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 正太叔
看懂财报对投资者的帮助性有多大已经不言而喻了,只不过很多投资者即使硬着头皮把公司的财报看完也是一头雾水。
一是因为财报里面专业名词实在太多,真的晦涩难懂。二是里面的财务数据也太多,不知道看哪个。三是每季度数据变化也不知道其背后意义。
所以,正太叔上次写了一篇如何快速读懂财报的文章,教大家先读懂财报当中最重要的三张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当时的文章也有转发到各大平台,大家当时看完都觉得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纷纷表示终于懂得怎么看财报了。
不过那三个指标虽然很有用且非常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相信你看到的数据,否则很容易掉入陷阱。
我们都知道,这些年美颜手机、美颜APP横行,导致很多宅男在相亲前看到的女方照片长的像高圆圆,线下一见面却发现竟然是个矮圆圆。
其实很多上市公司的财报也是这样,年报出来的数据非常漂亮,可实际上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千疮百孔。
粉饰财务报表、坑骗投资人与股民是很多上市公司的一贯技俩。
所以这一期我们主要讲解“利润表”是如何被它们粉饰包装起来骗人的。
一、财务洗澡
利润是衡量一家公司健不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除非公司想少交点税,否则利润肯定都会被往大的写。一来是更容易拉到风投,二来是投资者都爱看利润增长。
但是上市公司财务做假可是犯罪的,你总不能今年赚一千万,财报却写着赚十个亿吧?
所以这时候就是公司会计展示财技的时候了。
财技表现的好,老板就给他加鸡腿。财报好看,公司的股票也跟着上涨,甚至还能多骗些投资。
那这些公司具体是怎么玩呢?
我们看看A股的某家公司一直以来都是怎么玩的吧(具体我就不点名了,实在太多家了)。
比如它们在1月底的时候会先发布业绩预增报告,上面着上一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0%。
小散们看到之后就争先恐后的入场了,接着股民还会一传十十传百,然后就是越来越多人入场了,最后股票就从10块涨到了13块。
3月底,这家公司发布了一份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写着上一年的净利润同期相比亏损100%,结果股价连续三个跌停。
别以为是段子,每年这样玩的公司非常多,上当的小散也非常多。
这个虽然坑了很多人,但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真正夸张的是有些充分利用“分期概念”粉饰财报的公司,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往下看:
二、充分利用“分期概念”
一家上市公司去年买进了100辆货车,每辆花费20万,那么去年公司的支出就是2000万了,而这家公司的去年的营收其实也蛮好的,足足有1000万。那么真实的财报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2017年支出:2000万
2017年营收:1000万
2017年利润:-1000万
如果这个会计在2018年年初展示年报是这样写的话,估计老板就直接打断他的狗腿了,投资人也会准备撤资了,公司的股票估计也天天跌停了。
那应该怎么写才能骗过所有人呢?
聪明的会计是这样解释的:每辆货车虽然20万,但是车可以开10年,所以20万÷ 10年=2万/年,结果财报最后变成了下面这样:
2017年支出:200万
2017年营收:1000万
2017年利润:+800万
你看,原本亏损一千万的年报,后来变成了盈利800万。结果年报出来之后,股民抢着入场,公司股价噌噌的狂涨。
老板说:来,不加鸡退了,直接给你加只鸡。
故事还没完……
2017年让他蒙混过关了,结果2018年经济不行呀,2019年初他们公司一结算,发现2018年全年营收只有200万,怎么办?本来的财报是这样的:
2018年支出:200万
2018年营收:200万
2018年利润:0
会计如果这样出报告,老板就算不打断他的狗腿也打断他的手吧?
那怎么办?
聪明的会计又突然想到:一辆货车其实如果好好保养是可以开到20年的,所以20万÷ 20年=1万/年才对。所以2018年的财报就变成下面这样了:
2018年支出:100万
2018年营收:200万
2018年利润:+100万
财报出来之后,一批股民又纷纷入场了,公司股价又噌噌的狂涨了。
老板说:很好,晚上也不吃鸡了,直接带你去洗桑拿!
2018年又熬过了,可是2019年经济还是持续不景气。2020年年初一算,哇靠,公司19年的营收只有50万了。怎么办?
真实数据本来是这样的:
2019年支出:100万
2019年营收:50万
2019年利润:-50万
这次你总不能说一辆货车可以开40年吧?
这时候老板就粉墨登场了。
“小会呀,订好会所,晚上我请王大哥来救火。”
老板:王大哥,俺今年公司报表不太好看,咱搞笔“应收账款”怎么样?就说你春节前向我公司订了1万吨水泥,欠我400万。当然,这钱你不用给、也没有欠我,我就是在报表上写笔“应收款400万”而已,主要是用来骗骗股民的。
王大哥:行啊,等下写个证明证明我没欠你钱就行。
老板:太感谢王大哥了,晚上你一定要吃好玩好。
结果最终财报又变成了下面这样:
2019年支出:100万
2019年营收:450万
2019年利润:+350万
结果,这一年财报出来后,又收割了一批股民……
别以为上面这个故事是正太叔乱编的,其实当年A股就有一家上市公司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证监会发现后受到重罚,结果股价暴跌,股民损失惨重。
三:总结
最后正太叔来总结了一下如何防止落入这些陷阱:
首先,如果一家公司报表显示营业利润正增长的话,你就要重点查看一下该公司的利润是来自哪里?
一般公司的利润来自“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这三块。
如果大部份利润来自“主营业务收入”的话,那是好事。
但如果大部份利润来自“投资收益”或“其他业务收入”的话那就要特别小心了。
比如一家卖水泥的上市公司,去年的利润有1个亿,但“主营收入”才贡献了一千万,其它九千万却来自“投资收益”。
那代表什么?
代表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不赚钱了,主要是靠在外搞别的项目才赚到的钱。比如放贷赚利息、投资股票、搞房地产。
那这种公司的的利润增长能保持长久稳定吗?
用肚脐想都知道不能啦!
一家毫无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你还敢长期投资吗?
A股其实有非常多这种公司。
如果你真看好放贷或者房地产,还不如专门去买那些靠这项主营收入的公司呢。
读到这里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些公司财报明明蛮好看的,可长年股价不涨。
第二:报表当中的“净利润”、"支出"、"收入",这三项不能只看最近一年的,至少要连看五年,这样往往可以看出猫腻。
比如有的公司会提前确认收入,也就是说明明是下一年的收入,但为了今年业绩好看,提前计入到今年的收入里面。
或者反过来,比如公司今年的业绩非常的差,也料到明年不行了,干脆博一把,把明年的预计亏损与支出费用全计入今年,让今年的业绩烂到底。这样明年只要稍微努力,就有可能变成正收入的财报。
所以,单看一年的数据是没用的,你要连起来看,也就是把近五年的数据连起来看,接着拿它们与同行竞争公司的报表对比着看。这样就很容易查看出它们有没有挪用前后数据了。
第三:支出与收入比例不协调。
如果一家公司写着年收入1个亿,年支出1千万,代表它们的产品利润高达10倍。不是说这不可能,但你要看这家公司是哪个行业,主营哪种产品。有的行业达的到,有的行业明眼就知道不可能。
比如如果是一家水泥公司,你觉得卖水泥有可能是10倍利润吗?
所以如果遇到支出与收入比例不协调的数据,你就要特别注意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啊,好好研究一下这个行业的平均利润就知道对方有没有造假了。
第四:应收账款不能太大。
应收账款是把双刃刀,应收账款就是代表有人欠你公司钱,但钱能不能要回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能要回来当然好,但万一要不回来就变成一笔坏账,从而连累公司,如果数目巨大,甚至还可能拖垮公司。
所以看到财报的应收账款的数目要非常小心,一是有可能出现上面故事中王大哥那种造假情况,二是如果数目巨大,有可能因收不回来而拖垮公司。
第五:财报不是只有会计专业和金融专业的人才需要看得懂,做为一名投资者,也要学会看得懂。
我知道读懂财报挺难,但是学习新知识本来就是违反天性,因为学习新知识都难。
如果赚钱那么容易的话,人人早实现财务自由了。
所以想要比别人赚得多,就要比别人学得多,更何况读懂财报是一项可以真实提升的有用技能。
其实美国、香港那边都有专门的打假公司,也就是专门研究所有上市公司财报的团队,一旦他们发现哪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就会先做空这家公司股票,然后再把证据公开,这样市场就间接帮他们狠狠赚上一笔钱了。
当然,在美国与香港上市的公司比起A股的上市公司,财报造假的比例实在太少太少了,所以它们要做空那些海外公司也不是那么容易赚到钱的。
反而在中国A股要找出造假的上市公司可以一捉一大把,但可惜的是,中国A股做空门槛太高了,散户一般不够格。
而如果专门成立打假公司的话,由于国情原因,你很难得到保护的。
虽然对于小散的我们来说,读懂财报不能保证让你赚得盆满钵满,但至少可以避免你成为被收割的韭菜。炒股的第一步不是学如何赚到钱,而是学如何不亏钱。请记住正太叔的这句话。
-END-
作者:正太叔,可能是金融投资界最能把每篇文章都写成干货的自媒体人了,关注我不会让你成为有钱人,但能让你更有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