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过一些,迎着红彤的阳光,不刺目的阳光斜着射入窗台,温柔的躺在了天台上,窗外都是这沃野黄色和绿色交映的绚烂,刚收获过的田野,远处高楼大厦的影子,被这晕秋阳照射的光芒拖得扉长。
量化的择偶标准,就是你要的幸福?红彤彤的光映在葱绿间的白墙红瓦上,将那上面的釉色都镀了一层柔亮的颜色,有种奇幻油画的错觉。颇有一番精灵秘境的意味。
上午,微信上颇为热闹,围绕着一个话题,大家畅所欲言,互有争执。话题虽不讨喜,却是到了某个年龄段不可逃避的话题——择偶标准。
择偶标准也就是男女之间进行恋爱与组成家庭时相互选择的主观评价标准,是人脑对于男女之间价值关系的客观价值标准的主观反映。这就是教科书式的解释。
大家畅谈的择偶标准里,无非三点:
一、
选择对方的个人条件。诸如是否有可人的相貌,是否有让人依靠的身高,是否有照顾长辈的孝心,是否有努力奋发的上进心,是否对自己体贴入微,是否有着发自内心能够让人感觉到温度的善良....
记得有一个相亲节目喊出来的择偶标准: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忠于人品,痴于肉体,迷于声音,醉于深情.......一段感情开始的时候,牵连两个人在一起的就是双方的脸庞。
可是有人光鲜亮丽却也咄咄逼人,有人其貌不扬却让人心生好感。前者让人窒息,后者让人舒服。
以相貌为开端的感情,如水上浮萍,风平浪静能开出漂亮的花朵,一遇风雨就支零破碎,不堪一击。
二、
选择对方的家庭条件。从古至今,中国社会里的婚姻都被强加了一个门当户对,多少爱情都败在了门户之见的铁壁下,造就了多少痴男怨女。催生了张生与崔莺莺、陈世美与秦湘莲以及陈子龙与柳如是等一系列的昆曲杂剧故事。
很多的爱情与婚姻从来没有彻底的脱离过门当户对这个观念的束缚,尽管现在随着人们思想的日益开放,部分家庭与环境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接受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与婚姻,也有少数恋人最终修成正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许多爱情夭折在了门当户对的观念里。
现在的人选择婚姻,很多人认为对方的原生家庭这一点很重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门当户对观念的影子。
一个才华出众的小伙子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共坠爱河。小姑娘的家人极力反对,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小伙子家太穷了。姑娘的极力坚持,却不料意中人得知此消息后意外地离去。
姑娘遭受重大打击,万念俱灰。不久,姑娘听从父母的安排,和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富家子结婚。
时光流逝,姑娘发现,她从一种伤痛中走入另一种更深的痛苦。
这样门当户对的婚姻,又何其不幸。
三、
选择对方带给自己的感觉。有人说:我想要的婚姻一定要三观相合。
有人说:我要找的对象一定要对我好体贴入微。有人说:我要的感情就是两个人相处的舒服。
我认为三观并不是宏大的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是具体到两个人对生活,对工作,对未来,对家庭,对婚姻的态度,因为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还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即使两个人的各方面条件都很相当,但是却没有相互契合的价值观,那也不过是鸡同鸭讲,徒增婚姻的烦恼罢了。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到: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草率的婚姻少美满。
婚姻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量化的择偶标准所带来的感情,就犹如孤立在悬崖峭壁上的鸟儿,不知去往何方。
高尔基说过: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一段美好的婚姻犹如香气扑鼻的美酒,轻嗅之间就让人沉醉其中。
抛去量化的择偶标准吧,良人自然在路上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