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修行记(二)

作者: 花姐瞎掰掰 | 来源:发表于2017-08-06 13:20 被阅读543次

ABC理论详解

        写这篇文章原因之一,是因为花姐可爱的同仁朱鹊鹊老师,看了花姐修行记(一)后,给花姐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告诉花姐ABC理论原出自于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花姐连夜找度娘,果不其然,花姐真是孤陋寡闻、张冠李代,愧对原创。朱鹊鹊老师心理辅导师不是白当的,佩服佩服。

在花姐修行记(一)中,只是对ABC理论简单描述了一下下,没有详解,本篇将详细剖析ABC理论,与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ABC理论如下:

“A(事件activating event)——B(信念、想法belief)——C(结果consequence)”

埃利斯告诉我们:事件(A)永远是中立的,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不同的人的结果(C)不同,只因为不同的人对事物的信念和想法(B)不同。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A)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与信念(B)。而我们对于事物的信念和想法(B)是可以改变的,发生同样一件事情的结果也是可以改变的。如图一所示:同样一件事情A发生了,因为信念不同(B1、B2),最后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C1、C2。

图一

结论: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问题一:为什么说事件(A)永远是中立的,没有好坏之分?

案例一:经典的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的马无缘无故丢失了,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塞翁却说:“你怎么就知道它不是一种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别人的许多匹良驹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塞翁又说:“你怎么就知道它不是一种灾祸呢?”塞翁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有一天从带回来的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人们又前来宽慰他,塞翁说:“你怎么就知道它不是一种好事呢?”过了一年,有敌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战。作战的人,死亡众多。惟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案例二:电影《活着》带给我们的启示: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龙二设下赌局骗光了他的家产,祖屋都被抵债给了龙二。不久解放了,龙二因为是大地主被政府枪毙了,福贵因为一贫如洗而活下来了。有一个镜头让我记忆深刻,枪毙龙二时,福贵在场外听到了抢声,吓得摊软在地,心里一定在想,如果没有败光家产,今天吃枪子的人就是他了。

案例三: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因为粗心大意发现了青霉素

        弗莱明在一次细菌培养过程中,其实验样本,由于粗心大意,被遗忘了一段时间,当想起来的时候实验样本已长了霉菌,这是所谓一件坏事,后来通过观察发现霉菌有消灭病菌的能力,通过后来的一系列研究就发明了举世瞩目的青霉素,这是所谓一件好事,青霉素求活了很多人,但也有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又变成了坏事。

          从以上的案例来看,俗人眼中的好事与坏事,在智者的眼中就没有好坏之分,因为今天的好事,可能会衍变成明天的坏事;同样的今天的坏事,可能会衍变成明天的好事。那么你还有必要为每天发生的所谓的好事与坏事而影响你的心情吗?

问题二:为什么说,同样一件事情A发生了,因为信念不同(B1、B2),最后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C1、C2呢?

       发生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案例一: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B,而起作用的往往就是这个B。第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觉得这是背水一战,不能失败。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案例二:同样失恋的人有很多,有些人能迅速放下,走入下一段恋情;而有些人却纠缠不清,甚至要死要活、失恋自杀的人也大有人在。

案例三: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前一种人,事后就会忘记这件事;而后一种人可能会为此苦恼很久。

       以上几个案例说明,同样的事件A,因为不同的人认知B不一样,带来的结果情绪体验C完全不一样。

          ABC理论告诉我们: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也没有好坏之分。它对你的情绪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全靠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如果你习惯性正面思维,就会有正面的情绪体验;如果你习惯性负面思维,就会有负面的情绪体验。

        你若想拥有快乐的人生,凡事就习惯性的正面去思维吧,正能量爆棚的人就是凡事朝正面去思维。  如果你是一个成天抱怨、不快乐的人,你就是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你凡事已经习惯性的向负面思维,从今天起,改变你的负面思维的习惯吧,你的人生将会有新的转变、新的起点。

          真正的智者内在的喜悦是不依赖于任何外界的事物,因此真正的智者就会拥有一颗宝贵、自由的心灵。而拥有一颗宝贵、自由的心灵就是花姐修行的终级目标,亲爱的看官你来跟花姐一起修行吧,修行其实就是不断的去修正你内心深处负面的思维习惯哦,呵呵。

相关文章

  • 花姐修行记(二)

    ABC理论详解 写这篇文章原因之一,是因为花姐可爱的同仁朱鹊鹊老师,看了花姐修行记(一)后,给花姐提出了...

  • 花姐修行记(五)

    如何做到“开悟”? 有看官看过花姐修行记(四)后,就问花姐如何开悟啊?还有看官说,世界上专业修行的人,能够...

  • 花姐修行记(八)

    今天花姐要说的修行是,如何去烦恼心。 每一个凡人都会有烦恼心,轻度的痛苦叫烦恼,重度的烦恼叫痛苦。 一个内心有烦恼...

  • 花姐修行记(四)

    开悟----到底是什么? 本次给各位看官聊一聊修行的终极目标--关于开悟。在聊之前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再...

  • 花姐修行记(一)

    不管别人做了什么,我可以不生气吗? 曾经年轻的花姐,一年之中总会有那么几次情绪失控而生气,甚至气到歇斯底里,有时是...

  • 花姐修行记(三)

    修行修什么 ,有人说得好:凡人修接受,君子修去欲,圣人修轮回。 芸芸众生皆是凡人,花姐也不...

  • 花姐修行记(七)

    今天花姐要说的修行是,修欢喜心。 最近花姐在网上购得一套并不昂贵的瓷碗,有饭碗、菜碗、面碗,瓷碗的外边是花姐喜欢的...

  • 花姐修行记(六)

    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今天花姐要说的修行是,修不争。 人最珍...

  • 花姐修行记(十) 明事理

    花姐今天要说的是修明事理。明事理,就是凡事讲道理。 明事理者,首先受益者是自己,然后会是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

  • 学会聚焦美好

    花姐修行记(十二) 学会聚焦美好 世界如太极图,黑白各半,生活的本质也如此,喜忧参半,苦中带乐,乐中含苦。 走进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姐修行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ew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