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就是努力发现并承认言行后面的潜意识情欲,看着她,不逃避,试着接近,抚摸安慰,和平共处,这虽然“他妈的太苦了”,却会有益于未来的自己。
听来一个好笑故事,不过细细琢磨,竟然寓意很深。
一个人开车去某出农村景点游玩,知道就在附近不远处,却感觉路线不大对头,就想问问路人。遇到一个行人,摇下车窗,刚说一个“嗨”字,突然一踩油门离开了。一边离开,一边嘟囔,好像是老家村里某个人。大家哈哈大笑,知道这里距离老家村子不远,可能是熟人,不过提醒说你都招呼人家了,就是村里人又如何呢。
有人解围说,可能久不回村,遇到人不好意思吧。
询问之下,也没有得出究竟。后遇到其他人,继续询问,方知景点入口换了位置,这个老地方早就废弃了。调头回走,路过刚刚遇到那人,司机细看之下说,不是村里人啊,要不打个招呼,大家更是笑了,不认识人家还招呼啥。
想起那首古诗不古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时来。”所谓近乡情更怯,倒是可以理解。不过遇人仓皇而逃故事,还是有些不可理喻。
当然,在心理学视野下,你之所以不能理解一个人,唯一的原因是“你不是他”。
不过还要试着追问,问路遇熟人落荒而逃,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给个解释不难,比如不想和人打交道,迷路遇到熟人尴尬,不愿意寻求帮助,担心被人笑话而丢脸。总之,遇到尴尬时候,最好周围空无一人,即便有人看见,也都是陌路人,最糟糕的是被熟人碰倒,脸面无处可放,好比不小心跌一跤,最怕被熟人搀扶起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或者说这样言行反应后面有什么好处呢。任何言行背后,心理学理论认为一定有其理由存在,例如一定有利于个体利益。这个看似好笑行为后面,可能是对变化的威胁应对,微不足道安全感的维护,是对自己形象的维持,反过来说暴露的是自己安全感缺乏。
当然,继续推理下去,还反映出与村人的隔阂,与村人的不信任,是自我保护的潜意识行为,因为这种逃离反应与远古人遇到危险非常相似。要么战斗,要么逃离,这是古人处理危险的不二法宝。
也就是说,个体所有言行后面,归结为趋利避害,自我保护,感觉良好,总归不太错。
如果这是可能的最好理解,也就可以理解派克的一番话,“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就是懒惰。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惯于选择平坦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惰性使然。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我们其实害怕失去当前的地位或者角色。”
派克的这番话是深刻的,所有言行背后无疑是指向潜意识自我的好处,用以维持我们的脸面,维持暂时安全舒适感受,这就使得我们选择一条简单的应对之路,那就是不做正面对峙,而是默默选择逃避、离开的“捷径”。只是这个逃离选择只能即时满足,而延迟满足的乐趣与成长就此耽搁了。
因此可以理解“闻香识女人”那段经典台词,“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他妈的太苦了!”
这个逃离故事,也许隐喻的正是潜意识恐惧、懒惰等情欲,集中表现为不敢面对真实与现实。作为普通人,就是努力发现并承认言行后面的潜意识情欲,看着她,不逃避,试着接近,抚摸安慰,和平共处,这虽然“他妈的太苦了”,却会有益于未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