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了阳志平的《人生模式》这本书,这是一本好书,我一拿起来就放不下去了。完毕,以我现在的认知和行动水平,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学习、实践的书。作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29岁从北京回到湖南老家,花了5年时间在家读书,34岁后才出山回到北京二次创业。作者是一位认知心理学的专家,不同于学者,他主要是在实践前线,开设了专门从事认知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公司。所以说,他在书中写的文章大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目前状态的我很有借鉴意义。比如书中说到的卡片式阅读、目标意图和执行意图、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等,既开阔了思路,也纠正了以前的很多误区。在这篇文章,我想先说说目标意图和执行意图。
人们经常会给自己订立目标,但之后就大都完不成。比如一年开始的时候说,我要减肥。可能出去锻炼了1-2周,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包括最近的我也是,6月7号的时候给自己订立了19天阅读19本书的任务,结果明天就是截止日期了,还差9本书没有读,这个目标是肯定完不成了。很多人把这归结为自己意志力不够,包括我也是,看了《人生模式》这本书后,才发现不是意志力的原因,而是方法不对。因为说“我要减肥”这是个目标意图,从认知科学的研究来看,当你说我要减肥的时候,大脑就会想象出减肥达成后的形象,把这件事当成已经完成了,并放入潜意识中,这样就会导致每次自己想要去锻炼的时候,大脑会找各种理由来阻止这件事,因为大脑认为这件事情已经完成了。通过认知心理学家做的研究,把目标意图改成执行意图,可以使最后的完成效率提高3倍。具体怎么做呢?就是采用“如果”...“就”...的句式作为执行意图。比如减肥这件事,说“如果下班回到家中,我就出去跑5km”,这样做的话,大脑就认为这件事还没有完成,等到回到家中的时候,就会触发大脑调用这句话,于是就鼓励自己出去跑5km了。这样,当你不断的用这种方法来刺激大脑,最终就会完成“减肥”这个目标。另外,书中也说到,目标最后不要公开宣布或者说给别人听,这样做会导致大脑认为已经完成了,会导致完成目标的可能性降低,自己知道就行。
总之,不要去设定目标,而是采用“如果-就”的句式设定完成目标的行动方式,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