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抄,边塞诗人高适

摘抄,边塞诗人高适

作者: f57b42734ec0 | 来源:发表于2023-09-13 12:22 被阅读0次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诗人高适用苍凉与悲切的文字,写下一首首边塞诗,为我们呈现出了荒凉壮美的塞外风光,以及餐风饮露的军旅生活。他也因此成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然而,打开历史尘封的卷轴,我们会发现,高适那先抑后扬的一生远比他笔下的诗文更跌宕起伏。

    他曾是落魄的官三代,穷的要靠亲戚救济才能活下去;但同时也是草根逆袭的典范,从失意潦倒的白衣到官至三品的节度使,最后成为唐朝唯一凭军功封侯的诗人。

    他命运的齿轮,是从哪一刻开始转动呢?他的人生,能够给我们普通人哪些启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高适吧。

    01. 年近半百,入仕无门

    公元703年,高适出生于沧州渤海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景县。其祖父高偘是高宗时的名将,曾经生擒突厥可汗,立下赫赫战功,官居正三品;父亲崇文则一生不得志,在偏远的广东韶州做长史。

    因此,高崇文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高适身上,亲自教高适诗文和高家枪法。高适从小也“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渴望恢复祖上的荣光。因此,他“耻欲常科”,也就是不屑于走考进士的常道。在唐代,读书人即使通过了科举考试,也不能立即授予官职,不少人高中进士后,仍然蹉跎半生都得不到个低级官职,因此,急于建功立业的高适不打算通过此途径入仕。

    公元723年,20岁的高适来到了繁华的长安城。他意气风发,希望能够通过权贵引荐,快速谋取功名。“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就像电影《长安三万里》中说的那样,“在长安人的眼里,渤海高家已经没落了”,加上此时高适毫无名气,自然是四处碰壁。长安虽大,却没有他的立锥之地,第一次求职之旅黯然收场。

    高适只得回到宋州梁园,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那里有他祖父留下来的几亩薄田,他可以一边耕钓,一边读书。这种潦倒的生活,一过就是二十多年。

    期间,高适曾经远赴北方幽燕之地,试图从戎入幕,建功立业。“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然而,他在此地呆了约两年,却没有寻到入幕的机会。不过,首次出塞,却让高适领略到了塞外风光、见识了军旅生活,进而创作了《塞上》、《蓟门五首》等大量的边塞诗,开始拥有诗名。

    公元735年,32岁的高适再次前往长安,试图通过制举考试入仕。制举考试是皇帝临时下诏决定,用以选拔“非常之才”,一旦通过就能立即当官。只可惜这一次高适却未能金榜题名。

    铩羽而归的高适,结识了两个同在天涯沦落的失意人:李白和杜甫。届时,高适40岁,始终入仕无门;李白43岁,刚刚被皇帝“赐金放还”;杜甫32岁,科举落第,无功无名。

    三位诗人年龄相仿,性情均豪爽豁达,又都喜欢舞文弄剑,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他们结伴相游,登临怀古,射猎赋诗,纵酒高歌,食则同羹,寝则同席,被称为“梁园三剑客”。两个多月后,三人依依惜别、各奔东西。此后虽然天各一方,但依然有书信往来。

    纵观高适的前半生,屡次求仕失败,却始终不失鸿鹄之志,“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气”。即使家徒四壁,甚至达到求人救济的地步,“以求丐取给”,他也始终将所有精力都用在谋求出仕上,苦读、苦练,同时关注天下、民生。

    02. 偶得契机,成功入仕

    公元749年,经由名宰相张九龄的弟弟、睢阳太守张九皋的推荐,47岁的高适再次参加制举考试并中举,获得了一个官阶为从九品下的陈留郡封丘县尉职务,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负责当地的治安和税收。

    这是高适奔波大半生谋取的第一份官职,但是他做得并不愉快,终日被诸般琐事搅得不得安宁,又被迫趋炎附势,看着恶官欺压老百姓却无能为力,“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于是,公元753年,49岁的高适毅然辞去了这个等了大半生才得到的官职。唐朝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五十岁左右。已经步入人生暮年的高适,依然不愿意苟活,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鸿鹄之志。孔子曾说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就是说,君子能够坚守住底线和原则,而小人则是随波逐流。从这一点看,高适是不折不扣的真君子。

    没有想到,辞职后不久,命运女神便开始垂青他。经朋友引荐,高适被凉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招入麾下,任命为幕府掌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主要负责起草文书。

    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高适是为了帮助郭子仪,被迫答应进哥舒翰幕府当文职。但实际上,这个机会是高适奔波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才求到的。

    根据唐朝制度规定,边境的将帅可以“自辟佐吏”,也就是自己聘用幕僚。文人入边帅幕府后,如果有机会立军功,或者受到边帅的赏识、提拔和举荐,也能很快升迁,官至高位,故吸引了大批读书士子。高适曾经在幽蓟游荡近两年,就是想找机会入幕,只是当时未能如愿。

    如今,高适随哥舒翰大军奔赴前线河西,半生的入仕夙愿总算得以实现。主帅哥舒翰好读书、善谋略、重义气,又非常赏识高适,不断提拔他,高适终于遇见人生的伯乐兼知己,“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没过多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封高适为监察御史,命他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潼关是长安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玄宗听信杨国忠谗言,催促已经中风的哥舒翰主动进攻,哥舒翰深知必败,恸哭出关,结果全军溃败,哥舒翰被俘。

    潼关大败,直接导致长安失守,唐玄宗被迫出逃,大唐盛世走向落寞,而高适却等到了他人生中姗姗来迟的腾飞。

    03. 加官进爵,终得封侯

    潼关失守后,52岁的高适奔往长安,追上正逃亡的玄宗,向玄宗陈述了战败的原因。高适本就出身官僚家庭,加上多年的苦读和随军征战积累的经验,让他对时局颇有见解。因此,他很得玄宗皇帝的赏识,被提拔为侍御史。

    唐玄宗为了节制四方叛乱,就让几个儿子分镇天下。高适挺身进谏,指出此举极易造成国家内乱,绝不可行。这一主张虽然与玄宗的意见相违,但其“负气敢言”之风颇得圣心。唐玄宗将高适奉为谏议大夫,并派他前往辅佐太子李亨。

    不久后,太子李亨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而皇帝的另一个儿子永王李璘则起兵谋反。唐肃宗诏令高适共商对策。高适再次展现了他善于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详细分析了江东形势,并断言永王必败。于是,唐肃宗任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与江东节度使韦陟、淮南西节度使来瑱共同讨伐永王李璘。

    此时,距离潼关失守不过半年,而高适则从八品监察御史提升为三品的大都督府长史,并成为号令一方的封疆大吏,真正地“一飞冲天”。

    可就在高适平定李璘之乱后,竟收到了一封求救信。这时,他才知道昔日的好友李白居然做了永王李璘的幕僚,被押入了浔阳监狱。

    收到李白的求救诗,高适陷入了纠结。两人是性情相投的好友,他自然希望能救出李白,但是李白此次犯下的是谋逆的大罪。思索再三,高适决意不插手此事。后面,李白在其他好友的营救下得以出狱,而两人也从此形同陌路。

    虽然高适没有帮助李白,但是对杜甫却尽力照拂。公元759年,56岁的高适受流言所累,被贬为彭州刺史,后改任蜀州刺史。而此时杜甫正好在蜀地艰难度日,高适经常为杜甫一家人提供救济。杜甫非常感激,写下《酬高使君相赠》一诗,“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当年的“梁园三剑客”,没想到辗转多年后再次相遇,彼此间的境遇竟是如此天壤之别,不由让人感慨不已。

    后面,高适调任剑南节度使,不久迁刑部侍郎,并在61岁时进封渤海县候,成为盛唐唯一一位凭军功封侯的诗人。

    公元765年,高适去世,享年62岁。《旧唐书》说他:“而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也就是说,自唐建国以来,高适是所有诗人中最为仕途得意一帆风顺的。

    04. 结语

    很多《长安三万里》的观众被高适圈粉,就是因为他像极了现实生活中无数苦苦奔波、努力的普通人,大半辈子都写满了失意。但是,不同的是,高适从没放弃对梦想的追求,最终凭借自己高远的志向、卓越的才华、超凡的见识、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韧性,在人生暮年华丽逆袭。正如片中李白的鼓励:“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天下的捷径,难为寒门而开;但世间的机缘,定会垂青那些不忘初心、永不言弃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抄,边塞诗人高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hp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