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又爱又恨的食物莫过于酒了,说好以后决不喝,第二天又断了片儿!
前两天去参加了一个好朋友的婚礼,我们有将近四年没见了,在婚礼前一天晚上,为了盛情款待我的远道而来,特地备了好几瓶白酒,我自然是盛情难却,大伙儿一起喝了个不醉不归,那一晚我真的醉了,喝到不省人事,被朋友们抬回酒店,第二天醒来头昏脑胀,天旋地转,嗓子像卡了石头,难受想吐又吐不出来,于是心里便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喝酒了!同时又不禁让我思考,酒作为如此难喝的东西,这么折磨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主动去喝并且能上瘾,为什么没有被历史淘汰?
一杯酒下肚,能解千百愁探寻酒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国先秦以前时期,中国现存的先秦古书中,不提到酒的书是很少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有“酒”字,发掘出来的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陶器中,就有大量用来乘酒的器具,这证明在那时候饮酒已经相当普遍和讲究,酒文化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水平。在西方,关于酒的记载也不在少数,记忆最深刻的是圣经里面的介绍耶稣用把水变成酒,用来给一家人办酒席。
古人的酒量不知如何开心的时候离不开酒,需要一壶酒共饮,来分享喜悦;悲伤的时候更离不开酒,需要一杯酒来浇熄忧愁。我们跟陌生人打交道,迅速拉近距离的办法,常见的做法就是一起喝酒,喝很多的酒,因为酒后吐真言,喝到醉醺醺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就拉进了,开始交心了。
一杯白酒,交个朋友其实喝很多酒是一种伤身的做法,是一种自残的行为。尤其是中国人的敬酒文化,在常见的酒局中,下属会对上司、晚辈会对长辈说:“这杯酒您随意,我喝三杯。”这时候上司、长辈他心里就会想,你看这个人走过来,他自己无端端的自己喝三杯,这说明他愿意为了拉近跟我的关系而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个小孩真不错!值得多看一眼!所以越是喝得多的人,越是愿意自残的人,他越是比较信得过。所以中国人才有所谓“感情深一口闷”之类酒桌上面的谚语。
中国的特色酒文化生活中离不开酒,没有酒,我们的生活会少了很多乐趣,多了很多忧愁,虽然偶尔醉一醉很难受,但换来的是别人的信任,朋友的交情,领导的重视。所以这酒还是得接着喝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