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陕西省
文学是对生活的品味

文学是对生活的品味

作者: 无言醉美 | 来源:发表于2017-03-19 15:38 被阅读18次

人不平则鸣,水不平则流。生活本身和生活的世界大抵存在这样一种规律——曲折是美的永恒源头。

文学就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现实交错中产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文学是思想的流露,文学是差异化人性的再平衡。

一个人若是到了中年,没有文学情怀,至少可以说这个人的生活是平淡的。前不久,在一次茶余饭后与同学聊天,同学问我对当下的社会满意吗?我不知从哪来的情绪,一下子有感而发。“以前小的时候,只记得人与人之间感情很纯朴,毛主席去世那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还齐刷刷的到村里大队部毛主席像前哭泣,看看周围的大人也都在流泪,就像家里死了亲人;及第小平同志去世时,是在1997年春节刚过,电视里主持人穿着黑色西装,肃穆深沉,那晚我喝多了酒,回家后情绪奔放,嚎啕大哭,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疑惑问我为啥哭,我说小平同志去世了。”,同学笑了笑,“两代人的情感就是两个时代的变化”。“现在这些年,我们已到了中年,更加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然而又似乎不满”同学顿了顿又说。其实静下心想想,虽然日子越来越好,然而我们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大。中年的我们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淀之后,思想已经背负了太多的东西,时代留给我们的或许就是发展的印记,也或是施政所向吧。

我常常的想,文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说实在的我不懂文学,工作这么多年,顶多只是会一些文字。对社会阅历和思考之后,开始对文学追逐其之美,从小学习的课文里总是写一些英雄故事比如董纯瑞、邱少云一样的人民英雄,到了初中以后鲁迅、朱自清、茅盾等一些近现代文学家的文章稍带了一些深意,大抵是反映时病、倡导新风、发扬优良传统之类的。那时候没学过钱钟书、胡适的文章。高中以后的课本里初涉外国文学。也多是以幽默、讽刺为主,最多的还是前苏联的作家写的二战以前或者是俄国二月革命时代的及以前的社会。现在想来高中以前的基础教育课本里所有的文学都是在批判旧的社会,弘扬新社会新风和英雄人物。所以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根植了对旧事物的批判,对英雄人物的敬仰。思辨的扬弃正是从这种教育开始的。

时代更迭必有更迭的理由,正如先进性总是在落后的基础上脱颖而出的。记得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提到文学具有阶级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学就是世代更替的先锋号。

我对文学的理解是基于40岁以后对生活的认识和工作的积累,平淡之余总想写点什么。40岁的男人半生已过,在固定的社会模式和工作机制框架里,若要突破已经太多不可能,若要按部就班生活中就缺少了味道,矛盾之余思想落差逐渐积累,不平则鸣为文,慢慢就喜欢上了文学。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故事的,只是有些故事不够精彩。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还没有故事,只能说他的生活印迹太肤浅,或者留在记忆的或者在思想沉淀的太少。品味生活需要境界。但凡中年人在阅历之后,无论思想、视野都达到一定高度,那些感慨时光匆匆者总是在品味生活。

对于文学的政治色彩或者阶级性观点我不太赞成。任何观点都具有局限性,任何人的思想都具有某种倾向性。文学只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把人的观点表达出来。作为文学,我认为最有生命力的是情感。带有情感的文字才能打动感染读到这些文字的人,没有情感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都生存在人和自然之间,纷繁复杂的生活要素总令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在所有类型的情感中,男女之情是最容易产生文学冲动的,正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爱情或类似于爱情的感情源源不断的输送各种文学题材。另一方面,国人自古有以成败论英雄的习惯,那些落魄者、得意者皆会有感而发而成文。

文字是死的,文学是活的,因为文学有活的情感。文学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味,同样的一天,有的人生活的滋滋有味,有人生活的空乏碌碌,有的人惊天动地,有的人淡然如水;同样的人,不同的日子会有不同的感触,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经历;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社会。

我们没必要为失去什么而悲情不能释怀,也不必因为得到什么得意洋洋。不平则鸣,舒胸达意,用文字蘸着情感,哪怕是悲情或是喜悦,表达出来就会满足差异化,从而寻求一种平衡。等及过了今天,新的一天一切从头开始。我想这才是文学满足像我这样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医治伤痛抒发情感的主要功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是对生活的品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nm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