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75后的黄毛丫头,在实践与自我反思中提升生命的质量

一个75后的黄毛丫头,在实践与自我反思中提升生命的质量

作者: 纯粹记录 | 来源:发表于2020-09-24 21:54 被阅读0次

    “实践出真知”,小时候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倒是能背得滚瓜烂熟。

    “一遍功夫一遍巧,十遍功夫好得不得了”,小学老师的一句口头禅,竟然影响了我人生半辈子。

                      01
        践行勤奋,我改写了命运

    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身材矮小,身单力薄,根本不是块种田的料,可是他却凭着常人不可及的勤劳,年年把田地种得精彩纷呈,堪称标杆级别。

    靠着人勤地不懒,在那个普遍饥荒的80年代,我们家往往会成为令邻居们羡慕和眼红的“万斤户”,在别的家庭普遍借粮过日子的艰难里,我家竟然年年有余粮。

    记忆中的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父亲的身影总是忙碌的。

    一开春,他忙于搞积肥,顺便叫上我当帮手;

    夏季里,他忙于田间管理,早上刚过六点,他已经锄地“一地深子”。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了追赶父亲,我学会了锄地换势;

    每到收麦季节,我家总是第一个颗粒归仓户,第一家垛好垛。摊场、翻场、起场、握叉子的技能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练就的;

    就连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田间地头,也总能找到父亲施肥捉虫的背影。

    父亲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长篇大论式的说教,却用他的行动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我,影响到我的兄弟姐妹们。

    渐渐地,我能像个小大人一样为牲口割草、铡草、换马槽;

    我也能学着父母的模样,在七八岁的年纪,和姐姐一起,一下午割完两亩田地的麦子;

    我还能在小学五年级就尝试在周末浆洗一家人的衣服;

    我还能坚持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连忙起灶烧火做饭,等候从田间地头归来的父母双亲,为他们打上洗脸水,摆好桌椅、饭菜。

    贫困中长大的孩子只能靠勤奋改写对命运的倔强。

    因为,我始终坚信勤能补拙。

    于是,每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总能见证我第一个走进教室,开始早读;

    每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总能见证我最后一个吹灭蜡烛,上床休息;

    每一个嘈杂的教室瞬间,总能见证我独坐教室一隅,奋笔疾书,攻下一道又一道难题。

    不懈的勤奋带来开挂的学生时代,我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我顺利跳出农门,我端上了铁饭碗,我做了一枚小小的农村教师。

    这或许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但在我,却是一个世代为农的孩子全部的精彩和骄傲。

    这个创举使我免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免遭农闲南下打工,农忙回家劳作的母子分离之痛;免遭孩子被留守的孤独之痛。

    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

    同时,我也坚信,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在漫长的工作岗位上,我始终践行“勤劳为先,态度至上”的座右铭,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更改。

    人生之路,靠自己一步步走来,因勤奋踏实作底,倒也从从容容、安安稳稳,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状态?

                    02
      践行上进,我活出了精彩

    2012年,二宝出生,因为妊高症早产,我差点性命不保。惊险之余,36岁再次做母亲的我,在感慨上天眷顾,欣喜儿女双全,凑成生命中的“好”字的同时,望着孩子粉嘟嘟嫩乎乎的小脸蛋儿,和咿咿呀呀逐渐喊清楚妈妈这两个字时,我的心要化了,我逐渐萌生了要为孩子做点什么,要有所改变的想法。

    抛掉过去,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一定不会比过去差。
    人生只有出走的美丽,而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我开始精进业务,努力提升授课水平。

    备课磨课的过程,辛苦而彷徨,焦虑而懊悔。

    懊悔第一个15年的工作期,没有精进的思维,错失人生提升的绝佳时期;

    懊悔圈子的狭隘,仅仅安逸于自己一方小小的天地里,与麻将为友,与QQ为伴,潇洒了自己,却苦了父母孩子。

    每个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

    为了让第二个15年工作期不再留有遗憾,我开启全新的学习、工作模式。

    2013年,我通过人才引进,从农村来到城市,来到一个崭新的工作岗位,仿佛井底之蛙跳出了井口,我看到了更加宽广的世界。

    在这个崭新的世界里,业务不精,没关系,可以学;

    先进教学设备不会使,没关系,可以学。

    更神奇的是,这儿申报优质课,需要先报校级pk,这儿外出学习需要排队等候,这完全颠覆我的认知,这在我先前的岗位上是不可思议的。

    还好,我搭上了末班车。

    为着打磨一节优质课,我多次收听专家视频,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为着做好省级课题,哄睡二宝后,我开启深夜工作模式;

    为着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我自费学习焦点理论。

    没有人可以做我的双拐,我必须学会独自闯荡,而且是负重前行。

    左手沉甸甸的父母双亲,右手嗷嗷待哺的儿女,不再年轻的身板,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却也踉踉跄跄地走了下来。

    走的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快得多。

    如今在新的岗位,我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孩子也随之改变了接受教育的环境,接触到不一样的人和物,真是感谢曾经那么上进的自己。

    细细思量,这七、八年来正是践行了上进,才使得人生丰富了阅历,活得更加精彩。

                              03
    践行反思,我精进生命的质量

    人生在世,总是有些空城旧事,年华未央;总是有些季节,一季花凉,满地忧伤。

    儿时记忆中的农忙时节,父亲的早饭总是赶到上午11点、接近中午才能吃上,因为彼时,他刚从湖边(宿鸭湖)种地归来。

    他那因为消瘦而凸起的青筋伴随嚼饭的节奏忽高忽低;

    他那因为消瘦而愈发打眼的皱纹伴随嚼饭的节奏伸展开,聚拢来;

    他那因为消瘦显得尤其大的眼睛,布满了红红的血丝,却透过窗外死死盯着摇摆的树叶,一动也不动,出神地、呆呆地望着。

    我曾疑惑有什么精彩的画面,父亲才被吸引,便顺着他的眼光探去,只是一片树叶而已,并无他!

    后来啊,长大后,我逐渐明白,这是父亲难得的思考时刻!被生活碾压得不堪重负的父亲只能趁着嚼饭的间隙认真思考:

    这茬麦子种下去又得多少种子化肥;

    几个孩子的学费需要预留多少;

    三姑娘的上衣袖口已经破了几个洞了,实在该添新衣服了;

    老二成绩也不错,闹嚷着要辍学回家帮忙干农活,这可会害苦孩子一辈子的……

    每每这个时刻,我都会默默无闻地给他添饭,多加几粒咸蒜瓣来丰富他的早餐,多盛一碗稀粥让他多一些时间得到暂时的修整。

    父亲年轻时的模样我完全没有印象,唯独这个画面成为我久远的、永恒的记忆。

    也就是这个时刻,这个画面,不知从何时起,深深地,深深地,深深地复制粘贴到我的身上,我学会了父亲式的思考!

    学生时代,每次公布成绩了,我会用那么一点时间保持沉默,眼睛紧盯窗外的一片绿叶,把名次高于我的同学名单全部记录下来,并一遍又一遍问自己,为何不能超越,难道不是同一间教室?不是同一个老师?

    就这样,我学会了一路追赶。

    成年后,如何踏实工作,诚实做人,透过那扇窗,这个问题被我咀嚼了一遍又一遍,从那片树叶里,我仿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就这样,我用心工作,用心生活,日子安安稳稳,踏踏实实。

    逆境时,透过那扇窗,我学会了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了如何接受当下;

    顺境时,透过那扇窗,我告诫自己,一定要高调行事,低调做人。

    如今,四十有余。邂逅写作,邂逅三六五平台,接触到更加优秀、更加奋进的团队,我思考的窗口继而投向更为广袤、更为宽阔的天地。

    每日三省吾身!

    如何做到向内扎根,如何做到向上生长;

    如何做到提高工效,如何做到统筹安排;

    我们没有办法增加生命的长度,唯有想办法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而有意义。

    于是,在忙碌的同时:

    无论心情怎样,我从不让自己颓废。每天从头到脚都干净得体,无论化不化妆都活得精致从容,并时刻保持微笑;
    努力用善良感知社会的美好,用坦荡感受生活的喜悦,用成功感悟生命的壮观;
    我始终坚信,比别人多一点努力,多一点志气,多一份坚持,多一份执着,就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写在最后

    路漫漫其修远兮,生活在不断持续,思考也在不断迭代。

    往事俱如烟,学会善待未来的每一天。

    我们流浪半生,不外乎是为了成就自己。

    成就自己的一个显著标准就是:

    提升生命的质量,努力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peter老师说:所谓格局,就是做更大的事儿,见更优秀的人,经历更大的磨难。

    我想,尽管不惑之年,我也已枕戈待旦、整装待发,亲爱的,一起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75后的黄毛丫头,在实践与自我反思中提升生命的质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si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