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一件事像阅读一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作者对自己提出一个疑问,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为什么在四十几岁的时候才真正的了解阅读这件事情?
这是我们国内教育体制所致,本来应该在广泛阅读的中学时代,我们被各式各样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压的没有时间阅读其他书籍,而当我们用挤出来的一点时间想要读一些小说的时候,又会遭到老师和父母的打压,被他们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我思故我在”变成了“我考故我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会教我们如何处理“阅读”,只会教我们如何处理提升考试成绩的课本。对人生缺少了好奇与想象。等到上了大学,终于释放可以自己做主了,但是太宽松的大学生活,我们反而没有了方向,只会读一些小说杂志等消遣类的图书。甚至连我们的大学专业都是父母决定的。
而国外的教育和我们正好相反,他们在中学时代广泛阅读,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书,通过书籍认识这个世界,上了大学以后要先学两年的通识教育,到第三年才会开始分专业,还可以选修自己专业无关的喜欢的课程,到毕业的时候基本已经在自己的兴趣领域有了一定的知识。
因为我们缺失了思考,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往往是在工作以后,才会摸索自己的喜好和修养,渴望在阅读中找到答案,但此时发现我们根本不懂怎么有效的阅读,我们的阅读水平似乎只停留在小学阶段,比识字断句高级不了多少,从一大段文字中找中心思想都有点困难。再加上工作之外的时间有限,而我们想阅读的内容太多,导致缺乏归属感。然后我们又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如何阅读,应该阅读什么。
到这里已经可以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在四十几岁的时候才真正了解阅读。
《越读者》教我们做一个跨越界限的读者,这个界限是什么?
可能是考试教育锁定教科书与参考书所形成的;可能是对于“网路”与“书籍”一些既定印象及使用习惯所形成的;可能是从没有意识过这些界限的存在所形成的;可能是从没有想象过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跨越哪些现实与理想或梦想的鸿沟而形成的,限制了我们,没有跨进阅读的大门。
可能是中、大学长达十年时间阅读胃口的影响所形成的,使我们只会阅读消遣类的书籍,限制了我们的阅读内容。
可能是踏入社会后的现实压迫所形成的,导致我们找不到阅读的主线。
阅读永远开着一扇门,迟早都可以打开。
打开得早,如果能从学生时代就打开,不但可以少走许多冤枉路,并且能及早因为阅读找到你人生的方向。
然而,如果很晚才打开,也有很晚打开的好处。因为我们已经在黑暗中摸索甚久,知道自己急需什么内容,会格外珍惜,也体会得到这扇门对你的意义与价值。林语堂说:“读书的所得,靠读者的识见与阅历,同靠作者的识见与阅历一样的重要。”只有我们带着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实实在在碰到的问题和意见去向他们讨教,他们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如果我们只是聚集在他们权威的阴影之下,像温顺的羊群一样躺在树荫下,他们对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阅读永远为我们开着一扇窗户,一扇门。不论你是一个正在中学阶段,被填鸭填得凶的学生。还是一个进了大学不安于所去所从的大学生。还是一个走上社会,被后有知识的浪潮所追赶,前有自己工作生涯要开展的双重压迫所苦的社会人。
当我们无意间阅读了一本书,开启了我们对一个理想的接触,从此我们对人生有了不同得想象,期待和规划。因为人生有了梦想,为了往哪个目标前行,我们又对阅读有了不同得想象,期待及规划。
我们的父母为何想不明白阅读的重要性?
父母,看重的是我们在学校的考试成绩,把课本的重要性置于一切之上。他们和老师都忙于以考试为教育重点。即便是曾经自己经历学生年代的煎熬,对课本、补习、考试这些痛苦都明白的人,自己当了父母之后,仍然不懂阅读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自己就没体会过,教科书以外的多元阅读,到底可以给自己的人生什么有趣或有益的启发。自己没体会过的事情,怎么会想到可能发生在子女的身上?
一个理想的阅读过程是:
小学,建立充分的识字能力与自己阅读的基本能力;
中学,开始随意而广泛的阅读探索,然后由其中发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决定进大学攻读相关的科系;
进了大学,主修科系是建一条专门的阅读门径,选修及旁听则建立间接但相辅助的广博;
大学后教育,或走上社会后的自修教育,则沿着已经开好的途径继续往前开拓,还会随机遭遇一些意外的奇花异草,让自己左右逢源,另辟蹊径。
如此,不但路程越走越宽,在知识这座密林里可以通畅的路也越来越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