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91ba13e8ea636e8a.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语言塑造人类思维》,这本书讲的是学习多种语言对思维和认知的影响,以及分析了语言在个体及社会层面产生的深刻影响。
1.听书笔记
01)当大脑中的多种语言被同时激活,多语者就需要学会忽略其他语言的干扰,并且在不同语言的词汇和规则之间反复切换,这就能锻炼他们大脑的控制能力。
02)正是因为大脑让所有的语言协同激活、并行处理,加强了双语者头脑中声音、字母和单词之间的联结,多语者能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关联。
03)语言会影响人格。因为每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经历、记忆、情绪和意义都不同,选择某一种语言,就像是启动了一套独特的系统。
04)语言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语言不仅影响了我们对事物、对他人的看法,也影响着我们对自我的看法,它决定着我们是谁。
2.听书感想
这本书告诉我们,多语者不使用母语交流时,会更冷静,更加理性,不容易情绪化。
因为不是母语,所以使用的时候,意识的作用显现出来,选词造句避开了潜意识的影响,更容易摆脱母语的一些潜在影响。
可见,学习一门外语,还是很有很多好处的。
就解读中提到的,学习外语的时机,一个是小时候,越早越好,一个是现在,越快越好。
其实不只是外语,我们还可以通过掌握别的「语言」来优化思维认知,比如数学语言、编程语言。
使用这种专门语言的时候,我们会自觉地理性思考。
另外,在日常使用母语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选择表词达意,来改进自己的思维。
不由得想到了撒切尔夫人的名言: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
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
更要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不仅是思想会影响言辞,言辞还可以反向影响思想,多使用正向表述,更容易形成积极思维,引导人发挥行动力、创造力。
面对困难,抱怨太难了、做不到,就会开启自我验证,通过各种主观客观的不顺畅来说明确实很难,而如果说「我可以试试」,那么关注点会更多的放在如何尝试、如何做事上。
面对选择,直言必须如何如何、不得不做什么,容易让自己形成被动思维,甚至是受害者心理,陷入习得性无助,倒不如转变成「最好如何如何、我选择做什么及怎么做」,奔着最好情况努力。
面对问题,执着于它是什么并不会改变现状,不如转念想想「为什么」,透过一连串为什么找出根源,搞清楚怎么办,想明白下一次如何避免。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说过:「我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世界的界限。」
对于我们也是如此,语言的界限,就是思考的界限,如何选择语言,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思想、行动,从而标定了自我世界的界限。
所以,请注意你的语言,它会影响你的成长。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如果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