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夺位和肘不离肋

夺位和肘不离肋

作者: 林中声 | 来源:发表于2020-01-24 20:53 被阅读0次

转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10/21/35622612_814106219.shtml

夺位,就是对抗中抢夺、占取对手刚才站立的位置。

相互站立对攻,彼进我退,始终谁也占不了谁的位置,这样整个体重的力量作用不出去。

要想打出整个体重的劲儿,非夺位不可。

“脚踏中门夺敌位,就是神仙也难防”,中门在哪?

人从头顶百会穴垂线向下经会阴穴,至两脚连线的一点,前后、平行站立都一样,这条线叫中线。

踩住人体中线至两脚连线的一点或者步过一尺,就叫踏中门。

发重拳,放人丈外,一定要脚踏中门,发完力,占的是对手的位置。

内家拳,一直把起步趟水、趟泥类似的训练看的很重。

进退迂回,最注重的就是小腿、脚掌的阻力感,讲究起步如泥里拔脚,一进、一退、一转好似在泥地里豁出一道沟来,落步如大树栽根。

一般人重的是拳脚凌厉,懂行人下的是腿上功夫,不是腿法,是走路如趟泥的功夫,脚蹬中门夺位,没这个不行。

配合夺位,起手必护头,按、挂、偏、拉,自不必说,单说发重拳的“肘不离肋”。

肘不离肋,在现代搏击已不多见,因为搏击重在击头,不讲究夺位。

但是,搏击的下勾拳也是肘贴着肋的,肘贴着肋,等于小臂的肘端在身上找了一个杠杆支点,有支点的小臂打出拳来,很重。

幅度很小的坠肘出拳比如崩拳,看似肘尖前催一点点,主要是为了突出前脚步法过人,如果出拳的幅度过大,会影响步法夺位的突进。

另一个,要想打出身上的力,出拳的幅度就不能大,肘贴着肋,只催进一点点,这样身上的力才大,因为小臂的肘顶在身上有一个支点

结合步法来看,打拳肘离肋部不远,是突出前脚迈进的夺位。

而从打击力考虑,则是为了缩短胳膊的杠杆力臂,充分打出身上力。

表演和实战是两回事,表演讲的是动作舒展,实战要的是紧凑,二者混淆是当下习武者的通病。

因此,练习大成拳,一定要多练推坠桩,打拳发力时,多注意肘贴着肋,给小臂找一个贴身支点。

推手放人时,欲行大步夺位,必须坠肘贴肋,身动大于手动,形短力长

夺位和肘不离肋,可谓互相配合的两个要点,不夺位,不足以掀翻对方;不谨守肘不离肋,不能够突出身体拧转前催的力量。

相关文章

  • 夺位和肘不离肋

    转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10/21/35622612_814...

  • 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原文)手足法 心要狠,手要毒,眼要奸。眼有鉴察之明,手有拨草之能,足有行程之功。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

  • 太极拳要领之五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在松胯屈膝、含胸塌腰束肋的同时,将两肩井松开下沉,两肘随之下塌,周身骨节放松,心气沉入丹田,清...

  • 肝经上的重要穴位(四)章门穴

    章门穴,位于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之处。章门穴又名长平,季肋,隶属于足厥阴肝经。 章门穴的具体位...

  • 南拳基本肘法之撞肘和拍肘和担肘

    南拳基本肘法包括插步撞肘、单蝶步拍肘、弓步担肘。 插步撞肘 单蝶步拍肘 弓步担肘 转自朱瑞琪 来源:南拳入门与提高...

  • 夺位

    赵郡地处边陲,这日,赵国侯赵暄正在两位姬妾的陪伴下用晚膳,儿子赵璟鼻青脸肿地跑了进来:“父亲,您快派人把那些刁民都...

  • 夺位

    夜,愈静。 流光派议事大厅内。 “你们,是要反?”紫面虬髯的汉子眸沉如水,声色厉然道。 “嘿嘿,老大,利自当先,是...

  • 呼吸与核心作业

    俯卧胸椎卷起:大臂120°,耻骨与肘支撑,胸4后伸发力 仰卧胸椎卷起:骨盆中立位,降肋,头手对抗,胸椎一节节卷起 ...

  • 艾艾贴穴位·章门穴:利肝健脾

    【取穴位置】 章门穴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 【解剖位置】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

  • 南医三院肩肘外科巧用新技术成功为胸锁关节脱位者行手术治疗。

    近日,南医三院肩肘外科成功应用异体肌腱,为一位双侧胸锁关节脱位患者同时重建肋锁前韧带及胸锁前韧带。据悉,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夺位和肘不离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ac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