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夏天,他如愿以偿的采用外包形式,离开原单位,回到家乡,独自经营自己的商业画工作室。
20岁的他,朝气蓬勃、浑身散发着拼搏的气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14407/5177c27a8821719a.jpg)
一开始,老板是不同意外包出单经营模式的。站在经营者的立场,防止行业信息交流、阻止人员流动,踩住时间节点,多捞些钱,在那个通讯很不发达的时代,是个赚钱的好方法。
但随着闽南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路高歌猛进,这种经营模式已逐渐呈现强鲁之未的态势。权衡利弊之后老板终于松了口,同意有限度的外放订单。
回到家乡,他依样画葫芦建立自己的工作室,还在镇上的主要道路旁边张贴广告招收学徒。学徒招了12名,培训期一过,产量就上来了
交货日期的前一天,整理包装他都需要亲力亲为,虽然有点累,但他心里很充实。当时镇上的交通不发达,连个摩托车都没有,从工作室运货到车站全靠步行。
大冬天有点冷,天一亮,他就背着双肩包,把卷成一捆的画作,扛在肩膀,匆匆赶往车站。途经目的单位的车辆,上午只有6点这一个班次,错过了就要等到下午,晚上是肯定赶不回来了。
肩扛五六十斤的货品,800多米的上坡路程。刚开始还行,越往后就越觉得沉,中途需要歇两会,才勉强赶上班车。有时候会边走心里面边骂,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讨厌的工作。但是埋怨归埋怨,路依然要走,就这样跌跌撞撞过了许多年。
虽然在当时也赚了点小钱,但是手工行业毕竟盘面小,长期做这种室内工作,思维方式会变得越来越局限。温水煮青蛙的生活,使他失去了干劲,错过了很多好职业。
年轻时选择的入行职业,一辈子很难更改,“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一句话对普通大众而言,是逃离不掉的魔咒。只有极少数的能人才能突破瓶颈,在挣脱一层皮后,重纳新生。
今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天气和当年一样的冷。镇公交车停靠站上,有一位精神小伙正背着双肩包等待着公车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