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养告诉了你
你不是潘金莲
却没有告诉你
怎么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
首先声明,我在这里说的较真,不是在科研实验上精益求精,不是在教学育人上兢兢业业,也不是在文字创作上一丝不苟。
对,我说的较真,就是死磕,说通俗了叫钻牛角尖,说难听了叫撕逼。
然而老人言:牛角尖钻不得。
但李雪莲非要钻。
一
这位叫李雪莲较真的故事要从她告状说起。
告什么状呢?
告她的前夫和她假离婚的状。
李雪莲告的状大么?
说大也不大。不就是两口子说好了假离婚,钻政府的漏洞多要了一套房子后,男方却反悔娶了别人么。从法律程序上说,这状并不成立。
可说小也不小。李雪莲觉得自己和前夫假离婚被骗了,不但说法没讨成,还被人说成了潘金莲。
名声不存,是可忍孰不可忍。可由于她这个状太不起眼,也太没破绽可言,县法院从法律程序上驳回了她的起诉。
可随着告状的层层未解,这个状的性质也开始层层升级:从县法院到县长,从市长到省长,最后直接捅到了北京人大会上。
人大会上的首长一拍桌子,一声怒吼,下级才意识到李雪莲这个女人和她那个不起眼的状的威力有多大。他们连夜起草了撤职方案,采取了简单粗暴的一撸到底的措施,给首长和民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这个交代,交代了首长和民众,却没交代成李雪莲。
因为,她“是不是潘金莲”的事还没有解决。
二
于是李雪莲钻进了牛角尖,开始了长达十年和政府和前夫的死磕之路。
这十年里,她年年赶在人大会召开期间去北京,希望谁能够给她一个交代。
于是,每到人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从市长到县长到法院院长都要挨个到她家给她做思想工作,劝她今年别去告状,别去惹事。
别去惹事。
别理他。
别动气。
别让自己气着了。
这是不是中国人的常规思维呢?
如果这个不但因为假离婚而损失大笔财产、还被指责为潘金莲的人是你,是不是就选择忍让了呢?
讲真,我真心佩服她敢和政府抬杠的这份较真。
她敢说她想说的话,还能说得让领导拿她没办法。她当着领导的面骂得不漏痕迹,领导却只能强忍怒气按住了想呵斥她的下属继续和她好言相劝。她更不会像我一样,想说点什么,却编好了又删,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吐槽点什么,却抵不住微信里狂轰乱炸的私信:“讲政治!快删掉!”
实不相瞒,其实这部片子我周六就已经看过了。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我脑子里其实有一堆一堆的想法,但却无从下手:“这影评怎么写啊?怎么写都会招来一堆‘快删掉’的吧?”
关于这方面的较真,帆爷还真不敢多说,因为我不是生活在电影里的她[捂脸][捂脸](假装有这个表情)。毕竟你的家人会告诉你,一个不小心,这篇文章怕是就要被删了。
三
李雪莲的可爱之处在于,她不但钻政府的牛角尖,更钻在生活上的牛角尖。
她先是钻前夫对自己的抛弃,后是钻前夫对自己人格上的羞辱。
大家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李雪莲在事件最初就选择退一步,忍一忍,也许这些事情就不会有后续,她是不是潘金莲的这件事也早会忘却在街坊邻居的茶余饭后,她也早就可以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结婚生子,守着那个牛骨汤的农家乐相夫教子,其乐融融,何乐不为?
但然后呢?
在她的心里,却永远别扭着前夫在离婚这件事上对自己的欺骗,心里存着“自己是不是潘金莲”的拷问,承载着与自己内心不能匹配的重担,一直到老。
我突然很理解她。
前段时间,我的公众号后台冒出来一个陌生读者,指责我拿闺蜜的伤心事炒作还求打赏。
再前段时间,我的公众号和朋友圈分别被不同的声音评论我为一个玩弄感情的人,所用言辞着实有些过分。
我的小暴脾气让我反击了。
有人理解支持,但更多的是,劝我息事宁人。
而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你的教养是不是也会告诉你,不要较真,不逞一时口舌之快,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教养?
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接受的儒家教育,是没毛病,但孔子爷爷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反击那些刺痛自己的言语,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不需太过委屈自己。
彬彬有礼、温婉恭谦、屈己待人,这些被从小教育到大的待客之道,根深蒂固。
甚至是,认命、认栽、认倒霉的这种自我安慰式的处事之方,积重难返。
以致于,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往往选择沉默,选择忍让,选择那些委曲求全的方式去应对。
不较真,并不会让这些键盘侠收起他们的口水,不会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言辞的恶劣,也不会让自己少一些遭受他们难闻的口水,更不会让自以为善良的自己免遭伤害。
如果退一步真的可以海阔天空,那么唯唯诺诺的大清帝国也不会招来那么多的入侵者,世界上就会少了好几场世界大战,更不会有我党浴火而生的崛起了吧?
然而,这样的我们,究竟是把自己束缚在了“自我保护”中,还是束缚在了“自欺欺人”中?
又然而,我们多么想成为一个又一个无所畏惧的女战士李雪莲,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无奈地臣服于这样一个以中庸为道的社会中。
愿每一个打落牙齿和血吞的你
运气不会差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