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事都有两面性
1、生活中偶尔会有主观误区,忽略事物或选择的利弊两面,当成单一片面;
2、如果未能综合考量利弊,只盯着好或差的一面,会导致后面的选择偏差事实;
3、有意思的是,这种主观误区,特别容易在“主角光环”灯下看,看不到缺点,情人眼里出西施……
4、下一步行动:
(1)保持理性看待,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应做全面评估;
(2)警醒误被主角光环干扰,喜爱、崇拜、欲望,这些都容易成为阻挡,导致只看到一面;
(3)风险与收益也是两面性,应留意较长周期内的盈亏,避免只盯住短期利弊得失;
【二】整理PC主机的复盘
1、有出行要求,要更换小型机箱,因很久没清理,虽能用但积灰颇多;
2、本是轻车熟路,极为简单的事情,但因条件苛刻,导致意外增多;
3、之前只考虑性能,所以配置都是大厚重,疏忽了便携性。对此复盘整理,供之后参考;
4、下一步行动:
(1)性能不打折又相对能携带出行,PC主机应选择MATX主板,走MATX机箱方案,不宜配超过30CM的显卡,可折中ATX电源;
(2)考虑出行安检和颠簸,选择风冷散热器,并要注意配合机箱高度,最好大而矮;
(3)旧主机长期未拆过CPU散热器,应先烤机15分钟,融化硅脂再进行;
(4)为携带要选支架轻便小巧,面板轻薄的显示器,或厚重显示器也可。但一定要保存原包装,方便顺丰邮寄;
(5)备用:独显性能笔记本+邮寄显示器方案,参考独显性能本跑分情况决择,但因有长期固定点需求,仍是PC主机较优;
【三】走过决策森林
1、在面对复杂和数量很多的决策时,因为用脑力度持续,会较快速的消耗脑力、意志力;
2、此情形下很容易出现决策疲劳,表现为随意选择,情绪耐心较低;
3、我把这些需要面对的众多决策,定义为“决策森林”。在决策森林面前,随时都需要我们考量和选择,大小事物很容易把淹没理性;
4、拆解下来,实际面对的困难有两点:其一是不知道森林的大小,也不确定方向,极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其二是我们同时担任战略司令、战队指挥、战斗小兵三种身份,决策操作执行反馈都一人包办;
5、下一步行动:
(1)意识到面对决策森林时,先大概确定森林界限,明确自己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圈;
(2)区分身份工作,以战略司令的身份指定大局的方向和重点,在细则问题时以战队指挥的身份做选择,最后才是以战斗小兵的身份执行;
(3)要尽快减少决策森林的面积,不重要的部分应尽快确立,并及时剔除森林;
(4)战略司令层面,不要过度纠结局部盈亏胜负,只明确进攻方向和整体意图。在战队指挥时,比对细节层面进行区分。一定要分开两者身份进行,要记住当前自身位置;
(5)作为战略司令时,局部任务应把部属当成战队指挥,交由他们自行完成,不要把混淆成战斗小兵;
(6)担当战队指挥时,把部属当成战斗小兵,布置执行任务但也不应频繁微操;
【四】需求产生的推动力
1、已经多次发现,因需求的推进,导致迫不得已的升级和突破;
2、类似的经历,表明有像欲望一样的因素,它们决定我们“改变”成想要的样子;
3、但应分清欲望和目标,想要和需要,哪个更值得投入,所以最终让自己满足的,仍会是欲望和目标这些层面;
4、下一步行动:
(1)既然需求会产生推动力,会让技术变革,不妨刻意引导需求,得到我们需要的动力;
(2)这仍是“信念、行为、成果”公式的范围,当信念模糊时,可以把需求代入其中思考;
(3)反向利用,如想要改变某些不利行为,可以从源头减少需求性和欲望心理,这将直接减少了推动力;
【五】普通人的学习与创新
1、在学习的过程,有一部分效率低是自己造成的,因为会在学习前期思考过多;
2、这部分思考是不停地学与不停地辩证,甚至是推陈出新,导致最终学得不精,创新也没好基础;
3、放弃了这种学习前期的辩证思考,就做个普通的学习者,前期的学习应该是“学习继承”,只待未来能达到同样高度才再尝试创新和超越;
4、下一步行动:
(1)学习最开始的任务,要明确是否需要学习当前的知识,一旦确定则应按部就班进行,不能三心二意;
(2)初期的学习,做好模仿和清零式的吸收,把那些自己的开发和创新记录下来,仅此而已,不得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干扰自己;
(3)只有“虚心”的学习完成后,并达到真为已用的程度,再从此基础进行辩证思考,顺序千万别提前;
(4)普通人既然选择学习,一般不容易从前人基础上再创新。要先放弃“革命迭代”的想法保障正常学习,掌握到一定深度,自然会适合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