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学在复习课文《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时都反映自己不知该复习什么,就是一篇演讲稿,知道这个文体就好了,还需要复习什么呢?如此敷衍了事,怎是专心向学之态度?所以,自今日始,我将分两次带领大家一起突破这一课的重难点。
针对这篇文章,结合同学学习实际,其实重难点就一个。搞懂这个问题,大家就可通关了。这个问题就是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的三条告诫有什么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先弄清楚第一条告诫。通过研读课本,我们看到的是,蔡先生批判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劝告青年学生需抱定明确宗旨,以专心求学的态度读书,不可抱有当官发财之梦想,如此只会误己误国,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新型知识分子。
这里我们改如何理解呢?老规矩,思考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其一、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抱着当官发财之梦想学习,必然在学习中刻意学习自己认为有用之学,如此学习,看似尽心竭力,实则严重偏离学习之常规。犹如三餐四季,不可缺少一顿饭食,不可跳跃任何一季;身体在日积月累的三餐中得到营养,日子也在平凡的四季更迭中徐徐向前。万物皆有规律,学习也不可逆反规律。自己执着错误之法,还只是害己,若是有能力将错误推而广之,如教师、官员,那就是害人了。所以祸患无穷!况且当事人所认知的有用就是真有用吗?那还不一定吧!受限于他的教养、学识、阅历等条件,认知必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青年学子当慎行。
其二、大学是研究大学问的地方,它集文化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绝非当官发财的跳板;它秉承的是君子之学、大人之学;不仅只是教学子能就业,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子成人。连其名字“大学”都承载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深厚文化底蕴。其名字就已传达出大学教育是要帮助学子们弘扬心中的高贵,改造自身,最终从里到外地完成“至善”的完美境界。
蔡元培入职北大看到的是校园里有太多无心向学、只为做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而现在这种现象就少了吗?不少学生报考大学选专业只看热门不热门、毕业后工作只看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这条告诫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无论大学还是中学、小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孔子曾说“君子不器”,更多的人相信夫子传达的是,“君子”不单纯只是一个专业技术人才,他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他是整个社会的价值承担者和道义的担当者。所以《论语》中说“士不可不弘毅”,因为“任重而道远”。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精英。周恩来曾“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这就是一种担当。事实证明时代需要这样的精英,大众认可这样的精英。与之相较,当下很多人的错误作法,真是高下立判。格局小了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天壤之别。而大学就是培养这样人才的,这个教育就是致力于向社会输送此等精英人才的,也许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精英,但至少大众因此而知晓什么是好的,应朝哪个方向努力。这就是教育的价值吧!它不一定让大家都成功,但是它至少能让我们成人,如此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真是功德无量千秋万代之伟业啊!
所以现如若还是想着以学习、学校为跳板,只为自己谋利益,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小人”了,相信大家都是愿意进步的!那就从自己学习做起吧!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我们接着谈谈蔡元培先生的第二、第三条告诫。最后,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转发、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