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公平必须存在承载公平的主体。对于不同主体,就没有完全一样的感受。公平是主观的,遇到同样的待遇,其内心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作为裁判的第三方也会有自己的感觉。一切主观的东西都无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只能做到平均数量上的平均。感受上的完全的公平是无法做到的。
世间很多事情都是无法绝对判定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所有感受都是主观的。因人因事因时因地不同,感受也都会有所不同。就像我说自我完善是个没有终点的任务一样。人类社会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也是没有终点的。今天的你与昨天的你不同,改变的不只是你的身体,还有你的想法。人生就是一个过程,那么由人组成的社会,其发展也是一个过程。对于公平正义的理解每代人都会有所不同,他是动态发展,不断平衡的。不能以不变的眼光看问题,要以一种适应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动态的平衡,不断的提升适应性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妄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公平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他只是人主观制造的一种感觉。人通过定义一件事是否公平来驱使我们自己做事。公平是人为的,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结果。像速度,重量等参数一样,用来定义我们的各种行为。有了这些度量衡的标准,我们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没有一个参照物我们无法进行改进。而你的改进,也永远是个过程性的行为。不会存在一个最后的结果,每个结果都只是过程性的。一个结果的产生都是为了给下一个目标提供服务。就像我们人类是持续性的一种,你的存在就是为了生育后代。既然我们的存在都是过程性的,那么因我们而产生的各种人类行为,必定也是过程性的。
我们整个世界都是连续的,我们就是这连续过程中的一个个节点。你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
每个人决策都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这无可厚非,人性使然。但是如何平衡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就要由个人道德及社会发展程度决定了。个人修养是一个战胜自己人性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也应该产生对人性制约的作用。毕竟能主动对自己进行约束的人是少数。
一个自利的人才能生存,那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估计早就绝种了。但是社会上又不止有一个人。所以你的自利行为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制约。你不能为所欲为不是因为你不想,而是因为如果你那样做了会受到惩罚。
社会秩序的建立就是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在磨合过程中实现一种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虽然我们现在看过去的制度有很大的不公平性,但我想他在产生之初一定是促进发展的。
单个人的自利行为很简单,但是当所有人的自利行为组合到一起就会产生复杂的结果。在变化当中就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规律又会在变化中不断的改进。实现动态的平衡。
就拿我们的家庭来说,夫妻关系就是一个相互平衡的结果。原来两个人都是自己父母的宝贝,但是当两个人组成新的家庭。那么这两个人的关系就要重新进行一次平衡。就像有句话说的,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在家里你不能用完全的理性分析去解决家庭矛盾。家庭是需要双方共同付出才能建设好的。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如果每个家庭都和谐幸福了,那么整个社会也就好了。
自利是我们存在的基础,而利他是我们可以更好的存在的基础。完全的自利行为只会造成大家都不好过。只有建立在利他基础上的自利,才能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效果。这看似是矛盾的,其实他只是在不同维度上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想彻底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去更高的维度上寻找办法。同一维度的办法永远无法彻底解决本维度的问题。孙悟空为啥飞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啊?因为你始终只是生存在人家的规则内。你的所有世界都是人家创造的,所以你飞不出去。
我们人类为啥不是万能的,也是因为我们被限制在了一定的维度。你只是一个世界的产物,你所有的一切都是来自这个世界。这就把你限制在了一定的维度当中。不只是你的肉体,就算是你所思所想,也只是这个世界在你大脑中的一个投射而已。
用自己来定义自己,你永远也玩不出什么个花样。因为怎么玩也只是你有的这些玩意。不过我想人类的突破最有可能也就是大脑。因为他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通道。如果我们想要进去另一个世界,大脑应该是最可行的方案。
一小时的胡思乱想,跨度有点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