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迎新班 |「圆桌论坛」第六期 学习笔记

迎新班 |「圆桌论坛」第六期 学习笔记

作者: 勾漏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4-04-13 14:43 被阅读0次

上个月,迎新班迎来了「圆桌论坛」第六期,简书读书伯乐梦里依稀风铃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期详细的交流分享。在这里复盘下学习笔记。

风铃老师首先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说了读书写作的好处。然后跟我们介绍了以往推文中常出现的问题。

第一,引用原作品或引用互联网上的资料过多,引用内容不能在你的文中占大多数。或者是小说,几乎是复述了原来整个故事,或者是局部,这都不行。

第二,投稿作者对拆书稿、读后感、书评,概念混淆不清。

第三,文字结构松散冗长,主题混乱,罗列或复制原书内容过多,缺乏新意。

第四,有些作者很喜欢摘录原书的金句,切记不要在结尾一口气堆砌七八段。

第五,标题不规范。有些作者的题目为:《书名》| 主题或者总结性的比较醒目的一句话。还有书名后标“‖”的。这样的题目都不规范。

“|” 这不叫分割号,而是间隔号。表示类别或特殊强调的(比如某活动特属:××征文丨 题目)。书名、剧名的书名号跑到“|”之前是不对的。但是,作者可以用破折号,让书名号用在破折号的后面。比如:“《无问东西》‖我为什么不会同情刘淑芬”这个标题,可改为:我为什么不会同情刘淑芬一一《无问东西》读后。

第六,把AI生成稿当原创投稿给伯乐,这不但困扰编辑,也违背了简书平台倡导原创的理念。

接着,风铃老师就几种常见的与读书有关的文体作了分析介绍。

书评,顾名思义就是对图书的评价。这是重在评论。无论何种书评都要以图书为中心,对书进行介绍。评论和研究,它可以向读者传达文化出版和学术研究的信息。那书评的“评”,关键是要更多的放出专业的眼光,或对书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思想观点发表看法;或对行文的艺术特色加以点评,抓住其中的一部分“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所以,书评考量的是书评作者的综合能力,它仿佛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书评作者的思想见地、思维水平、鉴赏能力、阅读知识面等。

读后感,重在找到感点。所以写“读后感”,阅读对象更广泛,写法更自由。只要是文学作品,都可以写读后感,读后感的感,可深可浅,或感性或理性,或是二者兼具。一篇文章可以生发出许多感点,但作者通常只能论述一个中心,不可面面俱到,因此需要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写来得心应手的一个感点,作为写作中心,然后加以拓展成文。

拆书稿,是比较客观的论述,相当于你是作者的代言人,你帮他把这本书的内容讲解给别人听,要求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阐述这本书。当你读完一本书之后,把里面的精华内容提炼出来,然后按照某一点或者某几点明确的主题写成文章。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多篇文章。

拆书稿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先复述一下这本书写了什么?第二,再拓展一下这本书的相关作者资料和背景资料。第三,把书里的内容跟我们现在的社会热点、现实生活结合一下。

再下来,风铃老师以一篇2000字左右的书评该如何布局为例子,讲解了写书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剧透书本内容多少较为合适这问题,一般来说,“剧透”要占到整篇文章的20%-30%;其次,“剧透”要求高度浓缩,用一两句话将你传达的信息表达出来即可。

此外,在写一篇优质的书评之前,选对书很关键。不是所有的书你都能写好书评的,初写的人可以找那些你受触动的、特别喜欢的、或是特别熟悉的领域,这样写出来的书评容易出彩。

另外,如果你决定写书评,一定要精读这本书,不要放过细枝末结,要能深入理解这本书。还要了解作者,收集着关于他写作本书的故事。有的时候,他(她)的写作故事好像比其创作出来的小说还有意思。

所谓书评,就是基于书的二次创作,以评介为主。这也是书评的价值,它并不只是简单的介绍或读后感,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书的内容和价值。

把握书中价值,了解读者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于书评人的阅历及审美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经常说一本书的精华只有20%,那么如何才能提炼这20%,并且满足读者对于这本书的期待,就很考验书评人的功力了。选择什么样的角度,什么价值立场,这对于书评来说特别重要。

关于价值立场,简单来说就是有客观的批判精神。在写书评时呢,既要保持有自己主观的见解,又要避免感情用事,顾及读者的客观需求。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在自己主观见解下自嗨下去,忽略了读者的需求。对于作者的表达和内容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甚至可以提一些建议,但是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

所以总的来说,书评是对一本书的再次创作。它从书的内容出发,经过书评人的思考与取舍,传递书中价值,最终抵达生活、抵达人的情感与心灵。

一篇常规的书评中,通常含有六个基本要素:目标、读者、组织、头脑风暴、初稿、修改。

1)目标:就是就是你想要表达的观点,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好还是不好。

2)读者:是你想象中表达的对象,你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想要看到什么、比如什么样的信息或者什么样的态度。

3)组织:指文章的基本框架。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它的结构与其它文体类似,是由开头中间 结尾三部分构建而成。对于书评来说,一般在开头介绍书的基本信息,中间讲书中精彩的部分以及你的观点,结尾做出总结,告诉读者你的看法。

一般来说,开始的“剧透”要高度浓缩,用一两句话将你要传达的信息表达出来即可。借由“剧透”的内容,再来阐述你的观点,夹叙夹议或者是层层递进。

4)头脑风暴:是你开拓思路的阶段,这个过程不要给自己任何限制,想到什么就写下来,不要去批判它好不好或者对不对,写初稿子时可以一气呵成,把你的想法都写出来,然后留到修改的时候再进行调整。我们说“快写慢改”,一般而言写完一篇文章不要立刻进行修改,最好放个两三天再改。

在写作过程中,前四个要素并没有顺序要求,可以从任意一点开始,重要的是打开思路,理清逻辑。

以虚构类图书为例,一般就是小说,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作品。所以给小说写书评,主要看它的想象力。一本好的小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在主人公或其它人物身上发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

虚构类书评最终也是要联系到人,联系到现实生活。首先大致介绍一下书的背景信息和故事梗概,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观点。然后借由这个观点引发到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上,讲述自己经历过或看过听过的故事,然后再落回到书中的内容,再次引用和发散。

这里说明一下,引用和发散的次数根据你自己的内容来决定,比如你一篇文章只想说明一个主题,那就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即可,如果你有三四个小观点,那也可以来回引用三四次,这并没有具体限制。结尾部分一句话总结,说出你推荐或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一本好的作品往往会给人以各个角度的启发,如果你对一本小说的感悟很多,也可以写几篇不同主题的书评,这样无论是你自己发表还是投稿,都能令你获益良多。

书评难写,需要厚积薄发,功夫在书外,即要遵循一定的框架,还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形式漂亮,内容精彩,个性亮点,可读性很强。

好书评没有套路,也没有刻板的字数限制的。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大胆去写。

相关文章

  • 2022-03-07

    原文标题:《行走笔记:不适合用加密圈的方式拥抱元宇宙——元宇宙圆桌论坛(三)》本篇笔记来自3月2日巴比特的直播《元...

  • 向成长迈进!

    圆桌论坛,听起来很高大上吧?有时觉得还“高攀不上”吧?事实,它并不遥远。“刘家大院”的圆桌论坛于6月20...

  • 互动语文圆桌论坛

    这是一群有教育情怀的青年人的自发组织。在这些个沉寂的冬日里,他们汲取洮水流珠的灵动与生机、岷山雪峰之钟灵毓秀,炳承...

  • 迎新班毕业测试题(三)

    为了更好地了解简书,检验迎新班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暂定了试卷(草稿),做为迎新队员和迎新班毕业考核标准。 ...

  • 迎新班毕业测试题(二)

    为了更好地了解简书,检验迎新班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暂定了试卷(草稿),做为迎新队员和迎新班毕业考核标准。 ...

  • 迎新班毕业测试(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简书,检验迎新班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暂定了试卷(草稿),做为迎新队员和迎新班毕业考核标准。 ...

  • 中国投资年会之核心竞争力产业峰会(四)

    【圆桌论坛】高端装备专场 演讲摘要 在下午的“高端装备专场”圆桌论坛中,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大米创投董事长艾民...

  • 第六次妈妈圆桌会小结

    今天的圆桌会是第六期,也是第二季圆桌会的最后一期,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焦点解决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欣赏和赞美...

  • 迎新1班+教育创客学习学

    迎新1班教育创客学习学参与项目1

  • 小红花 🌺,见证你的简书学习力

    今天一早,LP理事会就在迎新大班发了一条公告: 迎新班5.12公告 【今日第2条】请大家回顾进入迎新班以来的学习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迎新班 |「圆桌论坛」第六期 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ak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