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理解本质,才能更好的应用知识

作者: 青苹果叶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6:40 被阅读7次

01

我昨天终于忍不住,又跑去问鱼,我还是对素材无感,怎么办?我也要找到想写的点,才能用你教我们的发散方法去扩展思路,找到最想写的点。

鱼说,找不到文章核心?

我说,不是,是看到的都不想写,不知道写什么。

好吧,我知道,鱼估计要被气死了,上次才分享过如何用发散的方法,从素材中找到想写的点?可我还是不会写,每天都对素材无感。

02

跟着鱼写作,已过一轮,现处于B轮。从一开始,我就对话题无感,每天都纠结写什么。于是提问,对素材无感怎么办?当时有小伙伴说找到点,不知道如何写,怎么办?

我整合了这两者,如何找到想写的点?找到点后,又如何架构文章?

A轮七天,在倒数第二天,鱼说了发散这个方法。他还特意举例时间管理那天的素材如何发散,例如时间管理是时间管理吗?时间管理为什么重要?比时间管理更重要的是行为管理?……

鱼唾沫横飞,吧啦吧啦说到晚上十一点多,不仅举例发散一个点,还详细针对某个点又如何架构成文,怎么想怎么写,可谓面面俱到。

同学们也积极参与互动,不断提问。他积极回答我们的所有问题,力求让我们都理解并明白如何用素材。

听完后,我似乎懂了。

03

A轮最后一次,我认真写下自己想写的点,然后不断发散,整合了一篇文章。

然后又陷入无感的困局中。直到昨晚听完鱼的解说,我才明白,原来我当时并没有听懂鱼的分享。

鱼所说的发散是把素材转化为自己有感的内容。而不仅仅是针对自己想写的点去发散,而我却只听懂了有感的部分。不会利用发散,怎么将无感变为有感。

我就像素材中的小和尚,看到师傅伸手救下落水的蜻蜓,这叫慈悲为怀。而自己用手救蝎子被蛰,却怪师傅在骗人。

我只看到了一面,也未理解这个方法,就生搬硬套,还要说,这个方法不好用,蓝瘦香菇。

04

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在应用自己所学到的方法时,并未真的懂得,也不曾考虑它的适用条件。在碰壁时,抱怨大咖都说这个好,而我为什么察觉不到?

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懂,一知半解还以为自己很厉害。

就像学做中餐,在不懂时,总会问,油放多少?什么时候放盐,怎么控制量?火要多大……而中餐的经典说法便是少许、适量、差不多就行……

一旦自己学会做一个菜放一勺盐,下次菜量多了,却也不懂变通,最后发现味道很淡,没法吃。

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这才是应用的最高境界。学会一个技能,是走到哪里,都能解决相对应的问题,而不是只解决一个问题。

05

还记得数学题吗?考试要考的知识点就那些,只是每次都换个产量成为新题出现,你会不会解?

当你理解了这个知识点,不管考题如何改头换面,那么你也能抽丝剥茧找到本质问题并解决。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如此。

例如发散除了用于写作,还可以用于想创意。为什么很多公司喜欢头脑风暴,就是因为可以发散思维由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大家能想到很多的点,最后汇总筛选对自己有用的点。

……

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才能在所有适用的地方应用自己的技能。

06

虽然人生很长,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但真正本质的东西搞懂,再遇到类似的场景,我们就都能解决了。

我还会不断学习,下次我会先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再去结合实际设想各种能用的场景,而不再着急忙慌地拿去先用。

也希望你能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B02:理解本质,才能更好的应用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bp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