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以往的行道树多侧重于冠大荫浓、吸尘、降噪、抗逆性强等生态价值,最近几年,新兴的行道树在保留原有生态价值的基础之上,注入了更多的观赏价值,如观花、彩叶、彩枝、彩干等,这使得行道树景观亦不弱于公园及绿地景观,逐渐成为各地城市绿化中一张亮眼的新名片。
一、行道树的种类
当下,在观赏价值上有突出效果的行道树种类还不算多,绝大多数行道树在花叶果干等方面的景观表现依然较为普通,如法桐、国槐、枫杨、香樟等。行道树的观赏价值除树形树冠外,主要集中在花朵和叶色两方面,常见的观花行道树有栾树、大叶女贞、七叶树、羊蹄甲等,泡桐、合欢因抗风性差、病虫害重等问题在行道树上的应用逐渐减少。常见的秋色叶行道树有白蜡、黄栌、水杉、枫香等,银杏和杨树分别因成荫慢和飘絮等问题在行道树上的应用也在逐渐减少。
常彩叶行道树有金叶国槐、金叶榆、金叶水杉、金叶紫荆树等,通常春夏秋三季常彩,以金叶为主的常彩叶行道树一般不会大批量应用,因大面积长线条的金色会给驾驶人员造成视觉疲劳甚至产生眩晕感,可在中分带中搭配其他行道树分段栽植。观枝和观干类行道树目前还比较少,其中金枝国槐在人行道行道树上有少量应用,白桦、血皮槭等观干树因生长上的一些问题较少用作行道树,但仍可在道路节点或分车带中点缀栽植。
新品种在行道树上的推广应用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过最近几年,国外和国内的新品种产生了一些较为强烈的联动,一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在各地道路绿化提质升级项目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观花行道树中的蓝花楹、黄花风铃木、‘染井吉野’樱花及‘四季春1号’紫荆树等,秋色叶行道树中的美国红枫、娜塔栎、欧洲小叶椴‘绿塔’及‘丽红’元宝枫等。
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新品种,通常会有至少一个季节的景观效果非常突出,在作为行道树栽植时,比常规树种更能够为道路增色添彩,如‘四季春1号’紫荆树的3-4月,蓝花楹的5-6月,美国红枫的10-11月等,但目前仍不存在某种绝对意义上四季景观都非常出彩的行道树品种。
“四季常绿”口号的提出,让一些北方城市开始格外关注不落叶的常绿阔叶树,但其实除冬季气温较高的华南地区外,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行道树均适宜栽植落叶阔叶树,不必一味追求常绿。这些落叶的行道树只需在春秋两季中有一季景观效果非常出彩即可,因为在夏冬两季,人们对行道树功能性的需求往往大于观赏性,如在夏季通过浓密的枝叶来遮荫,在冬季通过落叶来让温暖的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因此,那些能够在夏冬两季兼具功能性与观赏性的行道树品种就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不过在北方依然十分稀缺。
“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是时下不少城市园林建设的目标,但单凭一两种植物是很难呈现这样的效果的。一条道路中,有时不仅需要多种乔木,还需要在林下搭配各种灌木或草本,以此来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延长街景的综合观赏期。行道树是道路绿化项目中的骨干植物,在打造道路景观时,首先要确定行道树的种类,其次是林下植物的搭配,整体的植物应用原则是,以乔木为主角,以灌木、草本为辅助,取长补短,互不影响。
二、行道树的乔木搭配
道路中能栽植行道树的区域有中分带、侧分带(又称机非隔离带)和人行道等,为了实现对称景观,充分展现行道树的观赏价值,建议侧分带和人行道中栽植同一种行道树,如此便可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形成景观郁闭,营造观花或观叶的隧道感。不过目前多数道路依然在侧分带和人行道中栽植两种不同的行道树,如侧分带中栽植栾树,人行道中栽植法桐;侧分带中栽植刺槐,人行道中栽植乌桕;或侧分带中栽植国槐,人行道中栽植‘四季春1号’紫荆树等。这种不同树种的搭配,虽然多了一些变化和层次,却少了行道树应有的震撼、深邃感和空间视觉冲击力。
若道路中分带很宽,并且距离侧分带较远,则可在中分带中自由搭配行道树。在侧分带及人行道行道树批量栽植的前提之下,中分带的树种选择与搭配可以灵活一些,可分段栽植多种行道树,但所选种类最好与两侧行道树有所区分并形成优势互补。
若两侧栽植的是观花乔木,中分带便可栽植常彩叶树、秋色叶树或常绿树;如两侧栽植的是‘四季春1号’紫荆树、玉兰等观花乔木,则中分带可栽植元宝枫、黄连木、雪松等。若两侧栽植的是观叶乔木,中分带便可栽植观花乔木;如两侧栽植的是美国红枫、娜塔栎、白蜡等,则中分带可栽植‘四季春1号’紫荆树、桂花、樱花、广玉兰等。
三、行道树下的植物搭配
行道树景观的观赏主角是乔木,在为主角搭配林下灌木或草本时,切忌不要喧宾夺主,争取将二者在观赏性上做到互补。
目前各地多数项目的行道树下仍习惯栽植绿篱或灌木球,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看点,但也为后期打理埋下了较为麻烦的伏笔。以各地‘四季春1号’紫荆树的林下绿篱搭配情况为例,较为成功的是“红叶石楠+龙柏”形式,优点是上下层中的三种植物均在相同季节的相同时期里迎来观赏性上的高光时刻,即‘四季春1号’紫荆树的紫红色、红叶石楠的亮红色、龙柏的鲜绿色三种颜色相互融合,形成色彩丰富的行道树景观,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并且能够在冬季依然保有一定程度的色彩。相对的缺点则是春季高光时刻过了之后,余下的大多数时间里颜色均为绿色,整体景观略显单调。
其实除红叶石楠外,红花檵木、金边黄杨、金叶女贞等绿篱的最佳观赏期均是春季,在与秋色叶树行道树搭配时较为互补,但与‘四季春1号’紫荆树、玉兰等春季观花行道树搭配时,会出现高光重合,这时若能增加一款夏季出彩的灌木搭配栽植将会更加贴合“三季有花”的要求,而夏季开花的天鹅绒紫薇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林下搭配绿篱的行道树,树木的分枝点最好在2.5米以上,否则在绿篱的高度遮掩下,行道树会显得有些矮小,不够挺拔大气。
行道树下搭配绿篱和灌木球的不好打理之处在于不间断的绿篱使得行道树不可接近,对行道树的精细养护不宜进行,而且在修剪树干周围的绿篱及灌木球时,容易伤到树皮,而绿篱和灌木球长期不修剪会长得过长过密,失去规整形状,从而使得景观看起来荒芜潦草,有破败感。“行道树+绿篱”的搭配形式在竣工后一二年内效果最好,但时间久了便较难维持最初效果,有些项目甚至在验收后不久就将绿篱全部撤掉,改为其他更易打理的单一植物。
例如,荆州武德路中分带中,每三株‘四季春1号’紫荆树为一组组合栽植,林下原本搭配的是红花檵木、金边黄杨绿篱和大叶黄杨球等,形成了具有较好层次感和色彩变化的魔纹效果,但后期因为不好打理,经常需要补栽等问题,如今已经将全部林下植物去除,改为草坪,并在每两组‘四季春1号’紫荆树中间栽植了大叶女贞。可见,市政项目中的“好看”与“好维护”有时确实不易调和。
一般来说,乔灌木的最佳观赏期都不会维持很久,都会有较长时间的普通绿叶期或无叶期,且灌木的规则形状需要经常修剪整形,维护难度较大。而草花的最佳观赏期相对较长,可以与乔灌木形成优势互补,但有些草花依然需要每年甚至每季更换,这也就增加了额外的栽植成本。
南京浦口大道侧分带行道树用的是‘四季春1号’紫荆树,下层搭配的是时令花卉,基本上每个季节都会换一种,如春季搭配四季秋海棠和三色堇,夏季搭配马齿苋等,草花低矮不遮挡行道树树干,既能充分展现行道树的高大挺拔、季相变化,又能画龙点睛与虎添翼,用花卉增加地面色彩,人为为街景创造变化,使得驾驶人员始终保有新鲜感。
上海石门一路侧分带行道树栽种的是‘四季春1号’紫荆树,为了与其突出的春花效果相匹配,下层搭配了火焰卫矛、银姬小蜡、金叶锦带、水果兰、荷兰鼠刺、茶梅、八仙花、复色矮紫薇等八种色叶及观花灌木,可谓是用了花境的配置来装点行道树,在市政项目中还比较少见,也侧面反映出园林主管部门对行道树景观打造的重视程度正有所提升。
行道树下植物搭配的种类越多,养护难度越大,因其生态习性并不完全相同,水肥控制无法做到雨露均沾、面面俱到。而经常更换林下花卉又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成本,有时虽然应用的是多年生花卉,但为了吸引游客还是需要经常更换,这在以植物景观为主的景区中十分常见。以上层应用‘四季春1号’紫荆树的项目为例,在下层植物搭配上,大连英歌石植物园用的是花毛茛,成都植物园用的是冰岛虞美人,北京花乡世界花卉大观园用的是黑心菊和鼠尾草等,在花卉花期过后都会再更换为更加吸引眼球的其他植物,如粉黛乱子草、郁金香等。‘四季春1号’紫荆树的下层搭配任何矮生花卉基本都不会出现不协调的问题,只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量将花卉栽植在树池外围,切忌将花卉堆积在根茎处,这将导致变相深栽,影响树木健康生长。
植物搭配多以观赏性为第一考虑标准,但若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一些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就再好不过了。比如在文化上与‘四季春1号’紫荆树息息相关的植物有:萱草、兰花、桂花、梅花、棠棣等,在实现相互之间的植物搭配之后,“堂前荆树紫,阶下萱花红”、“春风荆树发条枝,夜雨芝兰秀芽茁”、“荆花既烨烨,桂树亦团团”等古诗句便能够为这样的景观场景增添更多的寓意与文化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