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鸥》
崔道融〔唐代〕
白鸟波上栖,见人懒飞起。
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江水。
这是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每个人追求不同。你以为重要的,别人未必当回事。你看不上的,别人却视若珍宝。不要用自己固有思维去意淫别人,这样的格局实在有点小。
江鸥在江面上栖息,看见人也懒得飞起,因为它不想和人交朋友,不想去讨好人,不想与人一起看江上风景,而是在于水面之下的鱼。人以为江鸥在看风景,可是江鸥却只爱水下的鱼。可见,在这个世界上,看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同,都会引来误会。
这首诗让我想起庄子讲的一则故事,庄子有个朋友叫惠施,是魏国宰相,庄子经过魏国,有人跟惠施说,庄子前来魏国,是为了取而代之。恵施立马下令,在全城搜捕庄子。
庄子却自己送上门来。对恵施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鹓鶵[yuān chú]你知道么?”惠施答没听过。
“这鹓鶵是凤凰中的一类,它出生高贵,生性高洁。它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不遇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有一只猫头鹰,拾到了一只腐臭的死老鼠,吃得正香。这时,那鹓鶵从它头顶的天空飞过。猫头鹰仰头一看,吓得立马捂住自己的死老鼠,发出‘喝!’的怒斥声来驱赶鹓鶵。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喝!’我吧?”
恵施无言以对,尴尬至极。国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位,人人趋之若鹜。可对庄子而言,“国相”也不过如同一只浑身恶臭的死老鼠罢了。
这就是人与人追求的不同导致的认知偏差。
人活一辈子,就是要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当人人趋利时,清高做自己,有时也未尝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