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儒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与标杆,统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长达2000年之久,要知道在全世界除了宗教之外,都不可能出现这类情况。
之前我们介绍过老子,他关心的是终极问题,目光别致而深远,而孔子关心的都是社会政治问题,相比之下孔子学说显得浅薄而直白。
当年明末清初,孔子文本被翻译传到西方,当时的欧洲大哲黑格尔说:“《论语》中只不过充斥着老练的道德教训,并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可以断言,为了保全孔子的名声,他的书不要翻译过来,那倒是更好的事情。”
黑格尔的评价对吗?确实如此,但是说对了一半,因为并不了解中华大地上的生存结构与文化适配关系,所以他难以明白孔子学说的深意。之前我们说文化的本质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适配体系,他不是高于生存的东西,就是生存本身。
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王东岳并不赞美中国传统文化,它已经完全衰落,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代表未来。同样的,他也不赞美西方文化,尽管哲科思脉诞生了现代科学,也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但是西方文化已经展现出了对人类的戕害,同样的,它也不代表未来。
这里我们讨论的只是文化生发的所以然,没有评价他们的好与坏。
既然,孔子学说浅薄而直白,只谈社会人伦,而没有高深的思想体系,那为什么孔子还能被尊为“大乘至圣先师”?作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总导师延续了2000多年?这么长的时间,我们为什么都没有像黑格尔那样,质疑儒学的平淡与乏味?
孔子学说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它的效用何在?对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我们通过两期节目,来回答这些问题。
先秦时代
要理解孔子学说,我们需要做一系列的铺垫,首先当然是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先秦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因为它是中国文明史上第一次社会大转型时期。这样的大转型仅仅有两次,而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第二次,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80年过去了,都没有全部完成。
过去的180年,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中国社会极度动荡,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1851年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紧接着洋务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袁世凯执政,1916年北洋军阀乱政长达11年;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持续14年;之后国共两党内战;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改革开放直到现在。
这180年发生了这么多大事,社会剧烈动荡,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从君主专制制度向共和制度转型,迄今为止这次社会大转型还没有彻底完成。
先秦时代的第一次社会大转型,同样是人才辈出,社会动荡,从半成熟的农业文明向完全成熟的农业文明转进,从氏族部落联邦向封建制度转型,紧接着又向君主专制制度转进。
在这里做一个说明,我们小时候的教科书上把从周到清,统称为封建时代,是有问题的。中国封建制度仅见于周代,分封是周武王克商之后,把自己的血亲和重臣分封在周边各地,各封国是有自己完全独立的统治权和外交权甚至是军队的,这叫封建制度。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封建制度也就彻底终结,他建立郡县制,打掉各封国,改由中央委派地方官,这叫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我们把中国古代一直称为封建时代,一是因为中国学者去日本留学,当时日本翻译西方史学的生发过程,是从封建制度直接进入资本主义制度,他们把中国古代社会也就照搬为封建社会。二是因为辛亥革命之后,所有统治者都更倾向于集权制度,因此也愿意在意识形态上更宽容,所以误称为封建社会。同学们明白就好。
先秦时代的第一次社会大转型,我们中国文化的整个奠基期都在这个时候完成的,中国后世2000多年的社会结构也是在这个时候被完全塑成。
文明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当时社会的动荡程度和文明的发展趋势。
首先,周代稳定了四五百年的封建制度剧烈摇荡直到完全崩坏,周天子权威沦落,180多个诸侯国打成一片,相互征伐兼并。可以说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要知道人类在文明化之前和动物一样是没有战争的,动物发生物种内的争斗只出现在发情期争夺生殖资源,而且这也是个体化的争斗,一旦分出胜负,争斗立即停止,不会想要了对方的性命,更不可能出现集团化的战争。唯独人类文明化之后,残酷的内部杀戮出现。
文明出现早期,氏族部落之间发生战争,但是因为每个部落最多也就上百人,一次战争死几十人已经是了不起的大事。
到春秋时期,战争烈度其实很低,从来不会说想着使用什么狡诈的战术,都是击鼓列队进攻,很有讲究,一次死几百人算是大战争了。
到了战国时期,死亡数万人的战争史不绝书,秦赵两国长平之战,白起一次就活埋赵军40万人。
人类文明一路演进,到上世纪已经高度文明,却发生两次世界大战,间接死亡竟然高达数亿人,简直令人胆寒。我们说坏人有兽性,这简直就是对兽性的污蔑。我们看到文明竟然是一个人类自相残杀烈度越来越高的进程。
其次,古人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类道德水准在一路走低,这与我们所说的文明程度越高,道德水平就越高完全相反。谁说的对呢?很有可能是古人。
在远古时代,是没有严刑峻法的,以德治国。氏族部落社会,从来都是用柔和的道德体系维系社会稳定。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如果用刑罚的方式来管理社会,人们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不会触碰法律的底线,但是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再缺德的事情,也会有人去干,同学们可以对照一下想想,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不是很有民免而无耻的味道。
道德纽带已经不足以维系社会稳定,所以才不得不用暴力的方式进行管控。孔子称之为礼坏乐崩。
文明越是发展,社会就越是复杂,在高度复杂社会中想要仅凭淳朴之心生存下去,也就变得极为困难。
再有,我们认为文明程度越高,社会稳定度也越高。但是之前我们就说,采集狩猎的生存模式稳定了上百万年,农业文明持续一万年,工商业文明仅仅数百年,正在被信息文明所取代。
文明越发展,社会的稳定度是在不断降低的。我们反观自己生活中的例子,今天我们生活在城市,如果断水断电,正常生活马上就无法维系。今天我们正在抗击疫情,同学们应该更有感触,正常的生活全部被打断了,因为人口高度聚集,瘟疫的传播和杀伤也异常可怕。可在远古时代,人类没有电,所有人沿河而居,不会断水。我们今天的生活相比起古人极其脆弱。
农业时代的古人,是绝对没有我们忙碌的,普通核心家庭夫妻两人每天都要上班,才能得以生存,养育孩子的支出就能轻松掏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更糟糕的是今天复杂的金融体系,一次震荡都可以令千万富翁都一夜沦为赤贫。所有人都处在极度的焦虑与不安之中。
而几乎所有人都对现代文明给予极高的评价,为什么呢?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古人的生活状态,体会不到那时候的悠闲与宁静。而且今天文明已经生长得过于庞大,今天的人已经看不到文明的全貌,所以很容易出现误判。之前我们说老子的时候就说,古代很多思想者对文明多持有批判态度,因为当时文明只是一个小小的幼苗,他们能看清文明的全貌和发展趋势,能看到这是一个灾难化的进程。
这也就是先秦时代中国先贤们的基本社会观。这也是当时中国文化中保守论基调的成因,其中留存着深远的目光,为中国之后2000多年稳定生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天下
孔子说:“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也多次讨论“天下”这个概念。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国家大一统,有天下观念,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但在世界范围内,公元前就出现中华这个稳定的大国体制,数千年不辍,这是非常奇怪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原因,简单做一个交代,以便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孔子学说形成的基础。
首先,中原尽管是地球上仅有的三大原始农耕基地,但是这里气候怪异,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所以在春秋时代,即便大家互为敌国,却可以相互借粮食,如果不这样做,分立为小国,谁都无法安宁生存。
其次,黄河是世界上最凶险的一条河,泥沙含量竟然超过50%,黄河中下游泥沙不断沉降,河床不断抬高,到宋代的时候甚至超过地面20米。成为悬在中华民族头上的一柄德莫克里斯之剑。想要应对黄河,需要上下游共同治理,如果大家分立为小国,沿黄河各自发展,是没有办法正常生存,黄河因此成为逼迫中华文明大一统的一把铁锤。
再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逼迫。中国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对中华农业文明构成重大威胁。
我们的长城其实是先秦时代各个国家分头修建的,秦统一天下之后,把它们全部连接了起来。长城在修建之前没有任何统一设计,但它与15英寸等雨线完美对齐。长城以外的降雨量无法发展农业文明,只能发展游牧业。它就是两种剧烈冲突文明的阻隔线。
因为游牧民族从小就骑在马背上,骑兵的作战能力在古代相当强悍,中原农业文明根本就不是对手。如果分立为小国,根本无法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
当年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建立基本国策尊王攘夷,让大家团结在周天子周围,一同抵御外族侵略。他曾9次联合各诸侯抵御匈奴,中华嫩弱的文明之芽才得以保全。
因此孔子给管仲极高评价,说他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以上三个原因,中原天灾频发,黄河凶险以及游牧文明的逼迫,使得中原分立为小国无法安宁自处。导致中国必须及早的建立大国体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先秦时代,就出现“天下观”的原因。
文化三大要素
最后,还有一个共识需要达成,文化必须要维护人类的生存,这才是它最重大的使命。
社会不是人类的独创,动物也一样有社会,人类社会只是动物社会的终末晚进形态而已。我们来看看生物是怎么构建社会的?我们用昆虫社会来举例,它是生物个体的发生残化与分化,然后再重媾和为相互补充的整体结构。啥意思呢?
你看蜜蜂社会,蜂王,是整个蜂群唯一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她的体积和寿命都是其他蜜蜂的数倍,每天产卵上万粒,比自己的体重还要大。它残化到完全就是蜂群的生殖器官,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工蜂,是性器官没有发育的雌蜂,它是整个蜂群的采蜜工具。蜂群中还有一个小群量雄峰,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与蜂王交配一次,交配完立即壮烈殉国。它完全就是一个会飞的雄性生殖器。
同学们发现没有,动物社会的个体在体质上发生残化,所以他们所构成的社会是非常稳固的,绝不可能发生社会阶级变革。
而人类的?所有人在体质层面完全一样,但却要承担完全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而构建人类社会。可以想见没有人会甘愿屈居下层社会,但是社会结构就是要把所有人都排布在不同的结构位面上,因此人类社会当然需要一个规则。所以文化中首先包含的要素就是求治,保证社会的治理与安定。
那规则由谁来制定呢?我们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凭什么你制定社会规则我来遵循呢?所以自古以来人类都需要缔造高于人类的神,这就是神学宗教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分量极重的原因,只有神才有这个资格。文化中必须包含的第二个重大要素叫做教规,制定人们在社会中的生存规则。
最后还有一个要素,叫做启蒙。文化要帮助调动人类的智力,获得更大的生存优势。
世界上所有文化,其中必然包括这三大要素,求治、教规与启蒙。在西方这三大要素都是由不同的人分别承担的。
求治,由政治家和法老承担;教规,由主教和僧侣承担;启蒙,由哲人与博物学家承担。
唯独在我们中国,这三大原始文化要素都归于一人,我们称之为圣人,而他的代表就是孔子。文化体系、政治体系和教育体系三合一,由此也导致我们中国始终缺乏纯粹的知识学术系统。
儒学是”稻粮”
话说在14世纪,有一位得道高僧从天竺来访,当时他提出一个问题,说你们汉人为什么遵从儒学而远离华贵的佛学呢?
要知道佛教是哲学最深厚,逻辑最缜密的一个华贵宗教。当时一位叫做陆春的汉人大臣的回答相当精湛,他说:“佛教是金,道教是玉,而儒教是稻粮。人生可以没有金玉,却不能失去粮食。”
这就是儒学的定位,它表面看上去浅薄而直白,却有与中国生存结构相匹配的底层深韵。所以我们才一再的说,文化不在于它的表面是否惊艳,只在于它是否与生存结构相适配。
我们来看孔子学说中的原始文化三大要素。
求治,孔子想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改造,恢复到西周早年周礼有序,天下有道的状态,因此叫做“兴周礼,倡王道”。他想把周公旦制礼作乐的政治操作理论化,并得到执行。他的学说中全部都是治国天下的政治和社会要求。
一介布衣,胸怀天下,不自量力,遂成圣人。这是求治的要素。
启蒙,孔子办私学,兴教化,有教无类。所有人不分阶级,都可以在我这里受到教育,这叫有教无类。
中国社会士、农、工、商,其中社会地位最高的文士阶级,就是由儒家开创和培养的。他们握有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解释权,构成统治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孔子诲人不倦,开创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学习教化之风。
一介寒士,面向庶民,蔚然文风,遂成先师。这是启蒙的要素。
最后是教规,宣扬君子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讲“仁”,核心叫做仁者爱人,这可不是什么人人平等的意思,儒学是典型的贵族学说,讲究礼有尊卑。古代社会,管理者都是贵族世袭,想要天下安定,上等人就需要爱护下等人,这叫做仁。除此之外还有礼、恕、孝、忠、知,都是对人们不同社会角色的行为规定。
一介凡夫,克己修德,规范尘寰,遂成教主。这是教规的要素。
因为儒学中教规的元素,孔子被祭上圣坛,号称素王,所有皇帝都要给他的牌位磕头。
集三大原始文化要素于一身,这是儒家学说的分量所在,也是它能统治中国主流文化,像宗教一样牢固,持续2000多年而不溃散的原因。
总结
总结一下,刚才都说了些什么,其实我们就是用一期节目为搞懂孔子学说的核心做了一系列的铺垫。
1、孔子学说与老子相比,浅显而直白,黑格尔对孔子也没有什么太高评价,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不理解孔子学说与中华民族生存结构的适配关系。文化绝不是什么生存之上的存在,他就是生存本身,为我们的生存提供支持。
2、孔子所处的先秦时代非常特殊,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转型时期,剧烈动荡。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以及今后数千年的社会结构都在这段时间被完全塑成。
3、我们从这个极度动荡的时期看到了文明发展的趋势,当时对外战争不断,而且越发的血腥残忍;对内政变不断,整个封建制度剧烈摇荡彻底崩坏;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体制崩坏,国将不国;伴随着进步发生的,是社会的动荡化与紧张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守论的成因,为后世中国的稳定生存奠定了重要基础。
4、中华很早就出现稳定的大国体制,这在世界范围内极为罕见。其原因是中原地区灾害频发、黄河凶险以及北方游民民族的逼迫,使得中原分立为小国无法安然自处。导致天下观的出现,中国必须尽早建立大一统体制。
5、维护人类的生存,是文化最重要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化中必须包含三大要素,分别为求治、教规和启蒙。在我们中国这三大要素全部归于圣人一肩承担。人生可以没有金玉,却不能没有稻粮,儒学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紧密相关,它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稻粮。
6、孔子文化中的三大要素,一介布衣,胸怀天下,不自量力,遂成圣人,是为乱世求治;一介寒士,面向庶民,蔚然文风,遂成先师,是为开启蒙昧。一介凡夫,克己修德,规范尘寰,遂成教主,是为普及戒律。集三大原始文化要素于一身,是儒家学说如宗教般牢固,数千年不溃散的原因。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只是做了一个铺垫,儒家学说被称为中华之稻粮,它到底是怎么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的?它的效用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孔子只谈人伦社会问题,数千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像黑格尔一样质疑他的乏味与平淡?对今天的我们又还有什么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