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事 不被无常吞
---《佛说无常经》---
世界一直在提醒我们生命的实相,只是我们被无明蒙蔽了直面生命实相的勇气。
李咏走了,一整天,有关他的卟告,有关他生前的信息,铺天盖地的散布开来,太多的人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然而,这就是事实,当事实来临时,不论我们是否相信,它就是赤裸裸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也有人说,李咏的离去让我们集体面对死亡,
也有人会想,李咏面对死亡时是怎样的? 会恐惧么?
然而,当我们这么去问时,可曾有问过自己,是否准备好面对死亡?
与其去关注死去的人的前生,为何不以此警醒自己?
李咏的离开,恰好是要提醒我们坦然直面死亡的事实,警醒我们如何好好的活着。警醒我们在有生之年明辨取舍,醒悟哪些是最重要要做的事情,哪些是次要的。
经由这样的警醒,我们不会让人生虚度,把时光耗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生命的生生死死每时每刻都在世界上演,没有到它发生在身边的那一天,我们总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远。
不论是谁,不论是国王将项,还是一只老鼠,死亡这扇生死之门,都屹立在生命的另一头,等待我们。
我们独自出生,也将独自死去。 即使是如此孤单,也有影子相随。
想想在临终的病床上,即使是最亲近的亲友儿女,看着我们独自面对死亡的样子,也会束手无策。任谁也无法陪伴自己进入死亡之门的时刻,除了我们的心。
毫不忌讳的说,所有活着的人,其实都正走在死亡之路上,都正迈向死亡这扇必经之门。
只不过,
有的人,非常清楚的看见这扇门,有勇气面对;
有的人,不敢面对;
有的人,从未正视过;
有的人,已经在为如何有把握的迈向它做着准备;
而那些少数的,对生死之道有着确定了悟的人,把这扇门看作是生命新的机会。
圣贤总是提醒我们把观修死亡作为忆念无常的功课。
可是像我们这样深受染污的无明众生,总是活在无明的泥沼里,总是被欲望衍生的蚕茧里不能自拔,忧患得失,追逐名利,汲汲营营过着每一天。
当看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经历死亡,我们除了不愿相信,难以面对,也更加感概生命经历生死的无力,并且发现为时已晚。
我们根本无法预料自己走进死亡之门的准确时间。那些喝水都能被呛死的意外事件,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是一个笑话,或许在你下周去参加的课程里,都有可能被当作教程事例提出。
而在这之前,我们有大量的机会学会面对死亡。如果不直观死亡,我们很难好好的活着。
具足证量的圣贤还总是提醒我们:
在临终时,只有一生的善恶行为在心识中留下的印记会陪伴着我们,而影响我们从容面对死亡的,恰好是我们一生在心识中留下的善行的印记,恰好是那些毫无造作,基于生命本然纯粹的真诚良善,而发生的身语意的印记伴随着我们,有助于我们从容面对死亡。
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濒死经验后,才触及到生命中最最珍贵、最最真实、最最细微、最最纯粹的极点,才开始明白如何才是好好的活着。
在我所听闻到的故事里,那些越早直面死亡课题的人,总是越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总是能为社会和世界产生不同程度和广度的影响。
每当有关死亡的消息传来,如果我们去回放与之相关的生命足迹,便很容易的发现,不论多么有名望的人,不论生命之花绽放的多么灿烂的人,那些深广的足迹以及精彩的时刻,都如同五彩滨纷的泡泡球一般,弹指即灭,了无痕迹,除了留存的那些物品,那些灿烂,连一丝烟都扑捉不到。
生命是如此脆弱,但生命的旅程可以是富有力量且发人深省的,生命的力量是每个人都本自具有的,而且是每个人都能妥善运用的。
只不过,只有很少的人把此当作真实的事情认真以待。
往昔的诸多大成就者曾说:如果能够观死无常,最基本的法门也是是甚深法,也是能够有效帮助我们迈向解脱之道,进入死亡之门的法宝。
对我们死亡有帮助的就是我们生前在心识中留下的善的印记。
以及你面对死亡时,修持的功力(对心识的掌控力)。
无论生前做过什么,修持的好不好,面对死亡时就能见分晓。
在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 能够教会我们生的人很多,能够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人很少。
佛陀是以凡人示现在人间,并且教导我们如何面对生老病死的伟大人类精神导师。
在历史的传承以及古老的教法中,那些成就者不仅告诫我们,还以一生的行谊向众人示现,如何正确的面对死亡。
藏地是备受诸佛加持护佑的地方,他们认为死亡是生命新的开始。并且,这是重新转化生命的绝佳机会。 当然,这里说的是能够学会如何把握这个绝佳机会的情况下。
具足证量的修行人,即使在临终前,除了不会被肉体的状况所影响外,仍然能够自如的掌控心识。
死亡对他们来说,恰好是他们向无明众生诠释面对生死最生动的一课。
也恰好是如佛陀般,以凡夫之身向漩斡于无明之洪流中的众生,示现死亡的确定性,以及可以借由正确面对死亡转化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我想这就是我真正要去思维的,这也恰好是在物质如此富足的社会中,我们所要真切的去面对和思量的。
在死亡来临时,即使把整个地球用黄金铺满,对我们的即将走入死亡之门的心识来说,都起不到半豪的作用。
我们只能透过善加看护好自己的身语意,明辨取舍,取重就轻,让每个一去不复返的一天都篆刻良善的铭记。善用每个一去不复返的时刻,珍惜此生,重塑未来。
宗萨钦哲仁波切曾说:
任何触发或引领你趋近实相的事情。
即便那是一场官司或一场车祸,但只要让你警觉到无常或想起无常,就是加持。 在佛教里,加持和福德是很相似的。
所以,我们真的要感谢身边所有听闻到的有关生命死亡的消息,让我们再一次有机会直面死亡,并藉由死亡思维生命的实相。
昔前吾之心识独漂流,
随业流转为此受今生,
旋如自酥油中拔发般,
弃诸所有孤零一人行。
—巴楚仁波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