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974107/78ae9f4526888edb.jpg)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我能请您讲给我听吗?”孟子答道:“孔子的门徒们没有谈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所以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听说过。非要讲的说‘王道’吧!”宣王问道:“要多高的道德才能够实行王道呢?”孟子说:“通过保养百姓去实现王道,便没有人能够阻挡。”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保养百姓吗?”孟子说:“能够。”宣王说:“根据什么晓得我能够做到呢?”孟子说:“我听胡龁说,王坐在殿堂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王看见了,便问:‘牵牛到哪里去?’那人答道:‘准备杀它来衅钟。’王便说:‘放了它吧!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它那哆哆嗦嗦的样子,好像没罪的人,却被押送刑场!’那人说:‘那么,就不衅钟了吗?’王又说:‘这怎么可以废弃呢?用只羊来代替吧!’——有这么回事吗?”宣王说:“有的。”
孟子说:“有这样的想法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以为王是舍不得,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心哪。”宣王说:“对呀,确实有这样想的百姓。齐国虽狭小,我又何至于舍不得一头牛?我只是不忍心看到它不停地哆嗦,就像没犯罪的人,却被押去斩决,所以才用羊来替换它。”孟子说:“百姓以为王舍不得,王也不必奇怪。您用小的来换取大的,那些人怎么会清楚王的想法呢?如果说可怜它‘像没犯罪的人却被押去斩决’,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好选择的呢?”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呀?我确实不是吝惜钱财才用羊来代替牛。〔您这么一说,〕百姓说我舍不得真是理所当然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