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李忠秋
时间:2017.6.5 晚上8:00
课程大纲:
- 识别:如何从自我经验中,沉淀出可意会的隐性知识?
- 外化:如何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表达出来的显性知识?
- 融合:如何将显性知识,构建为结构化的理论体系?
- 建模:如何将知识,打造为独特的形象化模型?
- 输出:如何传递知识,使学员更容易得到并转化为能力?
(一)理念篇:结构思维三层次模型:
- 理解:目标叫“隐性思维显性化”【找出】
- 重构:目标叫“显性思维结构化”【加工】
- 呈现:目标叫“结构思维形象化”【传递】
(二)方法篇——1、【理解】:识别概括技术,隐性思维显性化
Step1:识别:哪些是“事实”【例子】,哪些是“观点”?
Step2:判断:案例支撑哪个观点?对应关系怎样?
Step3:概括:简便语言概括【核心思想】,一句话主旨
想象“树状图”:
- 中心思想是什么?
- 几个理由来支撑?
- 几个事实依据支撑理由?
错误:
- 无明确观点和中心思想
- 有观点,但无事实依据
- 案例不对应
(二)方法篇——2、【重构】:结构思考力四个核心原则
- 【论】:结论先行——先总后分:传递效率更高
- 【证】:每一类进行“概括”
- 【类】:归类分组【分类】
- 【比】:逻辑递进——讲时,有没有逻辑顺序?【重要程度、流程顺序】
举例:政府公文、媒体标题、麦肯锡方案
应用:知识体系设计重构、某个知识要点、某一页PPT
(二)方法篇——3、【呈现】:结构思维形象化
一张纸画出“企业战略”
0、有几个知识要点?
- “配”关系:要点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流程、合力、阻碍~
- “得”图示:什么关系得什么图示(SMART)
- “上”包装:伸手要钱【线索:高度浓缩】
(三)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