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三岁了,九月份要开始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挑战才刚刚开始。不是对他的挑战,而是对我和妈妈的挑战。
上幼儿园之前的托班要不要上就是个问题,每个父母都觉得是需要上的。可究竟为什么要上托班,上托班的目的是什么,怎么上这个托班是要父母去想清楚的。
今天带儿子去早教机构上独立课,跟早教老师聊了一些关于让孩子独立上课的话题。老师有一些观点不甚赞同,例如老师说孩子独立上课有的必须经历分离的哭闹,家长必须狠下心来让孩子适应。老师说的没错,这也是多数孩子经历的过程,但是并不意味着这对于自己的孩子就是对的。老师觉得这样是对的,是因为教育机构需要快速让孩子融入她们的教学节奏,也需要让父母能快速见到成效。但是我觉得这是批量化的结果,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方式。
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自然是最了解的,我觉得儿子是一个特别慢热,内心敏感的孩子。我不需要他快速适应这种节奏,而是能以他自己的节奏去适应。我也不需要教育机构很快地让他融入,这对于他来说太快了。所以这一节课我就带着他坐在门外面透过玻璃看着里面的老师和小朋友上完一个多小时的课,虽然他还是不愿意自己进去上课,但是能明显感受到他在适应。
读过很多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发育学的书,也有一些自己的教育理念,可能像我这样的家长是老师最头疼的吧。老师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家长不听话,这样的家长不懂装懂。可如果每个家长都完全赞同老师的任何教学理念和方法,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也未必太无趣了。
有交流,有沟通,才能有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