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家庭教育,一直在路上

家庭教育,一直在路上

作者: _忘忧草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05:48 被阅读0次

因为疫情,孩子们的这个寒假无比漫长,从腊月直接来到了夏季。

这个意料之外的漫长假期时时考验着我们的家庭关系。几个月来,通过与儿子的朝夕相处,各种矛盾各种问题都暴露无遗。

其实,我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专业方面的书,看了不少;专家的讲座,也听了一些,但面对儿子出现的种种问题,还是束手无策。

比如,学习没有内动力,热衷于玩游戏,学习不刻苦;给他推荐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他都排斥,而且越来越不听话。

我知道这些问题看似都不是大问题,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家庭教育,必须提前学习,将来才能避免出现大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解决这种种的小问题,怎么解决?自己曾经很迷茫,很困惑。

在这期间,曾祥臣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茅塞顿开,不再迷茫和焦虑。

曾老师,山东儒弘教育全国课改研究院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

在教育孩子方面,曾老师送给我六个字:“引导”----“”助力”----“陪伴”。

他告诉我,孩子玩游戏和学习成绩好坏是两码事,孩子玩玩游戏,未尝不可,他要是没得玩儿,就没法和同学交流啦!再则千万别让男孩子在小学就发力,不然会没有后劲的。

孩子的世界需要用更多有营养的、高贵的、历久弥新的元素来丰富。

现在的孩子属于未来,他们的内心和大脑蕴含的信息、念头、想法等等,都是为了未来世界。如果不让他们更多的接触新鲜的事物,他们就会在未来“受苦”。

在我的心里,我总是期望给到儿子更多,最好,包括给到他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未来。

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没有深入的去觉察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在他的内心世界,他更需要什么?我把学习当成爱孩子的全部了,孩子怎会不排斥呢?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需要,就是助力到他。

先站在他的那一边,站在他的兴趣,他的爱好那一边去了解他,学习是人的本能,人往高处走,也是人的本能。

之所以他会去抗拒一些东西,那是因为他内心的需求远远胜过学习书本知识本身,再说了,作为一个小学生,书本上那点东西,学会用不了多少时间,不要让孩子错过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童年。

现在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我们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需要彻底的更新。

以前那种,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就有个好未来,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我们中国将来贬值最快的就是文凭和学历。过去人们错把文凭当文化,错把学历当能力,将来不是这样的。

想一想我们那个年代,我们的梦想是比较卑微的,就是为了自己能够离开农村,有一份安定的工作,有地方发工资,能吃上饭,这是以前的梦想,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没有生存、生活的压力,现在的孩子这一代,他们的追求,是精神的丰富,追求生命生活的体验。

他们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志趣,他们希望能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所以说未来的孩子需要一个强大的学习力,需要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他们需要去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创造,去服务于这个时代,去服务于更多的人。

所以我们如何去引领孩子?就得用一种利他思维,因为一个人仅仅是满足于自身生存的需要,这是没有动力的。

他们只有对未来站在一个我想为多少人服务,为哪一个领域去服务、去创造的时候,因为这样的创造能够给他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愿景,美好的愿景,能够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美好的生存状态,这样的东西才能给他学习带来动力,这就是为什么紧紧围绕课本学习这件事情,是无法把一个孩子唤醒的。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去唤醒一个孩子要比逼着他去做什么,要重要的多的多,多的多。

现在很多的孩子,对未来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更不用说看到什么美好的愿景,如果想了解他们为什么而学习,不用问,看看就知道了,在学校为老师而学,在家里为家长而学,想想为别人而学,他们会有动力吗?不会有的。

这个时代瞬息万变,以后的社会现象,没有说一辈子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干几十年不会有了,可能几年就会更新一次。

可以说在变化这么快的一个社会,我们的孩子一生可能要从事多种工作。所以说未来的孩子,未来的工作者必须是复合型人才,能够跨界学习,这样的孩子才可以在未来这种多变的不确定的社会当中,世界当中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

所以未来的安定,不是安定的做一份工作,而是在这种动荡的不确定的社会形式下,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具备应对多变的能力。

目前儿子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方面稳定发展,甚至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是值得欢欣鼓舞的。但需要另外做一个思考,去找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孩子内在的东西。孩子理性的、自信的、态度的等等,这些有关素养的,去挖掘,去培养。

在我们的课本当中,也是在我们的教材当中,一共有八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目标,知识,技能,能力,素养,思想,方法,情感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会发现这八种目标,除了知识和技能,有一些显形之外,其他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可以说去关注关注那些东西会更加重要,很多时候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得特别理性,阳光,淡定,那就是他内在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支撑起来的。

说到陪伴孩子,要做到“放手不撒手”。可以慢慢的告诉孩子,让他去安排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学习。比如说他的学习,爱好,娱乐,运动,游戏,让他去安排。

安排的时候可以倒着来,先别说安排什么学习,比如说周末两天,先让孩子安排玩的时间,你想哪个时间段玩?就是先把他想计划哪个时间段玩安排好,然后让他打算玩之外的时间,翻过来考虑。然后同时自己从这个控制当中安排当中慢慢的撤身出来,相信孩子。

爱得真正伟大的或者说最根本的一种形式是什么?是让孩子慢慢能够独立行走,独立跳跃,独自奔跑,这才是爱。如果说孩子离了父母的安排他自己不会安排,没有人管理,他自己就不会管理,这不是爱。

所以说爱不是考虑我该做什么?而是考虑我不该做什么?

曾老师潜心研究教育多年,他的话总是充满理性和智慧,让我感触很深。我明白了有些问题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实质上是我爱的能力出了问题。自己需要持续的成长和改变,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孩子。

云开雾散。我已看见了脚下的路,以及前进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的对象到底是谁

    最近一直在听《好的家庭教育课》,突然明白了很多之前在育儿路上踩的坑。 一、家庭教育的对象是谁 我没听《好的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一直在路上

    因为疫情,孩子们的这个寒假无比漫长,从腊月直接来到了夏季。 这个意料之外的漫长假期时时考验着我们的家庭关系。几个月...

  • 家庭教育一直在路上

    家庭教育一直在路上 当看到,“家长以怎样的方式陪伴孩子的学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快速的检索了一下大脑中仅存的一点...

  • 家庭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十几年的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感受到以下的呈现: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或者配偶的性格不好,其實性格沒有...

  • 关于培育孩子

    最近上班的路上,一直在听书,关于家庭教育方面,可能是有感责任重大,觉得有必要学一学。但是很多时候,路上听书只是当时...

  • 我们其实很"傻"

    在家庭教育路上,家长只是学生! 在家庭教育路上,家长只是学生! “爸爸妈妈,他为什么要跪在马路上?”孩子...

  • 读《素质教育:绝知此事要躬行》心得

    作为一个年轻母亲,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在这条路上也摸索了很多年。惭愧的是:我的急躁...

  • 公益讲座 | 一周线上讲座合集

    传播科学育儿理念,我们一直在路上。上周,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金牌父母课讲师团队,继续为家长们带来不同专题的线上讲...

  • 最全的可操作的家庭教育知识体系(目前为止我了解到的)

    一直以来,我一直在家庭教育的路上学习、讨论、整理和探索着.... 在经历了不同的所谓什么专利、什么理论体系、什么几...

  • 缺乏自信的我

    这两年一直在学习之路上,学习家庭教育,学习自我成长。通过学习,也看到了自身一些缺陷,比如不自信。 不自信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一直在路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dy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