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悦儿。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暴力之中,地狱之中的话,他就会成为魔鬼。
曾经有一件大案:
几个罪犯想抢运钞车,没有武器,便设下圈套夺枪:先杀害一名出租车司机,再埋好炸药把赶来的四名民警炸死。有一位没死的,被连刺了22刀……
那么罪犯是天生残忍,是天生没有人性的恶魔吗?
不,他的过去很让人震惊:
主犯小时候非常优秀,有天赋,会拉小提琴,是个二级鼓手。人品也不错,愿意帮助人、有同情心,是个很招人喜欢的孩子。
但是后来,不仅是他,他的一个弟弟也成了杀人恶魔。
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变成这样呢?答案是:错误的家教方式。
主犯在家经常被父亲训骂暴打。他一听见“爸回来了”,就像听见狼回来了一样。到了上学的时候,挨打更是家常便饭。
这样的打骂的结果是,他开始抗争反驳父亲了。这让他的父亲更怒不可遏。
难道他的父亲不想让他成才吗?他太想让他成才了,他想把他教育成听话的孩子。但做法错误,才把他逼得喘不过气来,逼得他心中充满仇恨。
并且,他的父亲在后面一次次的错失孩子想与父亲恢复正常关系的机会,直至孩子走上不归路。
心理学家指出:杀人犯大多都是在暴力的、缺乏爱的环境里培育与成长起来的。
有数据也显示:大部分刑事犯,都是因其对爱的需要和个人尊严的感情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犯罪的。
爱是一种永远无法消除的饥渴,爱与缺爱都将对身心疾病形成重大影响。父母若不能给孩子充分的爱,或迟或早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有的家长都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到底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