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鹿原-读书笔记

白鹿原-读书笔记

作者: 求知的大鲨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7-16 16:46 被阅读0次

最早在高中时接触到《白鹿原》,那时候是禁书,被我们和老师当做色情小说对待,尽管书到妙处都以空白小框代替。以前只看白嘉轩娶老婆入洞房那一段,到这时基本书就会被老师发现没收,伴随而来的是老师的惩罚,就像白孝文3兄弟到白兴儿的配种场偷看牛配种一样受到先生的惩罚。

那时对这本书没有完整看过,更没有整体印象。趁着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完整仔细的阅读了一遍。合上书本,只觉胸口沉甸,喜怒哀乐五味杂陈外加种种好奇疑虑。

《白鹿原》场面恢弘,以白鹿原上白鹿两家的兴衰变迁为轴,展现中国近代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一个民族的秘史。作者通过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以最真实的语言和字眼,揭开了民风淳厚、品德高尚构建的剧幕之后的真实社会和历史。书本内容思想厚重,读罢收获感受颇多,理了理思路,从几个角度尝试谈谈我对本书的认知。

一、家族传承角度

白鹿两家源于一家两兄弟,为了占尽白鹿(神鹿)的吉祥福分,商定老大那一支姓白,担任族长,老二这一系姓鹿,白鹿两姓合祭一个祠堂。虽同出一门,但从家族传承的角度,白鹿两家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路线。

白家因败家子中途没落,从拨锅倒灶落魄至要饭做工,到重新发家,靠的是木匣子、金不换(褴褛衣裳)和所念不多的书。白家强调,一是要念书;二是要坚持做活、勤勤恳恳;三是少说多做,要懂得熬性子;四是以德待人、育人。此家规类似于圣人之言的“耕读传家”,虽不会“一夜暴富”,但也不会在天灾人祸之时遭受灭顶之灾。“白家传人若想安乐小康的生活代代相传,薪火不绝,唯有以耕读传家才行。今人若能通晓此理,则福及子孙,可喜可贺”。作为白嘉轩的族长话语很少,干活很勤恳扎实,念过书也强调对子女的读书教育,但没想过子女念书是为了考取功名,而是到了一定年龄需要开始耕地做活持家传家,通过进山背粮食让年轻人知道生活的艰辛、粮食的珍贵,通过赶驴磨麦子打磨年轻人的浮躁、磨性子,认同并执行“乡约”。

鹿家中道没落至用马勺要饭,进城依靠勤劳、忍辱负重(挨骂、挨打、被鸡奸,不是一次两次,是持续几年)和强大的报复心,学到烹饪绝技,闯出名堂,荣归故里,创下了勺勺客这一行当。重整家业后,立下家规,一要读书,中举人中进士要到祖坟放铳,告慰先人,遗憾的是一直没能放铳;二要坚持勤劳、忍辱负重、强大的报复心。鹿子霖捡回来一个长工,长工对他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甚至虚言马屁时,鹿子霖浑身难受却找不到原因,后来要求长工打骂他、并尿到他脸上时,鹿子霖不是愤怒,而是感到内心的、源自祖宗的那种豪情和舒爽。从鹿家的家规可以看出,鹿家从来没考虑过做好人、规矩人,只想做达人,在鹿子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有本事,官瘾比烟瘾大,家大业大,私生子可以凑好几桌,却几乎没做过什么正派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鹿家根本不会是白家的对手,哪怕鹿家把白家的宅子、田地都买过来,也不会是白家的对手。

白家家规家风的初心定位是,读书养性是以德立身的方法途径,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稳传承,缓慢做大。鹿家家规家风的初心定位是,读书忍耐是发家大业的工具,至于手段方式不限制,始终与德无关。从家风家规中,从长远看,基本能看出白家稳压鹿家,但鹿家很有可能风头一时压过白家。《白鹿原》中,先是白家压着鹿家,后来鹿家一时压过白家,最终白家稳压鹿家,根本原因在于家规家风。

白鹿子女的名字亦能窥出家风家规的不同风格。白家,文、武、义、孝,无不体现百善孝为先,能文善武,义字当先。鹿家,鹏乃飞黄腾达,海则富有四方,兆更是给数量加上了等级。作为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的名字是谦,不仅要低调、低眉顺眼、逆来顺受,还要加上兆这个数量等级。

颇有意味的是,白孝文因为白嘉轩的沉默寡言和过于循规蹈矩,内心充满叛逆,黑娃亦是如此。后来白孝文背道而驰,成为另类,轻易被田小娥拉小水,变卖田产抽大烟、饿死媳妇、要饭等死,到革命成功时设计杀死黑娃,攫取胜利果实,虽终究人模人样,但我始终鄙夷此人。白孝武是白嘉轩的翻版,这也看出,家族的传承不仅需要家风家规,更需要人,大号练废了,还可以练小号。因为是翻版,白孝武的戏份在书中很少。白孝义这个角色的安排,是对白嘉轩时代背景下道德和行为中缺点的嘲笑和讽刺,被白嘉轩夫妇和自己的媳妇设计,自己媳妇和鹿三的二儿子兔娃生了娃,续了烟火,活脱脱的棒槌。

白灵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白鹿原》中,女性地位很低,干活生孩子伺候丈夫,就像窗户上的纸,坏了随时可以揭下来扔掉换新的。白灵的出现,女性的地位明显得到提高,思想、作用亦是如此。白灵接受了新的教育,性情活泼,不受封建思想的约束,做事情缺乏全面考虑而更注重自我信仰,虽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却是人见人爱。之所以得到喜爱,或许也是代表着众人心中连自己都不觉察的那份亟待地位提升的欲望,白灵则是这种欲望的寄托和承载体。

鹿子霖对子女的教育书中几乎没提,主要依托私塾和新教育,这也使得2个儿子摆脱了鹿子霖的家风家规,一个成了意志坚定、沉稳睿智的革命先烈,一个是顶天立地的热血男儿。都为了新社会投入一生的精力,没有掺和无意义的白鹿两家之争。书中白鹿两家之争,其实是鹿子霖与白家一家子的对抗,从这个层面来说,鹿家肯定也斗不过白家。

小小总结下,家族传承的几个要素,一是要有一个定乾坤的人物,对后代有极具崇拜性的威望和信仰;二是此人要有长远眼光和自律,制定符合长远眼光的家风家规,加以执行;三是要有后人,家族中没人什么都没了,独生子女政策就是逆道而行,这两年逐渐放开了二胎政策后,才稍微好点。

二、从做人的角度

白嘉轩老成持家,行得正腰板直,沉默寡言,循规蹈矩,以德服人,做人有原则有底线。主持修乡约,执行乡约公正不含糊;待鹿三如家人,交代后人要像孝敬自己一样孝敬鹿三;被黑娃撞断了腰,仍然想法救黑娃。说过很多圣人式的哲理之言,并一生真心实意实行。这些使得他腰杆很直很硬,在家人、族人面前威信很高,几近完人。但封建思想中的知天理、灭人性的冷血特性在他身上很鲜明。死活不管不救白孝文,导致白孝文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深渊,白孝文媳妇饿死,白嘉轩要负相当责任。田小娥的死,其实也和他有一定关系。白嘉轩要求大家学乡约、履行乡约,但对别家的实际困难,漠视没有过帮助,也没有过义举,相当冷血。当然了,对自己的儿子儿媳都这么冷血,何况他人呢。田小娥的堕落很大一部分是生活所迫,弱势求生,如果有人真心实意的拉一把,就不会有这么多事情了,黑娃曾经是救命稻草和意中情郎,但世事弄人,黑娃被迫流浪他乡,留下田小娥孤家寡人一个。面对田小娥这类事情,是管理学中要极其警惕预防的事情,不要等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跳出来哭爹骂娘,做卫道士,组织的关怀是最开始,给田小娥一条活路,就不会有后面这么多事,看看《我不是潘金莲》。从这个方面讲,白嘉轩就是不作为、却尽是吆喝的族长。最后白嘉轩将田小娥挫骨扬灰,造塔镇压,上书“永不翻身”,人性中善的泯灭可见一斑。

《白鹿原》大部分内容中没有系统披露鹿子霖的做人原则和底线,以至于我开始时认为他没有底线和原则,纯属墙头草,利字当先。乱搞男女关系,原上的老相好一堆,光私生子就能凑好几桌,大言不惭地接受私生子们的道贺。连自己的儿媳妇都不放过。田小娥的悲剧,他负有主要责任。可谓一生造孽太多,却因家大业大而无人敢于非议,间接地把民众的舌头引向了弱势的田小娥。

书中的朱先生几乎是个圣人,做人有原则和底线,坚持晨读圣人之书,可孤身退敌,亦能精准预知未来,保守顽固与开明纳新并重,接纳黑娃称为关门弟子,谓之一个真正读圣人之书修身养性之人。临死前抱着媳妇喊妈妈的返璞归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圣人的人的一面,潸然不觉泪下,感叹世上少了一个圣人。

冷先生真的就像名字一样冷,冷先生的优点是公正、善良,行医救人。在他身上感到最可怕的两件事,一是逼死女儿,其实最开始坚持要对方休掉女儿就没有这事了,可是为了长一辈的面子,没能坚持下来,后来给自己的女儿下了哑药,推动了亲生女儿走向死亡。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下,女儿并不是一个很亲的家庭成员,田小娥的父亲为了名声,巴不得以将她扫地出门。第二件事是棒槌会,难以想象封建礼教下的大家,会把棒槌会看的这么风轻云淡,同时又把贞洁名声看得重入性命,一切源于腐朽的礼教和沉重的私欲。也许无后为不孝之首吧。

三、革命角度

白鹿原是一个相对独立又封闭的家族式社会,与朝廷或政府的关系,仅限于按照天地人字号等级缴纳土地赋税。所以忠君爱国、民族使命这样的思想几乎不存在于白鹿原,祠堂才是他们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在白鹿原只有家,没有国,所以唇亡齿寒、国之大事、民族大义的立意前提在白鹿原根本就不存在,而抛开这些前提,革命在家族利益面前就显得很可笑了,这也是白灵、鹿兆鹏成为争议人物,甚至被很多读者嘲笑的根本所在。

第二个争议是白孝文杀死了黑娃,攫取了革命成果;第三个是始终为革命奉献的白灵在肃反中被坑杀;第四个是革命先烈鹿兆鹏生死未卜、结局未知。也许,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4个争议或冲突,反映祖国大地上,革命的复杂性、残酷性和真实性,也引起读者的嘲笑、非议、心痛、惋惜和愤怒等多种感受,引导我们读者甚至是统治阶级仔细认知过去,有许许多多的洒热血的革命志士被敌人杀害、被自己人冤杀,有许许多多的伪革命攫取了果实,而这些人手上就沾着革命志士的鲜血。

四、文化角度

作者以最真实的语言描述了陕北农村的真实面貌,抛开国家、民族大义等上层建筑的文化思想,着力关注于农村的家族式文化思想。

白鹿原通过朱先生将上层文化简约为适合白鹿原的乡约,由白嘉轩来推行成为行为准则。效果请看,一是履行的人很少,不符合老百姓的实际情况,说白了不接地气,不立竿见影地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真正如约履行的人基本都不差,如白嘉轩、白孝武等人。乡约让我想起了《大清相国》中康熙推行的《圣谕十六条》,想的很美好,都是以自己的标准和认知去要求所有人,没有详细了解他人的现实困难和需求,推行效果可想而知。

作者很推崇乡约式的做人道理,也对乡约的无法推行做了很多的探讨。这种探讨和思考产生了很多至理名言,摘抄一段如下:圣人能看清凡人的隐情隐秘,凡人却看不懂圣人的所作所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隔界。圣人不屑于凡人争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圣人的好多广为流传的口歌化的生活哲理,实际上只有圣人自己可以做到,凡人是绝对无法做到的。凡人们绝对信服圣人的圣言却不真心实意实行,这并不是圣人的悲剧,而是凡人永远成不了圣人的缘故。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伦理道德在书里既得到了崇高的捍卫,又得到了无情的鞭笞和嘲笑。一方面田小娥因为和黑娃偷情被休,导致父母家遭受巨大非议,唯恐她赖在家里嫁不出去,所以黑娃上门求亲时基本没有阻力。此外,白嘉轩在竭力维护族里的伦理道德,由白孝武主持,鞭刑田小娥和白孝文的偷情。另外一方面,棒槌会这种事情,借助神佛得到公开认同,悲催的神佛替愚昧的百姓背了黑锅。此外,白嘉轩又是棒槌会这种事情的推行者之一。

婚丧、祭祀是文化中的礼仪部分,其他的就是文化中的道德部分,白鹿原上文化除此无他。不仅在这里如此,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远离行政机构的地区,大都如此。

相关文章

  • 白鹿原:上演一幕幕悲喜剧的大舞台

    以前看过《白鹿原》原著,没有认真写读书笔记,记忆随着时间逐渐模糊。这次电视剧《白鹿原》开播,让我又一次重温经典,从...

  • 阿紫日精进 2022.1.12

    阿紫日精进 2022.1.12 完成了《白鹿原》的读书笔记,1500字。这本书内容很丰富,可以写的点很多,想法也很...

  • 阿紫日精进 2022.1.11

    阿紫日精进 2022.1.11 今天终于看完了《白鹿原》,这是今年看完的第2本书,明天目标,要完成读书笔记。明天要...

  • 读书笔记(1)

    想来想去,实在不知道该写点什么,还是摘抄一段最近的读书笔记吧,以下文字出自《白鹿原》。 白鹿村西头...

  • 2017-08-10

    白鹿原感悟 白鹿原有感

  • 【白鹿原】读书笔记

    接过书本时,我不禁惊呼“这么厚重的一本书,我什么时候看得完呀?”书的主人说“你看便是了,如果想看,三天都能...

  • 读书笔记|《白鹿原》

    18年的第一篇读书笔记。第一步终于艰难地抬起了一只脚,我允许自己随意一点,用自由书写的方式,能写什么写什么。不为分...

  • 《白鹿原》读书笔记

    看《白鹿原》这本书,就像在看一场惊心动魄的悬疑电影,它会伸出一只手,将你的心紧紧攥住,不到结尾,决不松手。 在白鹿...

  • 《白鹿原》读书笔记

    在空间里看到同学说《白鹿原》比《平凡的世界》好看,于是我买了这本大头书。在确认接下来有时间来一口气看完它之后,便开...

  • 白鹿原读书笔记

    第一章 白嘉轩一生娶过七房女人,娶头房时刚过十六岁生日,娶了西原上巩大户巩增荣的头生女比他大两岁,后来死于难产,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鹿原-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zt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