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树沟

作者: 陈晨雪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11:55 被阅读0次

                                “姜子树沟”

                                    陈晨雪

            双休日我去“姜子树沟”了。。。。。。给人兴奋的讲,可人家都没有听说过。因为没有叫“姜子树沟”的地方。但去过我称它为“姜子树沟”的人千千万万。这个地方休闲的山里人称银树沟,却因万亩杜鹃花闻名网络。我是从朋友传播的微信中获知:去西峡二郞坪银树沟看万亩杜鹃花开。随即约了几家朋友就去了。

    当地人不知道为什么给这个地方起名银树沟。要是按规模来讲,一沟的银杏树也不算少,但和万亩杜鹃相比显而易见应该叫杜鹃山更名符其实。如果按生命的长度来说,生长在沟里最久远的一棵银杏“树王”是唐朝时期,距今三千五百年树龄,叫银树沟也说得过去。可你知道吗?在山中还有一种“姜子树”,它任性的生长在少土的悬崖峭壁、生长在少土的山仞之上,耐寒冷、耐干旱,越是寒冷和干旱越是茂盛,且树龄都在万年之上,没有人能确切考究出它们的树龄,只有称誉万年青。象这样品格如此坚强、阅世态如此之久远的物种,看客你说,叫“姜子树沟”是不是更让人心服?可它偏叫什么银树沟,让我郁闷到今天想借文字宣泄一下。

    噢,我知道为什么叫银树沟了,是人们的偏见,是先入为主的偏见。过二郞坪镇进入栗坪村,首先映入眼睑的就是一沟的参天银杏树。一看树上的牌子动辄二千多年,最长者是三千五百年,所以人们就称之为银树沟了。就这么简单,没有人去研究此山深处艳丽多姿、遍布万亩山林的杜鹃花;没有人去考察位于陡崖之上有着万年阅历、记载着二郞坪千世百劫姜子树这个活化石符号之坚韧,就这么任性的称为银树沟了。是对姜子树深厚历史文化符号的恣意擦抺;是对自然装扮着极致美丽的杜鹃花的视而不见。也是的,歌手红的发紫而谱曲填词的不知是何人;高楼大厦平地起,弄镐抡斧的不见经传,剪彩念稿子的镜头频频闪现。真是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哲学思辨,说过千遍读过万遍,也不如先入为主的偏见啊。

    罢!罢!罢!一名字而已。何必为银树沟,姜子树沟,杜鹃山而烦心。随着历史的穿越,深厚而坚韧的终归会留下,规模美丽也终究会照亮世人的眼睛。不愁,不忧,品质、文化、美丽必将永留。

    该叫“银树沟”还是“姜子树沟”  双休日过后,兴奋地给人讲,我双休日去“姜子树沟”了,听者皆纳闷,因为没听说过有叫“姜子树沟”的地方。其实,“姜子树沟”是我这样称呼,但若换作他的本名“银树沟”,和者就多了去了。我去这个地方,是从朋友转发的微信中获知:西峡县二郞坪银树沟万亩杜鹃花开正艳,几家朋友相约,奔着“万亩杜鹃花”去的。  赏玩美景的过程中,一个疑问突然冒出:当地人为什么给这个地方起名银树沟?要是按规模来讲,一沟的银杏树也不算少,但和万亩杜鹃相比显而易见应该叫杜鹃山更名符其实。如果按生命的长度来说,生长在沟里最久远的一棵银杏“树王”是唐朝时期的长老,距今三千五百年树龄,叫银树沟也说得过去。可你知道吗?在山中还有一种“姜子树”,它任性的生长在土壤稀薄贫瘠、壁立千仞的悬崖峭壁之上,耐寒冷、耐干旱,越是寒冷和干旱越是茂盛,且据说树龄都在万年之上,没有人能确切考究出它们的树龄,只有称誉万年青。象这样生命如此坚韧、品格如此坚强、阅尽人间历史、经历万千时事考验的物种,在此地命名中该不该有只言片语之位?看客你说,如果叫“姜子树沟”是不是更让人心服?可它偏叫什么“银树沟”,我实在有些不平,让我郁闷到今天,忍不住想借文字宣泄一下。    思考再三,我知道为什么叫银树沟了,是人们的偏见,是先入为主的偏见。过二郞坪镇进入栗坪村,首先映入眼睑的就是一沟的参天银杏树。一看树上的牌子动辄二千多年,最长者是三千五百年,所以人们就称之为银树沟了。就这么简单,没有人去研究此山深处艳丽多姿、遍布万亩山林的杜鹃花;没有人去考察位于陡崖之上有着万年阅历、记载着二郞坪千世百劫姜子树这个活化石符号之坚韧,就这么任性的称为银树沟了。是对姜子树深厚历史文化符号的恣意擦抺;是对自然装扮着极致美丽的杜鹃花的视而不见。也是的,歌手红得发紫而谱曲填词的不知是何人;高楼大厦平地起,弄镐抡斧的不见经传,而剪彩念稿子的镜头频频闪现。真是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哲学思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这些科学的工作方法,说过千遍读过万遍,也不如先入为主的偏见啊。    罢!罢!罢!一名字而已。何必为银树沟、姜子树沟还是杜鹃山而烦心呢。随着历史的穿越,深厚而坚韧的终归会留下,规模美丽也终究会照亮世人的眼睛。不愁,不忧,品质、文化、美丽必将永留。    自我不忿至此是结束了。几年后的今天,与好友建朝旧话重提时,建朝提醒:银杏树是活化石啊,怎么不是穿越历史的符号。事后在网上一通乱翻,天啊!本人真是孤陋寡闻,原来银杏树于3.45亿年前的石炭记已经存在,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也被称为植物界的“熊猫”,是第四次冰川期唯一孑留下的物种。乾隆也在《银杏王》诗里这样写到:“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世外沧桑,言外之意没有人类之前就已经阅尽沧桑了(我注释的);“开山大定记依稀”,也就是说,似乎有山就有银杏树了(网上不是这样解释)。鉴于此,我的牢骚发错了,“纳闷”豁然了。原来是我委屈了“银杏沟”之名。作为延续最久物种当然可以作为历史符合的见证,当之无愧。不过据记载,上千年的银杏树已是不多,上万年的银杏树还没有发现。所以就树龄而言,我发发牢骚也不为过。银杏树作为延续树种,依稀间接的见证了3.45亿年的沧桑,用其名命名为“银树沟”再恰当不过了。我为上万年树龄亲自目睹历史演变的“姜子树”报不平,也情有可原!请谅解谅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姜子树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sd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