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史概论
艺术创作论(四)

艺术创作论(四)

作者: 赵黑白灰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22:32 被阅读0次

    第七章艺术创作的心理和思维

    第一节 形象思维

    一、形象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形式是多样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的、精神的掌握的。”马克思肯定了一种“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的把握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用形象思维把握世界的方式。

    德国美学家费肖尔谁:“思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形象,另一种是用概念和文词。”

    别林斯基说,所谓“形象思维”,就是“寓于形象的思维”,或者“用形象来思考”。普列汉诺夫把这视为美学的“第一个规律,也可以说是基本的规律”。

    其实,在思维中只有意象没有形象,所谓的“形象思维”或“在思维中的形象”中的“形象”就是“意象”。

    二、形象思维的特征。

    (一)、形象性。

    形象,是形象思维的对象和内容;形象,是形象思维的整个过程;形象,是形象思维的成果。

    离开形象就没有形象思维。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巴尔扎克就把思维中的形象看做真实的存在。

    (二)、想象性。

    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内容。形象是通过想象而形成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形象,也就没有形象思维。

    高尔基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想象,或者准确的说,就是创造性想象。他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可以说,想象——这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实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

    所谓想象,就是人脑以原有的记忆表象为基础,对表象材料进行选择、分解与重组,形成未曾知觉过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在创造艺术形象的作用表现在:

    首先,艺术家要设身处地的想象自己就是他所表现的对象。比如科学家用抽象的思维研究公羊,公羊是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艺术家用形象思维去体验公羊,感觉到我与公羊是同一的。

    其次,艺术家从眼前的平凡事物想象出杰出的人物形象。阿·托尔斯泰说:“艺术家的观察事物的触须所碰到的许多事物,看起来好像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支离破碎的东西。可是在不可抑制的冲动的一刹那之间,一个完整的过程就出现在他眼前:一个创作的思想;他观察过的所有的东西重新获得了重大的意义。”

    最后,想象能把客观事物的表象分解,然后综合,构筑出新的艺术形象。比如孙悟空是对人与猴的表象分解后的综合。其实,任何艺术形象都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象分解与综合的结晶,由此可见,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形象。

    (三)、情感性。

    形象思维之所以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就在于形象是形象思维的内容、过程和结果。艺术家对任何形象必然渗透进喜怒哀乐。

    科学家用抽象思维进行科学研究时是否有情感呢?答案是肯定的。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会“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但这里的“感情”,是科学家的,而不是进行科学研究所使用的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客观的、冷静的对客观必然性的探讨,决不允许以情感代替客观规律。

    形象思维使艺术家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总会渗透进自己的情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情感运动的过程。

    以上只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其他的还有如审美性、整体性、独特性等等。形象思维的每一个特征都要借助于各门艺术所特有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否则就不能完成形象思维的全部过程。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本质区别是:

    1、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具体的形象,形象的消失就是形象思维的终止;

      抽象思维虽然也从感性形象出发,但是一旦进入了理性的领域就抛弃了具体的形象。

    2、形象思维的成果是典型的艺术形象;

    抽象思维的成果是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

    3、形象思维的过程依靠想象、联想和情感;

      抽象思维的过程依靠逻辑推论。

    4、形象思维揭示事物的一般本质,但一般溶于个别之中,本质溶于现象之中;

      抽象思维虽然也要揭示事物的一般本质,但一旦揭示了本质,就抛弃了个别,抛弃了形象。

    5、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运用综合的方法使各个局部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

      抽象思维可以孤立地研究事物的某个局部,运用分析的方法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和规律。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联系:

    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抽象思维中有形象思维。如一个工程师面对图纸在头脑中出现的不仅是数字或材料,而且还有一座雄伟的建筑或美的桥梁。

    另一方面,在形象思维中有抽象思维。艺术家在运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时必然要用抽象的方法,舍弃掉对象无关紧要的细节突出它的本质特征。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相互转化的。艺术家体验生活时捕捉到生活中的具体形象,然后用抽象思维提炼主题,待主题产生之后又重新安排,塑造突出主题的形象。艺术作品与典型形象的完成需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反复转化,这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3、在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是主要的、基本的,抽象思维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抽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是: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艺术作品的主题需要抽象思维去提炼。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必要补充,艺术作品发表哲理性的言论离不开抽象思维。抽象思维融于形象思维之中,哲理议论是人物形象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于形象之外的抽象说教。

    总之,在艺术创作中,否认形象思维的作用,甚至根本否认形象思维的存在,是错误的。否认抽象思维的存在,把艺术创作完全归之于直觉或无意识,也是不正确的。

    第二节 灵感

    一、灵感及其特征。

    所谓灵感,就是人们在艺术构思的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

    灵感的特征是:

    (一)、突然性。

        灵感的产生是无法预期的。艺术家创作的实践证实了灵感是不期而遇突然产生的。正如汤显祖说的:“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知,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

    (二)、短暂性。

        别林斯基说:“两个人可能在一件指定的工作上面不谋而合,但是在创作上绝不可能如此,因为如果一个灵感不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两次,那么,同一个灵感更不会在两个人身上发生,这边是创作世界为什么这样无边无际、永不穷竭的缘故。”

        由于短暂性,艺术家总是要千方百计抓住倏忽即逝的灵感。

    (三)、亢奋性。

    灵感的出现是不平静的、理智的,而是高度兴奋的心理,表现为热情奔放、情绪高涨、情感激越,甚至手舞足蹈、迷离恍惚。

    (四)、突破性。

        当灵感出现时,艺术家情绪亢奋,想象活跃,头脑中各种表象迅速分解组合,因而,长期冥思苦想而不可得的形象瞬间以鲜明生动的意象站在自己面前,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和创造。

    灵感还有一些特征:综合性、自发性、跳跃性、模糊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

    二、灵感产生的过程。

    (一)、提出问题,明确方向。

    灵感虽然是突如其来的,但必须有长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作为产生它的基础。没有长期的积累就没有灵感。

    黑格尔说:“要煽起真正的灵感,面前就应该先有一种明确的内容,……唯一重要的要求是:艺术家应该从外来材料中抓到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并且使对象在他心里变成有生命的东西。”

    (二)、锲而不舍,执着追求。

    灵感并不为少数天才所独有,凡是有生活积累、知识储备的人都具有产生灵感的可能,关键是能不能有持之以恒的艺术追求。灵感是赐予有准备的头脑的礼物。

    敏于观察,是心理运动的基础。勤于思索,是心理运动的动力。灵感,是心理运动的飞跃。

    (三)、机缘启发,偶然顿悟。

        有了长期积累和执著追求,灵感的获得是必然的,但何时获得,由何种机缘获得,是偶然的。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可理解为长期积累、执着追求、偶然得之的灵感产生过程。

        综上所述,灵感是短暂的,但却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灵感是突然的,但却有深厚的客观基础;灵感是亢奋的,但却是冷静的执著追求的产物;灵感是偶然的,但都是客观必然性的表现。

    第三节 无意识

    无意识最早由笛卡尔提出,以后英国神学家柯德俄斯,法国卢梭,德国叔本华、尼采都从不同的侧面做了探索,奥地利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的理论大大完善化了。

    弗洛伊德生活在战乱年代,他尖锐地提出问题:既然人是有意识的、有理性的动物,为什么人会干出这些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的事情呢?于是他提出,在意识背后隐藏着更深刻的东西,这就是无意识;在理性下面还存在着更广大的领域,那就是非理性。无意识和非理性才是人们一切行动的最后的、最深刻的根源。

    一、意识与无意识。

        弗洛伊德从总体上把人的心理分为两个层次:意识和无意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意识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自觉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犹如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而隐藏在水下的一大部分是无意识。无意识是意识的基础。

    证明无意识地存在主要有两方面:

    过失。包括口误、笔误、遗忘、误置和动作错误。哲学家说,人做什么事都是有意识的,那么忘记的意识是什么呢?这确实很难回答。本来不愿意忘记,谁知道为什么会忘记呢?更加难解的是本来已遗忘的事情忽然又回到脑海中再次被记忆起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弗洛伊德给出了一个答案:遗忘是无意识。无意识是遗忘最深刻的根源。我们无法在意识中找到遗忘的原因,但是,在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不清楚的无意识中却可以找到遗忘的原因。

    弗洛伊德说:“任何一个遗忘都有动机可寻,而这个动机通常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人在无意识中存在着自己不愿承认但又没有消失的原始贪欲,虽经文明与训练的长期压抑,往往不能完全消失。

    。梦是无意识地体现。在白天,人们受到了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等等强大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压力,无意识不能通过意识来加以表现。在黑夜,人们暂时摆脱了这些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无意识便溜到意识中通过梦境表现出来。梦是愿望之达成。这是弗洛伊德对梦的本质说明,也是他给梦下的定义。

    但是如果梦是愿望之达成,那么梦应该是愉快的,但统计有近60%的梦是痛苦不堪的,只有28.5%是愉快的。弗洛伊德说,梦像谜语,有它的显意和隐意。有的梦显意就是愿望之达成,有的梦显意似乎愿望没有达成,但梦的隐意却是愿望之达成,也就是说,这类梦的愿望是以伪装的形式出现的。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根本内容是性欲。性的冲动是人们最难以坦率表达出来的,因而在梦中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

    二、无意识与艺术创作。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无意识、性欲,意识的内容也是无意识、性欲,所以他说,艺术是白日梦。艺术和梦都是表现性欲的,梦是黑夜的,而艺术是白日的。

    性欲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父母与子女的爱即令在完善的形式中也残留着性爱的成分。“恋父忌母”“恋母忌父”是人类普遍的原始倾向,是性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弗洛伊德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对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建立在儿童性本能的基础上。但是今天科学尚未证实儿童有性欲,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有问题。

    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毫无作用,甚至认为无意识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泥坑。苏联出版的一本《马列主义美学》说:“不可想象,仅凭无意识的情感和情绪就能把艺术创造出来……艺术家得到的主观意象是由艺术家的意识支配的。”

    也有人认为艺术就是无意识的创造,他们说:“一切艺术家都是精神病患者”,“艺术创造犹如梦境”,“只有性欲才是人心理生活中永恒不断的心理内容”,“艺术是性的符号”。这种观点最著名的代表是超现实主义。

    布莱顿给超现实主义的解释是:“纯精神的无意识活动”,它“不受理型的任何限制,没有任何审美上和道德上的偏见”,它“建筑在对于梦幻的无限力量的信仰上”。

    代表人物达利主张运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去表现“不受有意识的理性控制的潜意识的形象”,如《醒前一瞬间绕着一个石榴飞舞的野蜂引起的梦》。这幅作品说明,仅仅表达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艺术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是优秀的艺术作品。

        因此我们认为,要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否认艺术中无意识的作用是错误的,把无意识视为艺术创作唯一源泉也是错误的,无意识在优秀艺术作品中的创作中起着必要的、辅助的作用。

        首先,梦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

    其次,醉酒在艺术创作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醉酒时意识被抑制,无意识加强,进入了最佳的创作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创作论(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sb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