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7.12.22 《跃迁》附录及推荐书单

17.12.22 《跃迁》附录及推荐书单

作者: Emma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7:59 被阅读96次

附1

如何使用这本书

当我决定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希望这是一本不同于我过去的书,甚至也不大同于同领域其他书的独特的书。

在我看来,长久以来个人成长类的书籍有几个通病:

1. 只讲个人成长,忽略社会资源的利用;

2. 只谈个人经验,不谈底层逻辑;

3. 只谈自己的观点,不谈知识源头。

刚才说过,我希望这本书不一样,所以我必须和自己死磕。

第一步是摆脱过去个人成长类书籍一个常年避而不谈的话题——只谈自己的成长、个人努力,好像工资并不是老板发的,名声不是来自别人的评价,学习是自己憋在家里独立完成的一样。

今天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如果你不懂得利用网络、人际关系、社会系统的引力,只凭借你自己的个人努力和天赋,撬动不了社会体系。如果你还被灌输了“只要足够努力就……”的思路,估计连幸福都难保。如果把这种思路叫作“狭义成长理论”,我希望能揭示这种个人努力如何撬动社会资源,最后反作用到自我身上,我称之为“广义成长理论”。

第二个需要克服的就是狭隘的个人经验主义。很多类似的文章在简简单单丢出来一个自己其实也不太了解的名词概念以后,就匆匆忙忙地开始“我有一个朋友”或“当年我……”的这种完全靠个人经验(很多朋友的故事搞不好都是编的)的套路,给了一些也许有点儿用但是遇到困难就会无解的技术,因为所有事情要做好都会遇到持续的障碍,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底层逻辑、知识和价值观。

第三种是掐死知识的源头,显得很多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我在前面说过,现在的人像油画的画法,都是直接用投影仪把照片打在画布上,勾勒出来线条,然后做油漆填色游戏。这没有什么不对,反正你也不希望画成毕加索的风格。但是很少有人会告诉你,因为这会减损他自己的“加工价值”,让画作显得没有那么珍贵。

这个现象落到写作领域,就变成大家都成了概念发明家,避而不谈他仅仅是把别人的概念改了个字。我提出了“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并把它清晰地写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里。接下来几年,在各种不同场合看到了“职业三叶草”“人生螺旋桨”“生涯三要素”……我最近最欣赏的一个是“三生三世职业禅”——至少有创意。

更加邪门的是,越是知识工作者,越爱搞这一套,越无视版权。流氓会武术最可怕。

让我们坦诚点儿。一个人知识相当有限,一辈子能想通的概念也不会超过10个,别说日更,就连年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大部分都在学习和整合,这本书也是。

油画的我管不了。但是在知识界,这么搞对自己一点儿好处都没有。一个好的来自源头的概念应该被传播,被分享。一方面尊重源头,是对上游挖掘者的尊重,对自己学术生涯的珍视;另一方面,这个时代,你并不是唯一的连接,你没法通过封闭糊弄所有人。有一天别人看到其他更底层的知识,会转身鄙夷你,之前的粉就白圈了。

再说,分享源头也真正能体现出你做的二次创作的价值。没有人因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书不是李安写的,就低估同名电影的价值。这会让你把注意力放到自己应该努力的环节,而不是小心翼翼地掖着藏着。

最后,分享能让你更快跃迁。如果理解了知识跃迁,你就该明白,快速让不同领域的人知道知识源头,会产生诸子百家效应,引发下一轮的知识跃迁。而你作为这个网络连接最多的点,跃迁的概率一定最大。分享恰恰是快速成长之道。

这一点我很佩服《精进》一书的作者采铜,他老老实实标注出来了150多本书单,虽然很少人真的看,但是看的人收获甚大,不仅找到粉丝,也找到了朋友。

我也老老实实标注出来了我参考的所有书籍、文章、网页和公众号。希望你能看到我脚下隐秘的巨人,和我沟通、交流、碰撞。但我们务必互联,一起跃迁。

所以这本书的用法是:

1. 第一遍,直接从头读到尾。我尽量用平实的话来表达,少讲术语,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应该是爽的。一定要读完最后一章,我主张的东西在里面。

2. 第二遍,回到对于你比较重要的章节。每章背后,我写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式,这些方法值得实践一下,你对于内容会有第二次体会。

3. 第三遍,尝试转述、复述给身边的人,这会让你加深理解,而且更有影响力。在讲不下去的时候回到书上来,翻几页,继续讲。

如果你希望超越这本书,注意力应该放到书单和与更多人的沟通上。欢迎联系我,不过我希望和认真读过这本书的人交流。

4. 常常放在案头。这种讲述底层逻辑的书,需要常常看,因为我们常常忘,这些逻辑都反人性。我们人性中有短视、恐惧、贪婪的一面,这些都是下意识的,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强调高层次的意识,摆脱它们。

在我们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附2

跃迁书单

高手的暗箱:利用规律,放大努力

1.《全新思维》/丹尼尔·平克

未来学家平克,开创性地展示了智能时代,哪些“人的能力”会成为未来的竞争力: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

未来什么人最有竞争力?会讲故事有品位,能够共情会跨界,有点儿追求很会玩。

2.《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约翰·布罗克曼

这其实是一整套书的其中一本,作者所在的这个组织叫作Edge,是一个科学家群体。他们每年思考一个大问题,然后把答案集结成册——100多位世界顶级精英怎么看这个问题。

3.《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库恩

科学史中的经典名著,讲清楚了科学关键革命的转换原理“范式转换”。其实商业、个人也一样。

4.《万万没想到》/万维钢

不怕流氓会武术,就怕理工科的人会励志,真的是满满的、不容分辩的颠覆。

5.《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讲述了一个史诗般宏伟的大故事——智人是如何通过讲故事,创造想象共同体,从而跑赢进化,统治世界的?

6.《隐秘的知识》/大卫·霍克尼

拆穿艺术大师几个世纪来不为人知的“隐秘”。本书不仅展现了古代大师的失传技法,更给艺术界带来重新思考——什么是艺术最重要的技艺?

高手战略: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1.《精要主义》/格雷戈·麦吉沃恩

做“更少但是更好”的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

2. 《选择卓越》/吉姆·柯林斯、莫滕·T. 汉森

不确定的时代,选择比行动更重要。

3.《不得贪胜》/李昌镐

“石佛”李昌镐自传:当代最伟大棋手的胜负哲学。

4.《策略思维》/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

深入浅出的博弈论经典读物,用策略思维放大你的能力。

5.《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杉

结合现代管理和商业,逐字逐句讲透《孙子兵法》。最实用接地气的讲法。

6. 《成为沃伦·巴菲特》/彼得·W. 孔哈特、布瑞恩·奥克斯

2017年介绍“股神”巴菲特的最新纪录片,很清晰地讲明白了巴菲特的投资心法。

7.《击打的科学》/泰德·威廉斯

“史上最佳击球手”泰德·威廉斯影响深远的教科书。巴菲特说,对他的投资理念影响极大。

8.《巨富》/克里斯蒂娅·弗里兰

巨富不是一般的富人,而是最富的人中间的20%的20%的20%。作者有幸进入这个圈子,跟踪20年,记录了这群人的职业生活形态。幸运的是,这本书没有写成流着哈喇子的炫富体,而是很冷静地分析这群人的成败特点,有褒有贬。虽身不能至,学点儿总好。

联机学习: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1.《好好学习》/成甲

公众面前,他是“得到”最受欢迎的说书人成甲;私下,他是一个头脑非常深刻,看事情极其透彻的朋友。这里面是他学习、抓理念的全套家伙什儿。

2.《新社会化学习》/托尼·宾汉姆、玛西娅·康纳

社会化学习的书很少,这本算是个开头吧。

3.《写作风格的意识》/史迪芬·平克

哈佛著名心理学家,写过《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这种非常专业又畅销的书。这么一个心理学家,如何看待写作?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的写作书。这本书好像没有出大陆简体字版,只有繁体字版。

4.《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帮你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少走弯路,越早读到越好。

5.《美第奇效应》/弗朗斯·约翰松

美第奇家族资助了文艺复兴时期大部分重要人物,开启了整个文艺复兴时代,如何用财富和影响力创造知识和创意?这本书解释了如何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思维,创造出惊人的成就。

6.《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最著名的著作之一,大道至简。这是一本管理者必读,不读也要买来收藏的书。

7.《旁观者》/彼得·德鲁克

其实所有他的著作里,我最喜欢这本。

8.《如何高效学习》/斯科特·扬

10天搞定线性代数,1年学完麻省理工学院4年本科课程……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其实只是缺一个高效学习的方法。国外学霸心法。

9.《精进》/采铜

采铜是知乎大神,自带科学风骨。近年来看到的最翔实有用的个人精进书籍。

破局思维: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复杂系统

1.《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保罗·瓦茨拉维克、约翰·威克兰德和理查德·菲什

三位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教授提出一种心理咨询的“简快疗法”流派。他们有感于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自己掉入了心智模式的死循环。不过本书前面讲数论的部分极其拗口,不想看直接跳过,也并不影响理解原意。

2.《系统之美》/德内拉·梅多斯

彼得·圣吉的老师,系统思考领域的经典,最好的入门指南。

3.《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

就是这本书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心智模式”等概念,第一次把系统论带入企业管理的跨界之作。在这之前,彼得在麻省理工学院搞火箭工程。

4.《混沌与秩序》/弗里德里希·克拉默

一本详细、清晰地讲述复杂系统、混沌、自涌现等的入门书。

5.《自下而上》/马特·里德利

揭开这个世界最重要的16种演变:原来一切改变的力量,都来自暗流涌动的底层。

思考方式

1.《打破自我的标签》/陈虎平

陈虎平也是新东方著名的GRE阅读老师,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完哲学博士,从进化论的角度重新诠释自我突破,是一本被严重低估的好书。

2.《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诺贝尔奖获得者、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他解释人类有两套思考系统——系统1和系统2,即快速反应与慢慢分析。

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

美国一代青年人的启蒙,《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70年代十大最具影响力书籍之一,是很多硅谷英豪的哲学启蒙书籍。一位修习东方哲学的父亲带领长子骑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的公路对话录。关于人生、风景、禅修、社会……全书都是这种风格。

“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

另一本类似的书是《和尚与哲学家》。

4.《决策与判断》/斯科特·普劳斯

社会心理学入门读物,一本几乎涵盖了所有决策相关内容的书。

5.《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这本书被称为“永恒的畅销书”。与其说是“七个习惯”,不如说是自我修炼的“七个信条”。这本书的阅读经历很有趣,年轻的时候翻觉得全部都是鸡汤,现在看觉得写得好,读其他大部分书,感受正相反。

内在修炼:跃迁者的心法

1.《稀缺》/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埃尔德·沙菲尔

贫穷不是什么财富数字,而是一种稀缺心态。本书揭示了稀缺的成因,以及从稀缺走向富足的方法。

2.《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陈赛

“每个人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一次是孩子时期,一次是做父母的时期,一次是生命尽头。”

难得有一本中国人自己写的童书通览,作者也难得有一颗童心。如果你听说过童书蕴藏智慧,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那就从这本开始。

3.《苏东坡传》/林语堂

讲述苏轼作为一个才华极高的乐天派,无可救药的癫狂一生。作者林语堂也难得地写嗨了。

4.《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巴菲特说: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是理性投资的基石。

5.《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

汇集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关于投资、学习与人生的心得。这本书说实话太长,我还没看完。成为高手之路之所以和以往再不相同,是因为这个世界正在发生许多无法想象的深度连接。正是因为有了连接,才有机会找到头部、联机进化,实现跃迁。

所以,全书写到这里,我无比希望为所有的读者做这样一件事——

我想要建立一个跃迁者的大本营,和大家一起在其中发现更多高手的暗箱,找到头部,兑现价值——最重要的是,和我以及成千上万名优秀读者实现大脑联机,更聪明地学习、思考和行动,让更多人有机会真正跃迁成为高手。

如果你也感兴趣,欢迎到我的公众号“古典古少侠”(ID : gudian515)输入“跃迁”获得链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12.22 《跃迁》附录及推荐书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hw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