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是经万维刚介绍进国内的。在他的畅销书《万万没想到》中,他不仅介绍了刻意练习的重点环节。还自己发明了一种做笔记的方法:“强力研读”
在我看来,强力研读就是一种刻意练习,万维刚强调,强力研读的几个重点就是
第一,不好玩。“强力研读”不是为了娱乐和休息,而是用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非得把一本书给融会贯通以至于能够学以致用不可。这种读法相当累。
第二,用的时间很少。没有强度的训练还不如不练。平均大概每天少于一小时;
第三,不追求读得快。
为什么今天又想起说这个呢,因为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是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森·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的一篇文章,读来很有感触,发现刻意练习不是你想练就练的,如果动作不对,再练也没有用。
第一、专家级的训练,必须得有专家级的指导;
许岑也说过,作为一个学习高手,要直奔大师。这倒是不是说你没有一个大师级的专家在旁边指导你,你就没有办法进步了,但你至少要找一个高手高手,否则很多时候就是浪费时间。我从女儿学习围棋,学习钢琴这种专业学习上,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你想要通过刻意练习获得进步的事情,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已经有专家知道该怎么做,并总结出了培养这些技能的最佳方法。
第二、刻意练习,根本没有乐趣可言,除了吃苦,还是吃苦。
很多人认为,仿佛只要有诚心的渴望,下功夫去做,就会有所改善,也就是持续努力就会达到目标。其实这都仅仅是美好的愿望而已。谁都知道刻意练习只有在你跨出舒适圈之后才会奏效。这需要你不断尝试挑战自我、突破现阶段的技能水准。你几乎得倾尽全力,绝无乐趣可言。
第三、刻意练习需要“刻意”进行,也就是必须全神贯注,有意识地行动。
刻意练习最苦的部分,其实就是这个刻意,粗看,很简单,全神贯注,这不就是进入心流吗?但难在2点,第1,心流难以进入。第2,进入心流的同时,还要有对自己的挑战。我们最容易进入心流的,恰恰是在舒适区。比如打游戏,比如看武侠小说。时刻提醒自己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其实是非常苦的一件事。
刻意练习,怎一个苦字了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