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听《好的家庭教育课》,突然明白了很多之前在育儿路上踩的坑。
一、家庭教育的对象是谁
我没听《好的家庭教育课》之前,我理所当然的认为,家庭教育的对象就是孩子。
因为只有她们最小,各种生活知识和认识都是一片空白。
我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家长,有义务扛起教育的重任。
唉,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好无知呀。不仅无知,还对自己的无知不自知。
网上流行一句话: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不知道是哪位大神说的, 我超级认同。
最近,二宝被别的小朋友惹怒了时候,特别喜欢骂对方烦人精。
刚开始她骂别人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很诧异,这么小的娃娃怎么会骂人。
就连我也很惊讶,她这是跟谁学的?
直到有一天,两个娃把屋子作得跟猪圈一样,我脱口而出的烦人精点醒了我。
原来娃是跟我学的。我就是那个原件,孩子丝毫不差的,复印了我这个原件。
原来家庭教育里,需要被教育的对象是父母。
董卿曾说过: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去做那样的人的。
放在我的身上,如果我不想让孩子学会骂人,首先我自己得学会闭嘴。
二、我的以后都是你的
前段时间,一起学习的丹丹在社群吐槽她老公一点居安思危的意识都没有。被裁员在家里一年多了,也不知道出去找份工作。
就靠公婆的那点租金过日子,孩子一天天长大,花销也会越来越多。
她自己干着急,但是老公一点都不着急。
她跟婆婆吐槽,婆婆说,有啥好急的,当初给你们小两口买铺面 ,不就是为了让你们不用出去奋斗就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嘛。
何况他们老两口还有房子在外面出租,租金都可以补贴小家。
丹丹耐心地跟婆婆解释,在生活顺遂的时候,这点租金确实可以保证家里的正常开销。
但是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保不齐没有个三病两痛,再加上公婆年纪大了,有个头疼脑热的,去趟医院都是钱。
丹丹知道婆婆忌讳多,没有把话说得太直白。
但是婆婆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说丹丹不往好了想,天天尽想些有的没的。
婆婆告诉丹丹,他们老两口一来有退休金,生活上不用小两口操心。二来,他们都有医保,即使生了大病,住院也可以报销。
大军(丹丹老公)不想上班,就让他在家里歇歇,哪怕他这一辈子不上班,他们老两口留下的财产也够小两口生活一辈子的。
但是丹丹不这么想,人生无常,世事多变。以后的日子谁也说不准。
他还是希望老公上进一点,踏踏实实找份工作好好干,手里存点钱更安心。
婆婆这里说不通,老公那边她也说不动,自己只能干着急。
听丹丹吐槽完,群里很多小伙伴都说丹丹身在福中不知福。
公婆一直用租金补贴小两口,家里也有铺面出租,两口子完全不用为了经济发愁。丹丹又何必在这里自寻烦恼呢。
丹丹希望老公能上进一点,不要指着家里的租金生活。可是她不明白,老公为什么会年纪轻轻就选择了躺平。
以前我也不懂,只会肤浅的认为,她老公有资本躺平。
但是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资本到底是谁的。
没错,这个资本是丹丹公婆的。
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负责任、最无私的父母。
他们在财产这块,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财产将来肯定是留给孩子的。
不管贫穷还是富有的父母,在财产的认知上,基本上都差不多。
他们大多数会给孩子灌输,“我的以后都是你的”这种思想。
前面丹丹的老公,也是被父母这么灌输的。
所以,丹丹的老公觉得,反正我父母的以后都是我的。
他们留下来的就够我吃一辈子了,我为啥还要苦哈哈的去奋斗。
但是这种灌输有两个弊端,第一个是,早早的剪断了孩子奋斗的翅膀。让孩子从小就选择了躺平。
第二个是,在产权上没有你我之分。很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的就是我的。
前面丹丹的老公就集合了这两个弊端。
所以家庭教育里,最应该被教育的其实是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