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父母都听说过美国斯坦福大学做的“棉花糖实验”,试验的结果是那些能够“延迟满足” 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有更大的成就。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延迟满足对孩子的重要性。延迟满足的实验和“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有助于“成功”的观点开始在中国风靡。很多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也很认同此观点。
小心掉入“延迟满足” 的坑于是,很多育儿书籍和专家都在宣扬“延迟满足”的好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在《 正是“挫折”损害着未成年人的道德》一文说:“心理学研究证实,儿童对世界的反抗萌生于某种心理受阻,每一种受阻都是一次挫折。这种挫折感会慢慢演化为内心的敌意和无力感,道德变异就从这里开始。因此,减少挫折感是呵护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延迟满足训练” 却是故意增加孩子的受阻和挫折感。刻意不满足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伤害。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从来没有被满足过的人能够抵挡住诱惑。所以,不要盲目听从那些专家的建议。
宝宝(0-3岁)处于婴儿时期有需求应该即时满足。因为很多妈妈看了那个实验结果,在家就盲目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谈到“延迟满足”,有个概念就一定要谈,那就是“即刻满足”。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达丽说:“1岁前的宝宝,是建立对身边养育者的信任和亲密感的关键时期,延迟的感觉对这个阶段的宝宝而言,次数多了影响不亚于心理上的创伤。延迟满足应该是对3岁以上的宝宝进行训练。”
在0—3岁时,婴儿期处于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所以孩子的需求,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回应并满足,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的,长大后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和信心面对社会环境。
如果孩子饿了、尿了或不舒服,还故意不给吃等,还美其名曰“延迟满足” ,这是为了孩子“好”。 其实,故意等几分钟再回应,这会让孩子焦虑,恐慌,由此产生不确定的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很难与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
小心掉入“延迟满足” 的坑所以,三岁之前不建议使用延迟满足锻炼孩子,而是应当及时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
延迟满足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及时满足孩子正常的基本需求。
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能力的训练,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正常、合理的物质要求可以随便并故意“延迟”。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困了就要睡,这是人的本能,应该得到即时满足。
而零食、玩具、游戏、看电视等非基本生活需求才可以进行适当的“延迟满足”。比如孩子都爱吃糖果,那就可以跟孩子约定糖果日,只在特定的时间可以吃。约定要跟家庭其他成员达成一致,规定特定日期才可以给孩子吃。
尊重和信任是唤起孩子内在自控力的首要条件。当孩子无法做到时,也不要批评孩子,而是满怀信心地鼓励他,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下一次你一定可以做到。给他改正的机会,相信孩子下一次一定会如你所愿。
当孩子见过更大的世面,就不会被一些小小的诱惑所打败。所以,平时尽量让孩子多接触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另外,延迟满足要让孩子看到希望,有希望才能拥有良好的自控力。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家长的榜样作用是培养孩子“ 延迟满足和自控能力” 的秘密武器。共勉!
❤️——END
我是媛媛,二宝妈妈,努力做一个成长型的妈妈,满足于现在,不满足于未来,活出最好的状态!
主要两大主题分享:
一、有关自我成长
二、有关亲子教育
喜欢我,欢迎加我微信:JulieFan2018 请注明在哪关注的,比如写:简书 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