恰当的方式,合适的时间。
>> 本书要提倡的是运用“更少,但更好”的原则,活在当下和未来。那将是一种创新。
导读 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 拥抱三条核心真理:“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以及“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模式一 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 习得性无助与选择能力缺失
>> 当人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无关紧要时,往往会采取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应对。有时他们会抽身退出不再尝试,就像那个数学怎么也学不好的孩子那样。另一种方法一开始并不引人注意。他们不是抽身退出,而是表现得极度活跃。他们会抓住每一个机会,积极参与每一项工作,热情万丈地解决每一个难题,竭尽全力做好一切。乍一看,这种行为未必像习得性无助。努力难道不是让人们相信自己重要和有价值的明证吗?但是进一步审视就会发现,这种强迫自己去做更多的方式不过是一种障眼法罢了。这样的人不相信自己可以选择机遇、任务和挑战,而是认为自己“必须什么都做”。
>> 不加思考的努力等同于习得性无助。 无视拒绝带来的“失落感”。 高度重视选择能力,它的存在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及任何力量。
模式二 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
>> “重要少数法则”(the Law of the Vital Few),即人们可以通过解决问题当中一个微小的部分来极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模式三 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 我要大干一场的是什么
导读 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 精要主义者的做法是在专注于某项事情之前,先广泛地探索和评估各种选项。因为精要主义者只在少数重要的想法和事情上集中精力“大干”一场,他们最开始时探索更多的选项,就能保证以后作出的选择是正确的。
要素一 抽离,为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
>> 还有一种悖论需要人们去面对:工作节奏越快、越繁忙,就越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工作日程中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以思考。
要素五 精选,只接受前10%的机会
>> 我们要找的不是大量可做的好事情,而是能让我们绝对地实现个人贡献峰值的那一件对的事情。
>> 精要Tips 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就是一个肯定的No。 只接受前10%的机会。 制定一种既有选择性又明确的标准。 放弃“不错”,等待“最好”。
导读 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 在人生中,在决定要淘汰哪些事情时,也问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我愿意做什么来得到它?”
>> 一旦你已经对选项进行了充分探索,你要问自己的问题就不是:“在那些具有竞争性的优先级事情中,我应该选择哪个?”而是要问这个本质性的问题:“我应该拒绝哪个?”这个问题才能揭示你真正应该优先做的事情
要素六 澄清,做一个以一当千的决定
>> 精要Tips “很清楚”不够,“真的清楚”才行。 精要目标既具体可行,又鼓舞人心;既充满意义,又容易衡量。 只有目标真正明确,才能达到真正优秀。
要素七 勇气,优雅说“不”的力量
>> 我们对群体对我们期望的服从,心理学家称之为规范性从众,虽然如今这种服从已经不再是生死攸关之事,但那种渴求却始终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头脑中
要素八 放弃,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 沉没成本指的是,由于已经投入其中的成本无法收回,而对某项已知的亏本生意继续投入时间、金钱或精力的倾向。
>> 主人翁意识效力非凡。就像一句谚语所说的那样,世上从来就没有人会洗租赁的车!这是禀赋效应(The Endowment Effect)在作祟,也就是当一个人没有某件物品时,他就倾向于低估这件物品的价值,而当他一旦拥有该物品,就会倾向于高估它的价值。
>> 陷阱2,对浪费的恐惧
点评
the less,the bett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