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被誉为东野圭吾的四大杰作之一,一部揭露人性阴暗面的作品。
东野圭吾此次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来阐述案件进展,不同的是以凶手野野口修和加贺警官的口吻相继出现。
当红作家日高被杀于自己的公寓,没多久凶手野野口就对案件供认不讳,但这只是开始。他以手记的方式记录了整个过程,加贺却在分析野野口修的手记和供词,发现许多疑点,跟踪走访调查后,终于把真相扒拉出来,结局竟是180度惊人逆转。
据野野口修手记中记录,他的初中同学日高盗用他的作品获奖,与日高的妻子初美初次见面不久便偷情,随着日高第二次盗用自己的作品如日中天自己无出头之日,他便起了歹意,跟初美合伙杀死日高,但是杀人未遂被日高抓住了把柄——记录野野口从窗户闯入日高家的录影带,还有那把要杀死日高的刀,以此要挟野野口修做他的影子作家。
野野口修悲悯地说道:对于作家而言,作品就好像是自己的分身,说得简单一点,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作家爱自己的创作,就像父母爱孩子一样。野野口修的作品被日高盗走了,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只有他才能阻止这种情形发生,但是日高早已预见到,野野口绝对不会这样做,因为他有把柄落在日高手里,他只能忍气吞声。他曾经想过向警方自首,顺便告诉他们日高的作品系抄袭他的,实际上,如果真的因杀人未遂罪名逮捕,他担心和害怕的是初美也会成为共犯被牵扯进来。
看到这里不免会为野野口的隐忍和对初美的爱恋之真切而感动。野野口俨然成功塑造了一个高大的形象,正面的,有血有肉的汉子。随后初美被卡车撞死,野野口依然为日高提供创作,用他的话说是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日高盗用他的作品《禁猎地》里面用第一人称叙述了遭受校园暴力的事。被普遍认为的是,作者是小说人物的原型。他最后杀害日高的作案动机是他即将离开日本远赴美国,这是个最好的契机杀掉他,因为实在不想再为其做影子作家,那让他觉得窒息。
可是,加贺警官对案件在进一步审理时发现了很多疑点,虽然野野口已经承认作案动机,但是很多想法和做法明显不为常人之举:
1,日高以杀人未遂的证据要挟野野口做代笔,野野口本应该可以向警方自首,这对于日高来说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失,搞不好还会断送作家前程。虽说野野口是不想连累初美,但是日高一开始对此事态的发展没有把握的。
2,初美死后,野野口依然没有反抗,从他的手记来看是懒得跟日高打心理战,这点是不符合常理的。这本来是野野口顾忌的事,怎么初美死后竟无反抗之意了?应该是毫无顾虑,出面自首才是。
3,那卷录像带和那把刀子真的可以作为杀人未遂的证据吗?录像带仅仅拍的是野野口闯入日高家的画面,刀子上没有血迹,此外除了凶手和被害者,在场的只有共犯初美一人,根据初美的证词,野野口被判无罪的可能性应该不低。
从野野口的手记里面可以看出,他跟日高是好朋友,如果真是如此,朋友怎么会夺人妻,更不会和朋友妻子共谋杀害朋友,朋友也不会威胁朋友,强迫别人做自己的影子作家。
随着加贺警官的疑惑和对之前就读的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邻居进行调查走访,发现了惊人的秘密。到最后来了个180度大反转。
那个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型并非是作者本身,如果看到暴力事件认为野野口是作品人物的原型的话,那么多少会有些同情,事实上,野野口是暴力事件的共犯,还协助参与强暴女同学。那段强暴案件成为野野口难以治愈的伤痛,那是因为野野口不是喜欢才做这样的事,而是不得已,如果违逆主犯将会回到备受凌辱的日子。
日高的这篇《禁猎地》大获好评,野野口越来越担心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被人想起,最重要的是那张女生被强暴的照片里野野口修是那个抓住女生的共犯,他担心被日高公布于众。
野野口的聪明诡计致使警方入了他设的圈套,让人误认为日高的作品都是出自他的手稿,在野野口的房间搜到的关于初美的遗物和照片其实都是野野口的刻意安排和精心准备。还有就是制作犯罪证据使用的伪造录影带,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尽心谋划的谋杀案。
捏造与初美的不伦关系,进而想出做影子作家的故事,如果顺利就能作为日高影子作家之真正作者的美誉。
引起这股恶意的,是日高握有野野口过去秘密这一事实。可是日高自始至终一直都是他的恩人,对于这样朋友,日高从未想过要伤害他,甚至总在能帮到他的地方出来帮他。读书的时候野野口父亲因为工作关系调到一个很差的环境,他不得不去校风很差的学校,屡次三番他都不想去学校,后来是日高来接他陪同一起去的,用大家对日高评价的一句话,他总是这样亲切热情。工作后日高知道野野口想当作家,给他介绍一个专门写儿童书籍的专栏做自由撰稿人。野野口是从最初的自卑,嫉妒,进而发展成无边际的恶意。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这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是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当初如此我不屑的你竟然有如今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恨我自己运气不够才华不够,我恨我自己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我把对自己的恨一并给你用来恨你,那么在我死之前,先杀了你。让你带着世人的骂名下地狱。在你死之后我还要继续恨你。”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洋的一种心态?
读完《恶意》心中充满凛冽的寒意,不得不佩服作者构思灵活巧妙和独到的人物心理活动的运用,直击人心。一个人如果内心黑暗看什么人都不会是阳光的,人家的出手相助,被误解为轻蔑,人家的热心理解为干涉,人家的善意被理解成恶意。这就是东野圭吾笔下复杂多变的人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