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效应:站位比努力更重要
头部效应
哪座山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第二高峰是?
答案是乔戈里峰,8611米,仅仅比珠峰低了233米(珠峰现在高8844米)。
谁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那谁是第二个?
答案是巴兹·奥尔德林,仅仅晚了几分钟,很少有人记得他。但是你会因为另一个“第一”记得他——《玩具总动员》里面最著名的巴斯光年。对,就是以他为原型。
这个规则在公司系统也存在:你也许能说出谁是你们公司最会拍照的人,那谁是第二名?
头部收益更高
在一个系统里,头部品牌吸引的注意力大概占40%,第二名是20%,第三名是7%~10%,其他所有人共分其余的30%。头部会带来很多的关注和个人品牌影响力,这些都会提高你能力的溢价,带给你更高的收益。
头部加速度更快
一旦你成为某个系统的头部,系统就开始产生正反馈——微小的优势会带来更多名声,名声给你更多机会,更高收益。这又让你可以投入更多资源,继续扩大优势,最后的结果就是头部的人获得最高的增长率。
能力提升需要三个要素:好的方法论,刻意练习,大量的实战机会。而头部的人会同时拥有这三个机会。一个公司里的首席设计师,应该有最多机会拿到大项目,大项目会吸引最优秀的建筑方、施工方提供最优的策略,他也会有最多的实战机会,获得最快的进步速度。
一个微信大号能够收获最多的读者点评,能够聚拢最好的人才搞策划,招纳最多好的写手,这个庞大的读者群也会吸引最好的老师去讲课,尝试最多的玩法。如果行业真的有突破,也应该是他们最先达成。
如果这些头部之间再相互学习和交流,头部的加速度就更快了。
高收益和高加速两者相互强化,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高注意→高收益→高投入→高增长
就好像唱卡拉OK时话筒不小心靠近音箱,微小的声音会放大到吓你一跳。
这就是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次的事——回想当年漫天遍野的视频网站,现在只有优酷土豆、腾讯、爱奇艺等几家富有活力;3000多家团购网站只留下大众点评和美团;多家网约车公司只留下滴滴。一个充分竞争、互联的时代,是几个头部与众多长尾的时代。很多投资人只投每条赛道的前两名,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一个领域有人能获胜,那一定是头部的人。
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两个初始能力相若的人,在头部行业如金融、互联网,和在尾部行业如邮政,起薪和成长速度会相差很多。同一家公司两个能力相若的人,在头部部门(核心部门)和非核心部门,收入和成长速度也不同。
收益不仅和能力相关,更与站位相关。优秀是一种系统的显现。头部有巨大的借势优势。过去一个年轻人迷茫的时候来问我,该干什么?我会建议他去寻找自己的优势、天赋和激情。今天我依然会建议他这么做,但是如果短期找不到,我也许会建议他——先进入自己能进入的头部,去最好的城市,去最热门的领域积累资源、增长见识,与伟大同行。
等你的眼光上去了,竞争多了,你自然会品味出来自己的优势和激情,你也有资源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在深圳参与创办新东方分校的时候,有一天经过一间教室听到里面哄堂大笑的声音。我以为是哪个老师在试讲,让课堂气氛变得如此之好,赶紧过去看看,却发现是罗湖区消防队的一个消防员在给我们的教职员工讲解灭火常识。
消防队有一拨人是专门上门给人讲解如何使用消防器材的,说起来也不容易,这个活儿肯定特别无聊无趣,再说讲解怎么用灭火筒,谁爱听啊?所以讲解的兄弟不知道出于无聊还是勤奋,发展出一套极其有趣、生动、连讲带演的讲解方法。我们的女老师笑得花枝乱颤,男老师也兴致勃勃,比听我讲课还开心。
我站在后面观察了他一会儿,确认他是一个极其优秀的讲师。他并不比我们台下那些年薪几十万的老师讲得差,可能还更好。我甚至暗暗可惜他所在的行业,如果他不是在讲消防器材的使用,而是讲词汇,可能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之后才顿悟:当时的我并不知道,直到我后来做职业生涯咨询,遇到了成百上千名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每一个小的细分领域的最优秀的人,优秀程度都差不多。一个奔波于城乡的优秀推销员的智商和能力,并不比一个投行的顶级高手差。同样,即使在竞争最激烈的领域里都有混日子的人,他们的水平也一样普通。
你身边肯定有这种站位极好的普通人——他们不是富二代,也不搞贪污腐败,但是仅仅由于他们卡在了一个头部行业,他们的收益就比普通人高出很多。如果你看不懂,你就只好感叹人家“命好”,或者怀疑人家“有关系”。
优秀是幂律规则的简单显现——天时、地利、人和,取势、明道、优术,不管是兵法还是商道,都把时机和站位放到了个人努力的前面。与其哀叹社会的不公,不如尽快挑选头部赛道,抢占头部,享受红利,这就是高手战略里的找到高价值区,找到头部。
如何找到自己的头部
“我要成为最好的产品经理。”在某一次聚会的时候,朋友小明和我聊。
“那你准备怎么做呢?”
“乔布斯和张小龙是我偶像,我会先研究他们的方法论,然后用到我的工作里面去,像工匠一样持续打磨自己的产品。”
这么努力,有可能吗?
可能性很低——他的公司是一家给国有单位做信息系统的公司,在这样的公司里,产品不是重点,渠道才是头部;在给国有单位做信息系统的公司里,他们公司也并不是头部;在信息系统领域,给国有单位做系统也不是头部。
如果有另一个和他天赋、努力都相当的人,进入了一家以产品为核心的顶级公司,成长速度是不是会快很多?他崇拜的苹果的乔布斯和腾讯的张小龙,哪一个不是来自以产品为核心的最好的公司?
你现在理解小明的困局了吧——虽然他很用力地希望自己成为“业内”最好的产品经理,但他既没见过“业内”,也没见过“最好”。这种场外的奋斗者是努力又孤独的,由于站位不对,他们的目标会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小明就是我们身边的大部分普通人,我们毕业于一个普通学校,在一个中不溜儿的公司,做着一份还过得去的工作,水平在业内属中上水平,但是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大神。
越是普通人,越是没有先发优势,越是需要懂得借力打力,利用头部效应放大自身优势。
找到自己可进入的头部区域
我们先定义一下头部。
头部就是你所在赛道里的高价值并且有优势的领域。有些人听完头部策略,就开始琢磨马云、刘强东的生意,想着如何挣一个亿,或开始了对于中国要往哪里发展的沉思。越是憋屈久、斗争经验少的人越容易这么想,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领域才是头部。
坦诚说,这些对你来说都不是头部,简直是太空漫步。因为这些领域你根本没入过场,更谈不上什么优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你的头部都在你身边,在你可以触及、能够参与的赛道——你根本不可能进入一个没有见过的领域。
我们用一个“头部矩阵”来看如何找到头部。如果把竞争领域分为“高价值——低价值”两个维度,把竞争力分为“高优势——低优势”两个维度,高价值定义为:投入产出比最高的20%的赛场;
高优势定义为:实力排在赛场序列的前20%。
这样一来,所有的选择都能被分成4个区块:
头部效应
头部:高价值——高优势
你在高价值区的第一阵营,是风口上的独角兽、名校的优等生、热门电视剧的女一号。
肥尾:高价值——低优势
你在高价值区的第三、第四阵营,是独角兽公司里打杂的、名校里的差生、风头正劲的电视剧里的宋兵乙。
小山头:低价值——高优势
你是小山头的山大王,是某家小公司的核心员工,是一个偏门领域的第一名,是边缘群体的中心人物。小而美。
沙漠:低价值——低优势
你是小公司的边缘员工,非核心产业的非核心岗位。唉。为啥你还待在这儿?也许是安全感——低价值区,竞争小的领域相当舒服。时间一长,能力磨没了,被困在这儿了。小,但是不美。
头部效应讲起来好像是明摆着的——要专注于做那些高价值、高优势的事。很多道理常常由于过于简单,而没有获得足够多的思考和注意力。头部效应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越简单的事情,操作起来就越难,因为过程的反人性。
我们常常陷入三个误区,但是只要遵守相应的原则,就可以成功避免陷入误区。
误区一:从当前优势出发
很多个人成长,甚至职业规划书都强调,先从个人优势出发,选择你感兴趣的领域。这是个误区。
1. 场外选手很难判断真正的优势。
优势全称是“竞争优势”。如果没了解竞争领域,你怎会知道自己和谁竞争,有什么优势?
比如说,同事总说你唱歌很好听很有天赋,最近《歌手》节目又很火,于是你决定发挥这个艺术天赋,辞职去做一名歌手。当你真的开始走上职业歌手之路,也许会发现自己“唱歌好听”的优势在专业歌手圈里只能垫底。同样道理,知心大姐不等于好咨询师,特爱思考不等于善于思考。
到底是不是优势,需要你入场才知道。核心优势不是在地图上定下来的,而是在战场上一次次逼出来的。不上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核心优势。
2. 过去的优势不等于未来的优势。
我本科读的是土木工程,大学毕业5周年聚会,大家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做英语老师。他们都拍着桌子笑岔了气,可见他们一点儿都不认为我有讲课的优势。后来我出了本书,同学们纷纷发来贺电:“哎,我昨天看到有本书作者名字和你一样。”可见他们也不认为我有写作的优势。一个人如果仅仅从当时的优势出发,那么我应该做个土木工程师,因为在自己的舒适区最有优势。
京东早期的优势是价廉物美。面对淘宝的竞争,正品是优势;再后来天猫也是正品,京东发展新优势——自建物流,快速到家是优势。固守过去的优势,恰恰最没有优势。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经常在“专业对口的烂工作”还是“专业不对口的有前途的工作”间纠结。其实过来人都有体验——工作两年,你发现自己曾经最看重的学科优势,根本不算什么优势。反而在学校养成的一些思考方式、为人处世的方法等综合素质,才是真正的优势。
原则: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先确定高价值,再思考优势。
为什么大部分人做不到?因为高价值的事情,往往很难,竞争激烈,体验远远没有选择低价值的“小山头”舒服安心。大部分人会在这个时候下意识地退回来,给自己一个心安的理由——“或许那不是我想要的吧”。
因为射不中靶子,所以随便射一箭,然后在旁边画个圈圈,宣布我射了十环!80%的人做第一个动作时,就已经走向平庸了。
所以你看,虽然简单的道理,因为反人性,所以最难操作。
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做。不要因为便宜而买一件衣服,要因为值得才买。不要因为彼此习惯了就结婚,要因为相爱才结。
因为我们不怕苦,怕苦得没价值;不怕累,怕累得没有意义。
我不是基督徒,但耶稣有一句话我非常欣赏,来自《马太福音》:“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高手会暂时放下自己的优势,思考价值,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资源、技能、优势都是可以积累的。
高手总是选择窄门。
误区二:着急入场,不想优势
很多人走向另一个反面——看见高价值区就撸起袖子下场,很少思考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如果说第一种误判会让你故步自封,那么这个误判就会让你自我毁灭。
比如最近火热的新媒体和内容创业,很多人心急火燎地开始学习写作,朋友圈的内容激情四溢:“我注册了一个公众号,起了一个绝好的名字,拉了一个群,开始写作,坚持了30天,现在已经有10万字了。”
学写作是件好事,写作是未来的核心技能,也是一个自我表达、自我修炼的绝好方式。但如果目标是希望赶上内容营销、知识IP(知识产权)这波热潮,可能就需要再掂量下。
当他们真正开始写,才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早就竞争白热化的领域,每个细分领域都已经有占据头部的人,那是一群已经不停地思考和写了很久的人——咪蒙是《南方都市报》编辑,六神磊磊是新华社记者,连岳是2002年就开始全职写作的作家。
这些人都有共同点:过去在这个领域有不俗的积累。不管当初是主动还是误打误撞入的行,他们最终选择深耕的领域都是拼杀后经过思考和判断的,叠加在过去的能力资源之上,形成了强劲竞争力。
而对于这个时候才准备从头开始的人,在随大溜选择的人挤人的赛道上,别说头部,小腿肚子都到不了。他们当时入场,只是出于一种“再不进入就来不及了”或者“我也捞一把”的焦虑。殊不知,以焦虑开始的事,往往以焦虑结束。
“蠢”字的结构,是春天的虫子刚刚苏醒,到处乱拱,没有方向。大部人在机会来临的时候,都有焦虑的蠢动。这种动作背后是思维的惰性。他们很少分析赛道的游戏规则、优胜选手的特点和自己的竞争策略。他们不仅是准备成为写作大号的人,听到相关数据就准备报班的人,看到别人创业自己就注册公司的人,还是看到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或大数据火了就希望往那些领域发展的人……机会几年一波,这群人从一个热门的脚部冲向另一个热门的脚部,除了心跳,从未获得过什么真正的价值……每个领域这么浪几年,唯一的资本——年轻也都挥霍完了。
原则:思考差异化优势。
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溜。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溜。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价值越高的领域,竞争越激烈,越要凭借独特的优势,你先不要着急动手,要用足够的时间观察对手,思考差异化优势再进入。
这件事为什么难?因为当所有人都疯狂奔向新大陆,还有人在里面赚到大钱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会升起“再不上就来不及了”的本能冲动,这种冲动来自祖先多年逃生的经验积累。此刻要静下心来思考和判断,相当反人性。巴菲特的办公室没有显示当日股价的电脑和电视,也是一种可以让自己不受打扰的必要机制。
知识源头 OODA循环
约翰·博伊德(John Boyd)被认为是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战斗机飞行员,他的战术思想指导了F-16飞机的研发,他把自己的空战技术总结为OODA循环,今天还广泛应用在军事、商业和体育竞赛中。
博伊德认为,在战斗中进攻速度并不是唯一的关键。重要的是时机和方式。一旦对手开始行动,你应该按照观察(observe)、调整(orient)、决策(decide)、行动(action)四个动作行动,争取后发而先制;这四个部分会不断往复,被称为OODA循环。
真正的高手会花很长时间观察好几个赛场,观察游戏规则、赢家的玩法,对比自己的实力,找到最好的优势角度切入。他们知道这种处处都有的机会,很多不属于自己;在那些属于自己的机会里,他们也并不着急出手,他们在等待更大的概率。
所以,千万别相信“去最激烈的战场,哪怕从头做起,哪怕是个小兵”这样的鸡血故事,名人成功可以这么说,但你在进场前不要这么做。
如果优势不足以当第一,那就搞差异化竞争;如果无法上主战场,那就先占领二线战场;如果综合能力胜不了,那么就找一个细分领域,然后从一个小头部,去更大的头部。
成功是成功之母,成为鸡头是变成凤头的捷径。
思考差异化优势:“罗辑思维”
在思考差异化竞争优势方面,“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做到了极致。
罗振宇原来是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制片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在2012年自媒体大潮之前,还做过企业培训。2012年是自媒体爆发的一年,优酷猛推原创视频,他的“罗辑思维”在优酷开讲。
刚开始看的人都觉得很反直觉——当时的视频都是越短越好,如微视频、微电影,偏偏他老兄的视频是45分钟长干货,有时候一激动还能讲出一个多小时。这其实是一门视频版的历史课。主持人、策划人和培训师罗振宇选择在他最擅长的文史哲领域,用讲课的形式,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这是内容界的一股清流。很快,凭借内容的过硬和表达的感染力,“罗辑思维”节目成为优酷原创视频第一、喜马拉雅大热。
微信公众号开始崛起,“罗辑思维”需要思考如何在这个高价值赛场上重新找到新优势。今天你可以看到,微信第一大号“罗辑思维”的核心内容不再是最常见的原创文字,而是每天早上6点半推送的60秒的语音和文章。这也是一个清晰的差异化标志。罗振宇总能一秒不差地讲够60秒,然后极其精要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一个道理讲得一波三折。这种能力被后来的脱不花妹妹总结为“转述”能力。
我见识过罗振宇对一个语音的死磕。我的专栏在“得到”上线之际,他为我做一条60秒的语音推送,我见证了这个流程——他会事先在前一天写出Word版稿件,反复打磨每一个表达,删减到含标点320个字符,一个字都不差。然后用他奇快又精准的每分钟320字的语速,在第二天早上6点自己发出去。据说他曾经录好请别人发过——那哥们儿觉得心理压力太大,过几天,还是交还给他发了。
我的节目上线时,他已经这么讲了近1000期,照理说应该非常熟悉了。但在录制时,他还在和自己死磕,纠结于某个我觉得根本没什么区别的细节,把一个一分钟的音频重复录了十多次。对于核心优势的最锐利的刀锋,毫不吝啬时光,时时刻刻打磨擦亮。
影响力和流量是一条腿,另一条则是漫长的商业变现探索之路。让业内吃惊的是他那种毫不留情放弃增量的做法——社群、电商、IP投资,一旦找到更高价值的领域,整个团队能够立刻放手,然后按照摸到的下一块石头前进。这么摸了一圈,最后回归的,还是自己最擅长的老本行——内容策划。
2016年5月,“得到”App上线。这时在过去的打拼中,罗振宇早就获得了极强的策划能力、对于内容极佳的手感、一流的选品能力,以及一众忠实粉丝,“得到”迅速成为内容付费领域的第一名。
“罗辑思维”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人对于优势的不断聚焦和升级的过程。刚开始,讲干货是优势,但不能什么内容都讲,于是逐渐聚焦于商业、文史哲。
内容创作中,罗振宇发现转述是优势,于是外包知识源头,自己专注于转述。在大量的转述内容中,他意识到产品策划是优势,于是外包内容生产,自己全力打磨和策划产品形态。他一步步做减法,优势越来越少但越来越清晰。
“罗辑思维”则从自媒体第一,走到微信公众号第一,再走到内容创业第一,从鸡头变成凤头。
误区三:关注不属于你的机会,眼高手低
第三个我们时常犯的错误是关注的领域距离你的生活太遥远,那根本不是你的赛场。网络时代,你天天会听到大佬们的各种讲话,未来、国际、世界……听得你心潮澎湃。开眼界很好,但这对于解决你当下的困局,没有什么好处。
前面说过,找到头部是一个持续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一个距离你太远的领域,你根本就看不到真实的信息和对手,听到的全是传说、段子或者别人希望你听到的东西。这些信息只能当故事听,根本没法拿来实际操作,你很难从中收获什么有用的信息。
你今天去个小酒馆听人喝酒扯淡,你会发现越是闲人越爱聊宏大的话题,中美建交、军事部署、政治局常委、各国内政。这些话题都有一个特点,话题宏大到根本没法验证。谁更正确,全靠谁的嗓门更大。
要把注意力放到你能影响到、能操作的赛场,尽快到你视野里最近的头部,而不是想诸如“我怎么成为业内最好的……”之类的问题。你可能既没有见过最好,也没有真正看到过“业内”。
原则: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不要想太远,从身边头部开始。
如果你在一个小团队里,那么就先占领团队的头部;如果你是个三四线城市的老板,那就思考如何击穿自己的市场;如果你是个小创业者,那应该洞察的就是你的领域,思考如何盘活前1000名客户。如果你是快递员,那就思考如何先成为快递员的头部。再小的系统头部,都有巨大的效应,推动你去下一个头部。
战略必须先帮助你在当下破局,否则就毫无意义。
不要一开始思考“如何做出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成为业内最好的×××”,先抢占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小山头,这个小山头会给你全新的资源和视野,然后再抢占下一个大山头,最后是山脉的顶峰。从边缘地带一点点往前拱,虽然慢,但总有推进。一旦空降进入一个你不了解规则、没法把握的赛场,即使偶尔获胜,最后也会输得精光。
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开始,占领你视线里的第一个头部。
至此,我已经介绍了头部效应的三原则:
1. 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2. 思考差异化优势;
3. 从身边的头部做起,从鸡头变成凤头。
头部效应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走向大头部。
理解了头部效应的三个原则,回想大蛇,你不得不承认它捕食战略的精妙。
绝不一开始就靠体力追逐猎物,大蛇依赖的是判断力。先移动到最高价值的地方——水边,等待最高价值的猎物——大型动物。它没有毒液,也没有速度优势,所以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出手。只有确认自己的力量一定能一击必杀——有绝对优势的时候,才出手击杀。大蛇的胜利是判断力和集中优势的胜利。
当然,大蛇只是动物,没有想着成为爬行动物界第一高手,所以它不会“从一个头部走向另一个头部”。但是人类却可以通过不断的位移借力提升自己。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利用头部效应做具体的职业、人生和商业战略选择。
用头部效应就业、择城、选创业赛道
大银行,还是小助理
小倩刚大学毕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去国有大银行做柜员,一个是去互联网金融公司做总助。选择哪个?
我问她:“进银行现在都得靠关系,你家里有人吗?”
回答说没有,亲戚托人转了两道手的关系,也只能帮到这一步了。
我的建议是:只要互联网金融公司不算太离谱,就选总助。国有大银行虽是航空母舰,但没背景的柜员就是甲板上擦地板的小兵,毫无比较优势。互联网金融公司虽然只是个小游艇,只要在快速学习上突围,总助做好了就是个大副。鸡头比凤尾离凤头更近。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比较优势:小公司的员工往往有一种幻觉——我就是公司唯一的总助啊,还和谁比?其实小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定要学会向外看,你的竞争对手在公司外,全行业的小朋友都是你的对手。
所以新领域不可能什么都学,聚焦什么?要看你有机会做哪个细分领域的高手。小倩调查、思考一圈以后有了结论:不要去碰那些专业性太强的金融、大数据、算法领域,干不过专业人士,理解到应用层面就好;不要搞政商关系,要是缺乏家世资质或并不是貌美如花,也没法做第一;有机会成为优势的是理解商业模式、做运营。这两年时间,全力学习互联网金融的运营,闲时写作散播影响力,争取成为年青一代的头部。
两年过去,原公司倒了,她拒绝了银行请她回去做互联网金融的邀请,以50万年薪加股票期权去了另一家公司做运营合伙人。
不要被企业大小所迷惑,抓住高价值——高优势的机会。
我要离开北上广吗
Z是我哥们儿,理工学霸,原来不知道什么鬼专业,中途出家做市场,竟做到市场总监。后来为追心爱的女孩来了北京,竟然又半路出家学编程,进了百度。35岁那年,夫妻俩在北京一年收入也有60万,还没买房也未生孩子,该回老家沈阳吗?
这也是很多北漂面临的难题。留在北京,机会多、工资高,但是经济、孩子教育压力更大,属于高价值——低优势的“肥尾”;回老家机会少、工资低,在大城市练就的一身功夫搞不好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压力小、竞争小,属于低价值——高优势的“小山头”,在更加偏远的地方,大城市培养出来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搞不好会影响处理人情世故,那就真的是低价值——低优势的“沙漠”了。
面对这种选择,如果还处在高增长阶段的人,最好选择在大城市再待几年,看能否跻身头部;如果增长放缓,回去也是一种聪明的战略性转移,关键是如何让自己在二三线城市过好。
回老家对于没有地域要求的自由职业者很有效。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身在丽江,脑在中关村”。大部分人都会落入第一种误区:先想优势,再找价值——我这种编程能力,如何在老家更有用?我这种博士生,在老家能干什么?答案基本不太好。
记得头部效应的第一条原则:先锁定价值,再创造优势。三四线城市的高价值区在哪儿?
Z回去攒了一个企业主群,本来想着当个群主以后在里面接点儿程序的活儿,却发现企业主最困惑的、天天和他聊的是自己的企业怎么转型互联网——中国三四线城市的企业有一个巨大的互联网转型需求,而大量的传统企业面临转型却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我朋友李忠秋拉出来过一个200家企业培训公司的产业图谱,收入上亿的公司利润最多的领域包括综合服务提供商、平台产品和三四线城市中小企业主培训,而后者利润率最高,是个价值相当高的区域。
但是对于在一线城市待过的人而言,这个过程他们并不陌生——这几年所有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都会在三四线城市重演。Z最后选择帮助大型企业互联网转型,以“工资+股票期权”的方式介入一家大型农业电商。再过几年,如果足够专注,他也许能成为这个领域最有经验的经理人。
先找价值,再定优势。千万不要被自己的优势迷惑。
创业的头部效应
很多进入职场3~10年的人都希望能抓住一个时代机遇,进入机会最多的爆发行业,这恰恰是非常危险的事。
爆发行业的第一批机会是留给在机会旁边看了很久的人。所有领域的领军人物,要么本身是这个领域的开创者,要么是在看到机会的时候,已经在相近领域积累了经验,能最快地迁移过去。
这意味着作为行业素人,尽量不要盲目随大溜,不要冲进热门行业拼杀并希望好机会降落在自己头上——这都是《财富故事会》的主题。
所以,假如你从来没有做过大数据,现在有一个哥们儿号召你——来,我们一起学习从头开始创业吧,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去不去?不要去。
其实你可以通过差异化策略,找到很多切入点。
聚焦细分战略
你可以直接跑到这些人没有空做得更加细分的市场。《好好说话》很火,你是没必要介入了,有没有可能做一个《好好说话》的恋爱版——《好好说情话》?这个机会就很大。模式、结构都很清晰,内容很聚焦。
搜狗原来就是搜狐的一个小模块,你看人家现在的发展。
转移周边战略
周边市场服务的,是核心市场拼杀的玩家。牛仔裤品牌李维斯就源于美国西部的淘金热,既然大家都在淘金,那么也许他们需要耐磨的裤子。
职业也是一样,如果第一波已经赶不上,不如试试看周边市场。大家都在做微信的时候,新榜起来了;大家都在做内容的时候,千聊起来了。
我的一位好友前段时间从市场岗转技术岗,想去学习前端。当时我不太赞成,App大潮都快过去了,前端需求不会增多,那些创业公司释放的劳动力也泛滥。
他说那未来什么火?要不要直接去学习大数据或者VR?
除非你是这方面的天才,否则别碰。因为成为一个数据专家需要很长的学习周期,你很难赶上这个进度。周边市场其实是个好策略。大数据几年内一定会像自来水一样对接到每个人、每家公司,但是个人是用不上的,因为使用门槛太高,一定是针对企业用户。
企业用户则需要大数据公司理解需求,设立方案,大数据公司既要懂客户也要懂点儿技术,还要能出方案——和当年做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今天做企业平台销售一样。这个周边市场肯定有机会。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中国非常大,在一线城市做过的事,完全可以在二三线城市继续再做一遍,然后是四五线城市。原来培训领域里的大师们,这段时间被小鲜肉和知识网红代替了,他们去哪儿了?他们奔波于二三线城市,收入比之前还高,因为有更大的空间。
不知不觉,你不一定会买的安踏产品在二三线城市的市场销售额已经超过600亿元,是全球第五大运动品牌。
中国最近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在从过去的环太平洋战场转身向西,发掘新市场的机会,在这个领域我们是毫无疑问的第一。
高手只做那些高价值且有优势的事。
如果没有优势,就先转移到二线战场积累优势,然后重返一线战场头部。头部效应就是从一个头部到更大的头部,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头部效应是成长的定位武器,而过程中的每一个判断都是反人性的,痛苦做决策是成为高手的必要历练。
专注:高手的护城河
恭喜你!如果你已找到可进入的头部,证明了你的战略眼光,并且享受到了头部红利,那么你的优秀一定会引来很多追随和模仿者。接下来,作为一个高手,你该如何保持优势,修建自己的护城河呢?
答案很简单:专注。但做起来依然很难,因为反人性。
专注、专注、专注,即使这个词被反复提及,依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关注。
多线程运营让你焦虑,单线程让你宁静;想未来会让你焦虑,一心一意地专注于当下最有力量……这只是战术上的专注。
这些话题还都未触及“战略性专注”的优势,不是短期专注当下或者专注做一件事不分心,而是长期盯着一件事情来做,一直把事情做绝的专注。对弱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进攻策略;对强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防守策略。为了体现这种专注的威力,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计算模拟来呈现。
假设有两支军队。红军1000人,蓝军500人,双方火力相同,同时开枪。假设命中率分别是10%、20%、30%,问:
1. 当蓝军全部被歼灭时,红军分别还剩多少人?
2. 火力和失败速度有什么关系?
结论出来了,命中率分别是10%、20%、30%,在蓝军500人全部被歼灭的情况下,红军分别剩余840人、816人、790人。可见命中率越高,优势方损失越大。
1. 军力优势方很占便宜。最多用210人,就能灭掉对方500人;
2. 武器杀伤力越大,弱者越占便宜。
所以超级大国美国也会怕小国的核弹,核弹这种威力量级,双方都只有两次打击机会。各种科技发明,让普通人面对强者和大型组织有了更强的杀伤力,科技是弱者的福音。
红军与蓝军实力对比
在公众号“古典古少侠”(ID:gudian515)中,输入“专注”,下载一张我自己一直在用的专注卡片,它是我认为最简单的保持专注的方法。
而集中兵力、专注的优势,还是被低估了。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他的兵力。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就是他的火力。
想象一个聪明人,精力是别人的两倍,智商是别人的两倍,这够厉害了吧。但一旦这个人分兵3个目标,他就马上会在这3个领域分别被3个综合能力不如他的选手击败。
这就是聪明人的最大诅咒——贪婪而不专注。
为什么专注这么难?
因为越是聪明人,眼界越开阔,面临的机会越多,可能越多,领域越多,一做就有小成,轻松歼灭低级选手,更加觉得自己厉害,所以越发不专注。上天给你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
对于这种聪明人,真正让他心塞的不是和自己势均力敌的高手大战后失败,而是在三个战场被3个低级选手默默干死。你不怕死,怕不怕恶心?
太多的聪明人死于不专注,而专注恰恰是高手的第一条护城河。
我见过很多人在多个领域都玩得很转,其实他们反复使用的是同一套心法和能力,比如刘轩写书、演讲、做DJ(打碟);后面谈到的德鲁克同时在好几个领域咨询、教书、写作……这种人我服。但是我从未见过在不同领域用不同能力成为各领域第一的人。如果你说这叫斜杠,那我不相信有斜杠这种事。
所以,三流高手靠努力,二流高手靠技艺,一流高手靠专注。做更少但是更好的事。当一个人已经站到了优势位置,只要保持专注节制,就不会输。销量最大的苹果手机,恰恰是机型最少的一个品牌。
君子不争,“故天下无与之争”。
专注是一种防守之道,接下来我们谈谈高手的进攻方式。
迭代:聪明人的笨功夫
李昌镐:只求51%的效率
下围棋的人都知道韩国棋手李昌镐,他16岁就夺得世界冠军,被认为是当代仅次于吴清源的棋手,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号称“石佛”,是围棋界一等一高手。
李昌镐下棋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少有妙手。
妙手就是指围棋中精妙的下法,有时候,一着妙手或解开困境,或扭转败局,甚至可一子制胜。《天龙八部》里虚竹随手破解珍珑棋局,就是一个妙手,帮他扭转人生,成为武林中内力最深厚之人。厉害如李昌镐,为什么没有妙手?
一名记者曾问他这个问题,他憋了很久说:“我从不追求妙手。”
“为什么?妙手可是最高效率的棋啊!”
“……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
记者愣住了,只求51%的效率?众所周知,棋子效率越高越占优势,高效行棋,自古以来就是棋手追求的目标。
李昌镐又说:“我从来不想一举击溃对手。”
记者再追问,他沉默了。
为什么世界第一的棋手,每子只追求51%的效率?
51%的效率足够赢了
职业围棋选手之间,即使有段位之差,胜负也只是在二三目之间。一般的围棋有200~300手,每手51%的效率,即是有一半以上的成功率,150手51%的效率累积到最后也会稳拿胜券。李昌镐最使对手们头痛的恰恰就是“半目胜”,一局棋几百手,最后清盘——赢半目。
那妙手不是更好吗?
不。思考下,到底是下出51%的稳定手(不是术语,我编的)概率高,还是下出100%妙手的概率高?
妙手很美,在另一个角度看则是陷阱。人追求一击致命的时候,正是自己最不冷静的时候,成功了不免沾沾自喜,失败了心神摇晃,下一步最容易一脚踩空。全力之后,必有松懈;大明之后,必有大暗。
反倒是51%,每次都稳稳当当,日拱一卒,最后准赢。
妙手有个重大缺陷:不能迭代,无法刻意练习
因为每一次环节都不同,所以每次妙手都是心电一闪的灵感,这样你永远无法打磨手艺,只能“等灵感来”,哪一天灵感用完,生涯也就走完了。
灵感没法刻意练习,没法打磨手艺。灵感没有护城河。
有人问郭德纲,您这讲相声,万一有一天江郎才尽怎么办?郭德纲说:我们讲相声,学的是技术,练的是手艺啊。这和炸油条一样,一个炸油条的会担心自己江郎才尽吗?把相声当手艺,不当才气,才气会尽,手艺只会越来越精进。
许多作者第一本书写得好,之后就再无佳作;有些乐队的第一张专辑惊为天人,后来却每况愈下。还有很多艺术家要借助毒品寻找灵感,他们总觉得自己缺乏灵感,其实是缺少能打磨的一门手艺。
反观李宗盛、周杰伦这种词曲创作出身的歌手,因为原来就需要大量生产音乐,没法靠灵感,反而得以持续出新,歌坛长青。
我们总热爱讨论谁“灵气十足”,有“机灵劲儿”。长久看下来,这类型的人最容易生涯发展跳崖——要警惕啊,这些词其实是用来骂你的。
因为聪明没有护城河。
李昌镐的“围棋十诀”中第一条就是,不得贪胜。
玩德州扑克的人——据说德州扑克是最接近真实人生的一种博弈游戏——常有这种体验。新手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钱押在中等的牌上,最后总是比别人差一点,几次下来就输光了。老手要是没有好牌就一直喊过,一旦遇到机会全部押进。
“不得贪胜”也是一个被极度低估的道理。各行各业高手一次次的重复,但还是因为太普通,没有获得应得的注意力——新手都谋求一把翻盘,但是高手都玩持续迭代。
因为新手看胜负,高手看概率。高手知道,所有的大胜都是细小优势的持续迭代形成的。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
李昌镐的绝招是51%哲学。而晚晴名臣曾国藩称这种战略为“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一生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文人生涯,从6岁读书到27岁中进士,一直做到大学士,是当时的学术领袖;第二段是军人生涯,太平天国运动中,自己组建湘军,缠斗13年,愣是把悬崖边上的大清王朝拉了回来续了命;第三段是引入西方科学文化。他组织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引入第一批西方书籍,送出去第一批留美学生(留学培训行业可不拜关公,而拜曾国藩)。
前后两段都是文人的事,但一介书生怎么战胜当时战斗力爆裂的太平军,这是个有趣的战略研究。
曾国藩打仗的心法就是“守拙”,不取巧,不搞四两拨千斤。他不懂兵法,于是就用最笨的办法“结硬寨,打呆仗”。
什么叫作“结硬寨”?
比如说今天一个湘军首领接到任务:“命尔领军十万,速速拿下南京城!”这个首领跑到南京城下,不进攻,先扎营:勘探地形,最好是背山靠水。之后无论寒雨,立即修墙挖壕,且限一个时辰内完成。墙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块筑成。壕沟深一尺,以防步兵,壕沟挖出来的土必须要搬到两丈以外,防止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回填。壕沟外是花篱,花篱要高五尺,其中两尺埋入土中,花篱有两层或三层,用来防马队。
看,这还没有进攻呢,三防都做好了。这就是“结硬寨”,湘军本来执行的是进攻命令,但他们把进攻转变成了防守。
“结硬寨”的打法搞得太平军很痛苦。说实话,太平军算是清末骁勇能战的部队了,但是碰到这种打法,一点儿招都没有。
你这里一腔热血,王者荣耀,希望跟湘军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你我大战三百回合,一决生死!
一看人家湘军,埋着头呼哧呼哧挖坑呢,勤劳的小汗珠挂一脸,根本不准备和你一决生死。一旦进攻过来,就一轮火枪给你打退下去。一看你不进攻了,继续挖坑。
扎一天营就挖一天的坑,慢慢往前拱。所以湘军攻打一个城市,不是诸葛亮那种一天两天智取豪夺,而是用一年两年,不停地挖沟。一道加一道,圆圈套圆圈。一直到城市弹尽粮绝,然后轻松克之。这种打法就是微小优势的持续迭代,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做时间的朋友。
打武昌,胡林翼挖了一年沟;打安庆,曾国荃挖了5个月。要看哪个城市是湘军打下来的特容易,整个城外地貌都变了。
湘军与太平军纠斗13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3000人的伤亡,其他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战争胜利,这就靠曾国藩六字战法的后三字:打呆仗。
《孙子兵法》中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所谓“结硬寨,打呆仗”,简而言之,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和李昌镐的51%哲学异曲同工。
阿蒙森:日行20英里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柯林斯在其著作《选择卓越》里,思考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卓越公司,这些公司的基因有什么不同?
以2002年为基点,柯林斯往前回溯了30年,在20400家样本中最终选出了7家公司。这7家公司连续15年市值增长是同行业的10倍,有的甚至超过百倍。这本书开始分析了很多“10倍速”公司的基因。柯林斯讲了很多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行20英里”。
由于北极点在1909年被美国人拿下,1911年10月,有两位探险家同时瞄准了南极点这个处女地。一位是挪威的阿蒙森,一位是俄罗斯的斯科特。他们同时分两路出发,竞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荣誉。当年12月15日,阿蒙森成功地把挪威国旗插在了南极点。而斯科特探险队的5名成员在探险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你愿意做阿蒙森,还是斯科特?
两者有很多差异,但是柯林斯专门提到一个:在整个探险过程中,阿蒙森一直坚持持续推进的原则。在天气好时绝不会走得太远,以免筋疲力尽;在遭遇恶劣天气时,也坚持前进,保持进度。他把探险队每日的行程控制在15~20英里(约24~32千米)。
另外一队则完全相反,在天气好时,斯科特让队员们全力以赴,而在天气不好时,则躲在帐篷里抱怨鬼天气。
为什么“日行20英里”如此重要?柯林斯的总结是:
1. 在逆境中,让你对自己的能力保持信心;
2. 在遭遇破坏性打击时,让你减少灾难发生的可能;
3. 在失控的环境中,让你保持自制力。
好天气带来的“暴利”破坏的不仅是你的自制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态和预期,带着这样的侥幸心理进入严酷的南极雪地,根本没有生存的余地。
要充分意识到,妙手是成为高手的最大障碍,迭代的手艺才是正途。
极品的妙手,就是看破妙手的诱惑后,落下的平凡一子。一个看清楚自己在迭代什么的人,就找到了自己的护城河。在当今社会,只要你愿意用时间打磨一门手艺,就会有自己的护城河。
“石佛”李昌镐,大学士曾国藩,探险家阿蒙森,肯定都理解这个道理——选定头部以后,就专注地死磕。专注让你无敌,迭代让你精进。除非自己出昏着儿,或者内部瓦解,没有力量能让你离开头部。
他们理解弱小优势持续迭代而产生的强大力量——安静等待那半目输赢。
好的成功是聪明人花的笨功夫。
跃迁时刻
只做头部,不得贪胜
• 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概率更小的世界。战略能力就是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 好战略就是达成“投入和产出的非线性”。
• 幂律分布的特征是高度不平均且分形,这意味着每件事都要找到杠杆点。
• 头部=高价值×高优势;抢占头部、持续迭代。
• 头部效应三原则: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思考差异化优势;从最近的头部做起,从鸡头变成凤头。
• 专注是高手的护城河,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
• 持续迭代,系统性进步;不求妙手,不得贪胜。
网友评论