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敦煌

作者: 10c0f0ba9cfa | 来源:发表于2017-10-18 13:15 被阅读118次
又见敦煌

      “...... ,我的故事已深埋在大漠黄沙之下,您要想知道,就要慢慢寻,慢慢找了!”

    敦煌,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亚欧大陆东西方的交通枢纽。我最早的了解来源于历史课本,但书本简单概括,所有印象最终还是停留于纸上,没有什么立体感及追寻向往的意愿。此次出游,最早的路线规划还不包括这座城市,因与进藏路线不顺路要绕道,拗不过导游再三坚持,才把这个景点加了进去,事后证明这是绝对地正确,原来,敦煌的背后有着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和厚重独特的历史文化,而不是我表面上看到的莫高窟、呜沙山、三危山几个背景。

      敦煌地名的由来,据说是根据当地居住少数民族所取地名音译而来, “敦,大也;煌,盛也。” 。

      敦煌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海拨平均在1200米左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理位置东接瓜州,西达新疆若羌,南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接新疆哈密。地貌特征南有鸣沙山、祁连山,西有库木塔格大沙漠,北有花牛山、石板山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盆地,是沙漠中的一块绿洲。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王潮歌导演的《又见敦煌》这部情景体验剧对敦煌历史作出了基本的梳理。敦煌历史文化是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从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看,敦煌曾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点,敦煌是中国和外部世界第一次握手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窗口。

    「话剧」中徐徐展开的一幅幅敦煌历史画卷,是中华各民族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自强不息的历史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历史人物,其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有文臣,也有武将;有使节,也有和亲使者;有宗教信徒,还有商旅及艺术工作者,他们对中国的统一及多民族融合,对中西方人民友好交往与合作,对“丝绸之路”的开创均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历史创造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又创造了历史,这条路从无到有从荒凉到繁荣的演绎中,是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奋斗的结果,他们上有王公贵族,下有黎民百姓,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尊重包容、平等合作”的丝路精神起源于他们,传承并弘扬于当今社会。下面不妨让我们来“认识”下其中的几位典型代表人物。

      首先要讲的是张骞,陕西汉中人,汉武帝时期的侍从官,“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 “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随着匈奴势力不断强大,匈奴王单于越来越狂妄自大,对西汉边境连年骚扰,年轻气盛的汉武帝继位后不再忍让,决定新老旧帐一起算,要铲除匈奴,但又担心自己的势力不够强大,免重滔父亲失败的覆辙,决定派人游说被匈奴打败的大月氏,双方结盟,一起东西夹击匈奴。张骞向汉武帝毛遂自荐,被恩准,那一年,刘彻19岁,张骞27岁,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他带领1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其实那个时候张骞根本不知道大月氏的具体位置在哪儿,整个朝庭也没有人知道,只知道要穿过被匈奴占领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

      也许是张骞有点背,队伍刚刚到达河西地区就被匈奴士兵所擒,匈奴王单于得知详情,气得要杀掉张骞,但见其长得蛮精神,又是汉武帝身边的人,一定读了不少书,怜惜人才,决定留下为己所用,便软硬兼施封官许愿,还将当地一漂亮女子嫁给他做老婆。结婚生子后的张骞在这里一呆就是10来年,10年来他一刻也没敢忘记主子的重托,为了迷惑匈奴人,穿皮袄戴皮帽,吃羊肉喝烈酒,骑马射箭学方言,慢慢地哨兵也就放松了对他的监视,后来在妻子的帮助下瞅准时机逃跑了,直奔大月氏。

      再说大月氏,被匈奴打败后已在阿姆河流域定居建国(现今的阿富汗等地),其子孙后代非常满足于这块水草丰美的地方,早已失掉了向匈奴复仇的意志。张骞在大月氏呆了一年以后,见游说不成便踏上了归途,可不巧的是途中又被匈奴捉住。直到一年以后,趁匈奴发生内乱,乘机逃脱,公元前126年,也就是出发13年后,带着老婆孩子和西域诸国的情报,返回了长安,稍作休整便向主子及王公大臣作了述职报告,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及其珍奇物产令长安“震惊”!鉴于张骞的功绩,皇上封其为“博望侯”。

      张骞带回来的情报令汉武帝精神大振,决定不等了要主动出击,继“河南之战”大捷,后又连续发动了两次“河西之战”。

      要说张骞运气差也是有根据的,前121年,张骞受命带领一队人马参加了第二次的“河西之战”,配合兄弟部队夹击匈奴,谁知阴差阳错,自己带着人马进入沙漠地带竟然迷了路,贻误战机没达到预期,皇上一怒之下差点杀了他,且看在昔日功劳的份上,只是取消了他的公务员职位贬其为平民。

      被贬为庶民的张骞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百般辗转苦思良策,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经过一番策划,他斗胆向皇上写信,要求第二次出使西域,理由是再帮朝庭寻找盟国,联合夹击一举歼灭匈奴永绝后患,不过这次联络的对象改为了被匈奴大败的乌孙国。皇帝及谋臣经过一番仔细商量竟然同意了他的计划,他又复职了。

      公元前119年,张骞带着随从和珍贵的礼物再次出使西域,抵达乌孙国(今新疆伊犁等地区),一这次又让张蓦失望了,没想到乌孙国被匈奴打怕了,不想再打回故里。游说无果只好返回长安。虽说这次又没有完成任务,但却带来了西域大宛、康居、月氏、安息、身毒等国的大使团,大队人马抵达长安,汉武帝心情颇为喜悦,不但没有责备他,还封他为“大行”,位列九卿之中,估计是现在的外交部长一职,可惜在职不到两年时间便病逝了。

      张骞通过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出使中亚、欧洲的通道,开拓了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将西域的葡萄、石榴、胡麻、黄瓜、汗血马等珍贵物种带回了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因为他的误打误撞,其意外收获,至今影响着世界和中国。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接下来的人物便是卫青和霍去病,陕西临汾人,这两位西汉时期的风云人物,一个是舅舅,一个是外甥,一个是车骑将军,一个是骠骑将军,这一对名声显赫的将军,被戏称为“战神”,历时十年时间彻底打败匈奴,一举收复河西走廊,为开拓西北疆域,打通丝绸之路,保障边疆长治久安,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人为他们的精神和智勇所倾倒,倘若没有他们这般善战的英雄,西汉王朝能否彻底打败匈奴开疆拓边还真不好说,或许中国古代史都有可能改写。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第三位,鸠摩罗什,前秦人,很有名气的佛学大师,佛经翻译家。其父亲印度人,母亲龟兹人,生长于西域,标准的混血。其自幼聪慧,七岁时随母亲出家,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还不到20岁便精通佛法。

      他既通梵语,又娴汉文,在长安他曾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亲自主持译经工作达10多年之久。他老人家一生最主要的成就,就是翻译了35部294卷经书,如《金刚经》、《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阿弥陀经》、《中论》、《十论》等等。 在译经过程中,他所创作的一些词汇如“烦恼、未来、苦海、心田、爱河”等已深入现代人类的生活,有些经典后虽有新译,仍难以取代。

      鸠摩罗什翻译的作品内容信实,文字流畅,他在圆寂前曾发下誓言:如所翻译的经书准确无误,死后焚身舌头不会焦烂。果然,众僧在火化他遗体时,舌头不灰。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佛教界的贡献,在鸠摩罗什经舍旧址上造宝塔供奉他的“不烂舌”,同时修建鸠摩罗什寺庙,该塔至今仍屹立在甘肃省武威市北大街,已有1600年的历史。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第四位, 郑吉,苏州人,西域的首任都护,自幼尚武,为人坚强执着,曾奉命数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8年,郑吉受命在西域屯田积谷,后彻底打败车师国和匈奴人,结束了匈奴独霸漠北西域的政治局面,使西域北道畅通。

      随着几十年顽强斗争和辛苦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了统治机构——都护府,郑吉被任命为西域第一任都护,从此,他在西域的广大地区推行西汉中央王朝的政令,保障天山南北交通安全,保证“丝绸之路”畅通。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代表西汉政府行使对西域的领土主权,标志着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郑吉一生功绩堪比张骞,“汉之号令班于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由于镇守西域有功,郑吉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于公元前49年去世。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接下来的是位普通百姓人物,但却是无法绕开的敦煌历史名人,他就是乐樽和尚,莫高窟开窟第一人。

      公元366年,有师徒三人欲往西天寻找极乐世界,傍晚行至敦煌,露宿前,师父叫两个弟子去化缘,一个东走,一个西去,向西的徒儿就是乐樽,走不远见一条蜿蜒小河,河北是戈壁沙漠寸草不生,河南是一条延绵不绝的低矮山脉,山脚下成片的柏杨和小草,似有百鸟爭鸣,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乐樽面对此景感叹唏噓,留恋不舍,竟忘了化缘之事。时间一久,略感疲倦,便坐地小憩。突然,一道金光闪过,晃得乐樽倦意全消,他猛地站起来睁大双眼,原来金光是来自河南边的山脉,还不止一道,由山顶发出,射向天空,金光闪闪,就好像是千佛在跃动。乐樽原本悟性极高修行也蛮深,见此奇景,顿然感悟,立地跪下身子,高声发愿,从今开始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神供佛,待和尚发愿完毕,光芒俱灭,一切又恢复了原样。乐樽立马返回去找师付,一见面便满脸激动地说:“师付我找到了!找到了!” ,师付也不问其详,只是微笑着看着他说:“那你就留下吧!” 。

      在乐樽的努力下,不久,第一个洞窟就在面向小河的山坡上诞生了。此后,乐樽的奇遇广为传播,远近信士纷纷前来朝拜,上至王公,下至贫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第二窟,第三窟......。

      乐樽和尚遵从心愿,一心一意在此化缘造窟,将自己的才情、志趣、寄托和期盼,全融入到大漠这座山脉之中、洞窟之内。随着国内外佛教信徒及能工巧匠的不断加入,洞窟越凿越多,洞内的雕像、壁画、图䅁等均成为后世的绝代佳作,扬名中外。据说乐樽修的窟之精美后人无可超越,“莫高窟”名字因此得来,以示后人对他的赞扬。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历史绕不开乐樽,同样也无法绕开另外一位小人物,王圆箓,只是,一个是开窟的佛徒,一个是守窟的道士,一个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一个是太上老君的徒弟,当他们来到莫高窟的时候,在时空上已相差了1500多年。

      王圆箓,祖籍湖北,出生陕西,晩清道士,因生活所逼,外出谋生,流落于酒泉一带,后云游敦煌,发现了莫高窟。此时的莫高窟完全没有了昔日的佛国圣地,到处是荒凉残破不堪的景象,但道士不知为何却深深爱上了这块佛地,直呼“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乎”,从此,他哪里都不去了,长居于此守护莫高窟。他四处奔波募捐,自己却省吃俭用,集攒钱财,修整洞窟,清理积沙,不辞劳苦。

      如果说王圆箓只是个普通守窟人,芸芸众生中他也不可能名留青史。奇人必有奇遇, 历史记住了这一天,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揭开了莫高窟天大的秘密,在清理第16窟甬道积沙时,偶尔发现了藏经洞。

      随着藏经洞文书、绢画等面世并流散于世界,敦煌莫高窟的名声才震动了国内外学术界,从此,“敦煌学”诞生了!只可惜当时国家衰败,清政府岌岌可危,慈禧太后对于王圆箓的上书无暇顾及,才造成了这些绝世文物被卖被盗被破坏,让后世痛心疾首。

      如果说因此要责怪道士,那 有失公允,在当时国内外大环境下,一介平民布衣怎能左右莫高窟的命运呢?只是由于王圆箓的无知与无奈,才被斯坦因及伯希和等強盗连哄带骗,将藏经洞的14000多件精美绣品和画卷盗走,仅给了王道士二百大洋。这些被盗的文物现存于英、法、俄等国,让国人无奈中尚存一丝慰籍。

      王圆箓生前将个人全部精力用在了热爱莫高窟,既便死后他仍要守护莫高窟,他的墓塔就远远的对着莫高窟大门,中间隔着一条河。

      为纪念他发现了藏经洞,后人为其写的墓志也很奇特,上面是这样写的:“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最后要说的一位名人,也是“王圆箓”似的人物,莫高窟的守护神,常书鸿先生,满洲人,民国时期著名的油画家。

      常书鸿年轻时留学法国巴黎,他学油画,太太学雕塑,留学十年间,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许多油画作品获金奖或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人生使命往往在不经意间已注定。193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的一个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由伯希和编辑的《敦煌图录》的画册(此人就是莫高窟的強盗),让他十分惊奇,方知中国还有这样一座艺术宝库存在,而在国外引起了轰动,中国人却不知道,这让他内心感到一种震撼。经过数月的内心挣扎,最后与太太商量决定回国,从此,他的命运就与敦煌莫高窟紧紧连在一起。

      回国后的常先生四处奔波,终于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及众多好友的支持和帮助下,促成民国政府设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他任所长,从此莫高窟正式被政府接管由相关机构规范化管理。

      肩负所长使命的他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莫高窟,初到莫高窟他心旷神怡,犹如步入仙境,心情异常激动,彻夜难眠。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这里与巴黎的条件相比那是有多远差多远,没有自来水,没有厕所,没有电灯,饿了只有馒头,但他不计较得失,将全部精力倾注于研究事业,他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深知,他们每天的工作就像在和时间赛跑,因为石窟里的壁画受天气、水分、风沙、光照等影响,任何一点环境变化都有可能加速它的消失。

      常太太陈芝秀,大家闺秀,习惯于城市生活向往追求高品质生活,有天然的贵妇范儿,比如在莫高窟哪怕再泥泞的地方,她也仍要穿高跟鞋,保持一份独特。刚到不久,她也能坚持和丈夫一起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但时间久了便感觉像是在服刑般受煎熬,呆了约一年半时间,在忍无可忍之下便拋下老公和一双儿女,与一个男人私奔了,但这是后话。

      新中国成立后,“敦煌艺术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任所长。后来,他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研究工作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鼓励和支持,其后又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的接见和高度赞扬。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开拓,“丝绸之路”已成为当时跨越东西向最长最重要的“国道”,在这条熙熙攘攘的“国道”上,千百年来走过了无以计数的风流人物,以上几位只是这条路上万千过客中的一员,只是这条路上滚滚人流中的杰出代表,在敦煌走向世界的征程中,他们是贡献者,也是见证者,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向他们致敬!

注:“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最早来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著作巜中国》。

                2017.09月整理

                2017.11月初修改

相关文章

  • 又见敦煌

    在前住敦煌的路上,就听司机说《又见敦煌》值得一看。有《又见平遥》的观赏体验,《又见敦煌》的历史沉淀深深的吸引了我。...

  • 又见敦煌之《又见敦煌》

    下午七点,瀚海戈壁没有一丝风掠过,只有头顶的日光神采奕奕,晒得人眼神有些迷离。一座不规则的蓝色晶体建筑,在眼前突兀...

  • 《又见敦煌》

    在翻越了一个个历史后,那些被遗忘的过去,已经被人类写了下来,在《又见敦煌》这个节目里,我们将再一次穿越那古...

  • 又见敦煌

    2018年7月11日,晚上我见到了一幕让我永生难忘的一幕。那就是王潮歌导演的作品《 又见敦煌》其中,最令人动容的,...

  • 又见敦煌

    本来以为演出是有局限性的,且死板的。其实来说,我并不看好这次演出。毕竟以前的演出太过于死板,甚至于我可以将流程背下...

  • 又见敦煌

    下午听完讲座 让我们真真的了解到了历史 让我们了解笔画 雕刻 的由来 后来我们去了 又见敦煌 我们去了边走边看的...

  • 又见敦煌

    今天晚上,我们去看了一场盛大的表演,又见敦煌讲了丝绸之路中敦煌从古至今的变化。 其中,第三募是一女睡在榻上,那...

  •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你一定认为这是一个将要离开家乡的人对家乡的最后的告别。 其实,这是一部大型的实景...

  • 又见敦煌

    在我们参观完鸣沙山之后我们去观看了大型实景表演“又见敦煌” 它的规模在我看来无比庞大,舞台特效使我们更加为这激...

  • 又见敦煌

    一个个演员身着着唯美的服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使人如痴如醉的表演。 看那敬职敬业的演员身着奇装异服动作整齐划一,调理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见敦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ns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