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什么是自我意识的客观统一性。
1、“统觉的先验统一性是一切在直观中给予的杂多都结合在一个客体概念中的统一性。”
是“客体概念”而非“客体”,因为如果是结合在一个“客体”中,就是让人误认为就是那个自在之物(但自在之物不可认识);而“客体概念”是我们建立的“先验对象”,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客观性是我的认识主体中的这种先验性所赋予的,否则它就没有客观性。
一只猫,我将“猫”这个客体概念给它,这个概念还没有内容的时候就是个空洞;我把这个概念用到感官材料上,用到直观中给予的杂多上(看到它、摸到它、闻到它的粑粑,被它用充满倒刺的舌头舔舐脸庞,从梦中跳起来),将后者充实到“猫”这个概念上,运用先验范畴统一起来,就形成了对于这只猫的认识——小洛是一只邪恶的动物,天使与恶魔集于一身。
上面这句话包含着整个认识过程,说明“统觉的先验统一性,以及它的客体的概念,以及它所提出的十二范畴,在形成这个对象的过程中都起了一种决定性的作用,都起了一种立法的作用。”
2、区别
先验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客观的统一性。
只有客观的才是普遍必然的。
康德的时间是形式意义上的时间。如果时间是内容,它就不会从属于意识本源统一性,因为我有我的意识,我的时间,你有你的;时间作为形式,它就是先天必然本源统一的,在时间的形式背后一定有知性,有本源的统觉。
经验性自我意识的统一性——主观的统一性。
它是一个内感官的规定,即是按照时间内容规定的。它的主观统一性表现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这种统一性中被给予的东西,不是必然普遍有效的。
因为经验性统一性只有主观有效性,经验性杂多中的意识取决于偶然条件。
经验自我意识中主观的偶然的统一性,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先验自我意识的纯粹综合作用才得以可能,才得以奠定基础。当然这还不够,经验自我意识还不是一种客观的科学,还只是一种直观中领会的综合,还有待于提升到概念中认定的综合,才能成为一门客观的科学的心理学。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