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

作者: 骚年张三疯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22:10 被阅读6次

历史只能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定律“中前进,一者战争只能用战争来结束,再者为了结束战争人民必须先饱受战争的苦难。为了避免历史的重蹈覆辙,拨开被时间风尘了几世的历史迷雾才能有效地抑制在“二律背反定律”中前进的悲剧性历史的步伐。正如魏征所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诚然,对历史的解读不论在何时代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读历史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用钱穆先生所说的话就是“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用钱穆先生说的话就是“时代意见”;最后一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个人意见”。

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任务都有三种面目三种形象,一种是正史上记载的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一种是文艺作品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最后一种是民间流传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所谓”历史形象“并不等于”历史真相“,”历史真相“是历史既定的客观事实,而”历史形象“是经过主观修饰过的“历史真相”,用黄仁宇先生的话来说“真相只不过是左右人们的一种诠释而已”,至于什么才是“历史真相”那不是我们能讲的清楚道得明白的问题。所谓“文学形象”便是由文人创作过程经过加工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象,“文学形象”的存在目的是为了丰富与突出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与性格特征。所谓的“民间形象”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文学形象”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民间百姓喜闻乐见历史与人物的形象,这就像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历史一样,行成的是“个人意见”形象,由于“个人意见形象”的统一也就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民间形象”了。

关于“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最为激烈而又广泛地被探讨的那一段历史非属三国时期不可。至于为什么是三国时期而不是其他历史时期,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在《三国演义》之前,就有相当多的文人对三国时期人物与历史做过相当多的解读与创作。而《三国演义》之后,由于受到《三国演义》文学作品的影响,研究三国时期那段往事的学者或者业余爱好者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由此产生对三国时期人物的解读也就五花八门,既有正史记录,也有野史传说,既有小说演义,也有戏剧编排,既有史学研究,也有业余分析。至于孰是孰非,莫衷一是。但,就于我们而言,什么是“历史真相”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从前任的成果中去粗取精站在今天的时代舞台之上找到我们前进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关于历史

    我们看到的或听到的 并不总是真的 你可以信 也可以不信 只是需要一些批判的眼光和辨证的方法

  • 关于历史

    历史的知识,即是治疗集体健忘症的药方。 史学工作者永远面临两难的情势,一方面他必须尽可能就手头能掌握的资料(所谓史...

  • 关于历史.

    读了这么多历史书,产生了蛮多的感慨。 人命轻贱,任何时代都有屠城,三国人口减少80%,五代十国,安史之乱,靖康之耻...

  • 关于历史

    历史只能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定律“中前进,一者战争只能用战争来结束,再者为了结束战争人民必须先饱受战争的苦难。为了...

  • 关于历史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早上听到了防空警报声,中午食堂吃饭时看到电视上一直放着公祭献花的场景,思绪万千。 突然想起了Wi...

  • 关于历史

    最近突然对历史感兴趣起来,苦于文学历史基础太弱,不知何处下手。百度了一下这一话题,对正统路线颇感兴趣,又怕一时兴起...

  • 关于历史

    关于历史 文 酒中张志强 是谁 双手捧起锈迹班驳的酒撙 于无觅处啃噬夜色 坚冷如铁 时光领着万物昼夜穿行 ...

  • 关于历史

    我喜欢历史,假如可以无所顾忌地按照喜好选择职业,我多半会选择研究历史。但这话并不完全诚实。因为除了妇孺皆知的《史记...

  • 关于历史

    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党派,一个国家 都有自己的历史, 应该承认自身的历史有好有坏。 真实的历史是什么, 恐怕没有...

  • 关于历史

    姐姐:妈妈,我今天看到一句话说:那么无聊的历史,妈妈却总是说他重要。特别适合现在的你和我。 妈妈:还真是,妈妈小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mn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