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考验中成长自己,了解他人。
老人有一句话叫:“从三岁的孩童看老死”。正是这一句话而成了多少人随时都能提起的口头禅,到底验没验证事实的真相?这个谜底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好奇。原生带来的东西有善有恶,有可改变也有不可改变。我们的父辈们是人不是神,所以父辈们传授给我们的一些东西还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去筛出自己所需要的,去修改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世间的真相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我们怎能在原地停留一辈子呢?
一直以来对待生活拮据的我,不仅仅是穷害怕的原因,“节约”对我来说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报警器。不管现在过得怎么样,我都忘不了曾今舍不得买白大饼而自卑的日子,我忘不了买一碗牛肉面分成两半碗,孩子在吃我在看……现在只是站起身子拍拍灰尘,笑问自己曾是谁?如果没有苦难和形势所迫,现在我又是谁?时间如同洗沙厂里一股大水,社会如同洗沙厂的传输带,人类就像运输带上运行的沙子石子混合物,通过高压水冲刷,通过运输带不停歇的运转,我们或许被大水冲走,或许中途侧漏,或许融入到沙子当中,或许钻入石子之中,也或许很幸运的跟着运输带奔波到了尽头,但是,运输带还有回旋的余地,而我们只有尽头。洗沙厂就演变了人一生当中的一些事理,当沙子石子(我们)明明白白被分开之后,它们与水泥钢筋接了缘,虽然为建筑行业做了极大的贡献,但它们失去了永远的自由,可它们的灵魂在守护着每一个有生命体征的牲灵,为它们遮风挡雨。这个例子恰恰就如同我们一辈子活完,被埋在黄土之下,虽然给大地妈妈做了最大的贡献(肉体腐烂变为肥料,滋养大地妈妈生万物),但我们同样失去了永远的自由,但我们的灵魂还可以守护万物生长!嘿嘿,见笑了!
既然说到这里,就顺便再谈谈自己在饭桌上的考验吧!自从学校延长了晚自习,老师和孩子们的压力明显加重,家长们都在亲力亲为的为孩子备足粮草。于是我也跟风了一次,花了二十多块钱买了大概十只虾,中午把虾和丸子炒在一起作为儿子的晚餐,然后削了三个洋芋,炒了一盘洋芋片作为我和儿子的午餐,我把米饭和洋芋片端在饭桌上的时候,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就顺手拿起一个小碗,把炒的虾和丸子给小碗里夹了一点。在我拿凳子的瞬间,我的一碗米饭上面放着两只虾,我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说:“妈妈,你不用说我都知道,你肯定把虾都留给我当晚饭了,这两只你吃了”。听着儿子非要让我吃的语气,我就没有推辞剥了一只虾喂在自己嘴里,然后我就装出很惊讶的表情,我说:“哎呀,害死了,妈妈现在颠盹了,两年做一次虾,竟然还是生的,难吃死了,那一只你不吃就扔了,这么难吃我不吃了”。儿子成功的上了我的当,夹起另外一只虾,很不解的说:“怎么可能是生的”?他喂在自己的嘴里之后才说:“妈妈,你骗我”。然后我们娘俩都笑了!
晚上放学后,我做的手擀面也熟了,儿子进门说:“妈妈,你给我装的菜太多了,我没有吃完,还剩一点你吃了吧”!我接过饭盒一看,真的让我心疼了,饭盒里没有菜,没有米饭,只有三只剥好的虾仁,明显就是儿子拿到学校没舍得吃,专门留给我的。作为一个妈妈,作为一个陪读人,作为一个从未离开过孩子的女人,这一刻我只感到我很幸福!用一个简简单单的举动考验了这么多年我对孩子的教养,考验了孩子是否真的长大了?考验了孩子的心灵是否是向善的?考验了孩子是否是知恩懂恩的?如果要教会孩子报恩感恩,首先就让孩子领悟到“恩”从何处来?让孩子懂得“恩”为何要来?知恩懂恩,才能报恩感恩!
在人生的旅途中,除了父母,除了子女,和任何人相遇相识都是缘分,至于缘深缘浅就看修行有多深?尽可能的不要把自己培养成只会索取的人,我们和任何人之间本该两不相欠,所有就没有谁是理应要去迁就谁,更没有谁就是无怨无悔去包容谁,任何时候任何关系都需要懂得自尊自重,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