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大2018年新生王心仪同学,因为一篇文章“感谢贫穷”而大火。无数的自媒体、报纸争相报导。王心仪同学其人其事,咱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我想和大伙聊的是:感谢贫穷惹着谁了?那么多的公号来呼喊“贫穷是万恶之源”“贫穷不值得感谢”。
先来看看贫穷的定义。
什么是贫穷?字典的解释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
这下子问题就来了,谁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缺乏?大概只有那些亿万富翁没,那些确定这辈子钱花不完的人啦。
有人可能在为明天吃什么发愁,这叫贫穷。
有人可能为了出席一个活动没有合适的衣服而发愁,感叹自己太盆穷,买不了那件chanel的礼服。
有人可能会为一栋房子而焦虑,只有二百平,老李家别墅看着真得劲,还是缺钱呀,不然也买个别墅去。
有人在为孩子是上私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发愁,一个十来万,一个三十来万,还是太穷呀,不然直接出国多好。
每一个人都觉得钱不够,都觉得自己很穷,所以才有那一篇篇爆文。
“年入50万,活的像条狗”
“月入3万5,活的像条狗”
“家有四套房,活的像条狗”
百度百科说的很好,贫穷是本不存在的,因为人的命名并定义而假名为贫穷。而定义是相对而得的,不是真实的贫穷。
我们都已经收入那么多,尚且觉得苦不堪言,你两手空空竟然还感谢贫穷?你肯定是哗众取宠,要么是涉事还浅,不懂世间险恶。所以很多人出来教育小姑娘“你应该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努力的自己”。
等等,有点不对劲。人家小姑娘喜上北大,想感谢什么就感谢什么,劳您教育什么呀?
那些教育小姑娘的人不外乎有一个同样努力的自己和一个同样“贫穷”的状态,所以呢,自己不能乐于其中,也见不得别人能够安然度日吧。否则,不是显得我很不堪,很不知足吗?
可是承认自己是不知足又如何呢?
早有圣人说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有乐于穷困的颜回,也有更多为之而忧的人。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颜回,但是每一个人都有或喜、或忧、或淡然的权利。
无所谓好坏、对错,听从自己的内心就好。
2017年高考状元小熊同学说“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的,衣食无忧,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这种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那种外地的孩子啊,或者是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这种东西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很多捷径。”
小熊同学是个耿直BOY,他直言出了他的的状元之路有很多外在的便利条件。这是一种人生之路,然而绝不是唯一的。就像心仪同学,没有那些资源,没有那些捷径,但并不妨碍她和小熊同学站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